怎样写游记
游记,顾名思义就是旅游、游览或者参观活动的记录。有意义的旅游、游览、或者参观人们总不想忘记,长期留在记忆里的方法是记录,随手翻一翻,犹如故地重游。同时记下自己的见闻感受,让那些去过的或者没有去过的人看,又是一个交流,又是一种对旅行快乐的分享。 旅游,实际上是一种奢侈的消费品,通过旅游获得最大的心灵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拿出来分享,会大大增加和延续旅游所带来的快乐。那么,如何写游记呢?
(一)顺着游路写,条理清楚。
写游记跟写其他形式的记叙文一样,条理清楚是十分重要的。 按游览路线的先后顺序,既点明游览点的名称,又要说明它们的空间位置,这样就能有条不紊了。比如《记金华双龙洞》就是一篇...全部
游记,顾名思义就是旅游、游览或者参观活动的记录。有意义的旅游、游览、或者参观人们总不想忘记,长期留在记忆里的方法是记录,随手翻一翻,犹如故地重游。同时记下自己的见闻感受,让那些去过的或者没有去过的人看,又是一个交流,又是一种对旅行快乐的分享。
旅游,实际上是一种奢侈的消费品,通过旅游获得最大的心灵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拿出来分享,会大大增加和延续旅游所带来的快乐。那么,如何写游记呢?
(一)顺着游路写,条理清楚。
写游记跟写其他形式的记叙文一样,条理清楚是十分重要的。
按游览路线的先后顺序,既点明游览点的名称,又要说明它们的空间位置,这样就能有条不紊了。比如《记金华双龙洞》就是一篇游记。文章一开始先点明了作者从浙江金华出发,去游北山的“双龙洞”;接着写沿途的见闻,描写了一路艳丽的山景;再接下去写进入了“外洞”,又乘船钻进了“孔隙”;出了“孔隙”,“内洞”便出现在眼前;在洞内转了一圈,最后出了洞。
这样随着游览的顺序写,层次清楚,线索分明,“游记”像一张“导游图”,双龙洞内有哪些风景点让人看了一目了然,没有去的人也能从文中领略到双龙洞的全貌。这就是顺着游路写的好处。
(二)抓住景物特点,注意抒发感情。
游记毕竟不是“导游图”,而是绘声绘色地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就要求描写景物必须抓住特点,使风景点来历,形状和颜色历历在目,别人读了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还拿《记金华的双龙洞》来说吧,作者不仅按游览顺序记下了景物,而且抓住特点,沿途风景很美丽,“外洞”很宽大,“孔隙”又窄又小又低矮,“内洞”的景致很奇特。
写游记只描写景物还是不够的,还应该在记事、写景的同时融进自己饱满、丰富的感情,这样会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的字里行间里,蕴含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比如,作者将溪流的宽窄缓急的变化说成是“时时变换调子”,犹如乐曲一样美妙;看到内洞里那无数的钟乳石,石笋,写道:“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这里充满了喜爱之情,由衷地赞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写游记也要有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作者在游览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只有做到中心明确,才算得上是好游记。
(三)不记“流水账”,详略要得当。
在游览、参观中往往看到的东西是很多的,听到的事情也不少,是不是都要记下来写到文章里去呢?不是的。
什么都写,结果什么也写不好。写游记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记“流水账”。有的同学从听说要外出远足记起,出发前的准备,路上的琐事,一古脑儿都记下来。而游览参观活动却只有寥寥几句。这样喧宾夺主,使文章的中心很模糊。
想不记成“流水账”,就要认真地选择材料。重要的留下,不重要的舍去。重点内容写详细,非重点内容记简略。有取有舍,有详有略,脉络非常清楚,重点突出,才能给读者留下较深的印象。再比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全文只写了“路景”、“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几处风景点,相比而言“路景”写得简略,而“洞景”写得详细,作者游览的目标是双龙,当然要做为重点详述。
即使描写双龙洞的几处景物,作者也没有用一样的笔墨。由于“内洞”景物奇特,洞顶酷似“双龙”的钟乳石甚为突出,洞由此而得名。所以写得更详细;“孔隙”是连接内外洞的窄小水道,人进出必须仰卧在小船里,别具特色,作者感受很深,因此也作了重点描写。
“洞口”及“外洞”都写得很简略。可见,游记不是记“流水账”,详略分明,才吸引人。
(四)图片的重要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信息量更大的图片在游记中的作用更加重视。配上一些好的图片,在游记中犹如画龙点睛。
另外,不是每个人的文笔功夫都很到位,有时干脆用图片加说明文字也是如今网络游记的好方法。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