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急!急!急!急需读后感

有谁知道"三.一八"惨案,或是读过《纪念刘和珍君》,帮忙写一篇感想或读后感吧! 万分感谢!!!

全部回答

2005-09-18

49 0
挺好啊

2005-09-18

88 0
     《纪念刘和珍君》读后有感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已历世七十余年了。如今,人们对于那个岁月、那场惨案也已经觉得很是遥远和陌生了,至多从历史教科书中获得一些模糊的印象。
  然而,当我们读了《记念刘和珍君》以后,却仍然觉得其中那团焚烧着的“火”依然还是那样地“叫劲”,那样地炽热,以至于不由得随作者而同愤、同悲。  这篇文章为什么能有如此巨大而永久的艺术感染力呢?其中原因,就在于它那别具一格的抒情艺术,它与“一般”相比,具有许多独到甚或截然相反的地方。
     首先,该文在结构上将抒情反客为主地充当主线。抒情作为一种表达方式,通常情况下,在记人、记事的散文中,是作为叙述的升华和点缀而出现的,它必须以描叙为基础。  但《记念刘和珍君》却将它们的位置倒了过来——抒情是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而记叙却成了“并联”在这条中心线索上的附属品。
  全文七节,内容上各节相对独立,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情感基调,即对刘和珍烈士的哀悼及对惨案制造者的声讨、控诉,这些情感交织着将全文连缀起来。抒情这条线索不管如何变化,它始终是连贯而完整的。  相比之下,记叙部分却是简略的、断续的、零散的。
  文中,作者记叙了自己与刘和珍烈士的认识、交往以及她牺牲的缘由和具体经过,但这些内容的交代并不是集中地一次性完成,而是将它们铺垫性地分散在各节之中,使之成为抒情的导火索或催化剂。这样,叙述的材料就构成了一条忽明忽灭、若即若离、时隐时现的副线,与抒情主线互相映衬、互相交织着。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结构呢?   主要线索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如果以人物活动的描叙作为文章的主线,那么这种结构可以保证事件过程的完整和人物形象的清晰,然而作者的主观情感就得置之次要。
  反之,如果以作者的情感抒发为主线,则事件过程和人物事迹将被作为“零部件”处理,而作者情感的变化发展却可以保持完整,同时情感的抒发也显得更充分、更细腻、更有力、更重要,它可以使读者得到更深刻、更强烈、更浓厚的情感感染。
    比较而言,这后一种更适合于纪念文章表达效果的需要。   此文的独到之处,不仅在于它这种反客为主式的结构方式,而且,它的整个抒情过程也是异乎寻常的。七个小节,各自自成体系,每一节都自然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感情变化过程。
  就是说,七个小节就形成七次起伏、七个波澜,可谓“一文七波”或“一波七折”。  在这七个波澜中,情感的发展不仅有强弱的变化,而且其内容也不尽相同。如表: 节次 1 2 3 4 5 6 7 内 容 痛述写作动机,抒发心中怨愤 诉说苦闷情怀,催促自己写作。
   追忆交往经历,抒写哀伤心情 痛斥残暴无耻,发出冲破沉闷、揭露丑恶嘴脸 痛诉烈士遇害,讽刺残忍暴行,揭露丑恶嘴脸 分析“请愿”意义,总结惨案教训 赞颂烈士精神,抒发怀念深情 感情色彩及程度变化 伤感怨愤 褒扬 愤怨 自责自勉 赞颂追忆怀念 痛诉强烈愤慨(高潮一) 悲诉愤恨怒斥(高潮二) 冷静思考告慰 赞颂怀念   从表中看出,文章的主线主要是由“悲”(对烈士罹难的悲伤)和“愤”(对敌人制造惨案的残暴行径及反动帮凶的卑鄙嘴脸的愤慨)两种情感交织而成,它们或强或弱,时浓时淡地更替变化:从第一节开始,由哀伤渐而进入沉痛以至于愤激,到第四节情感由悲而上升到愤慨,此为第一次高潮;至第五节再类似重复一次,此为第二次高潮;接着便渐渐减弱,由强烈的悲愤退入冷静、深沉的反思,最后又转为哀悼收结。
    如此起伏变化,层进层烈的情感抒发,形成了一阵继一阵的情感浪涛,尤其是中间那两次相继出现的抒情高潮,更是汹涌澎湃,冲刷、震荡着读者的情感神经。读了这些文字,凡“稍有人心者”,有谁能不为之而动情动容呢?这正是这篇文章的巨大感染力之所在了。
     然而,如果说此文的艺术力量仅在于这种抒情的酣畅淋漓、痛快犀利,那是不够完全的,因为它还有与此截然相反的另一面——一种蕴藏在文字下面的极力地压抑着的情感。     《记念刘和珍君》在结构上也很别致,这就是它采用了近乎“日记体”式写法。
  虽然没有标明写作时间,但从内容上可以看出它不是一时一次性写就。作者采用这种断续性形式,也不是刻意于“别出心裁”,而是本来还不急于写或不大愿意写,只是积怨在胸,以至非“吐”出不可而为之。  文中多次发出了这种压抑和无奈的感叹,如第一节的“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接看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列文章末了还说“呜呼,我说不出话”,可见作者并非已作过系统、缜密的构思,“成竹在胸”才下笔,而是由于“忍”不住时才应急性地“吐”出来,因而这种间断式结构就更真切地表达出这种特定的心理状态和“吐”的抒情效果。
       为什么不想“说”呢?因为“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是理性的认识,同时也是一种“愤极”的心理反应。因为对于一个“并非人间”或“似人非人的世界”而言,死了“几个生命”尚且还“不算什么”,更何况“说”呢?就算是忍不住“说”了,也“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此外,再没有什么“深的意义”。
       既然如此,那就不“说”也罢了,但这样也不行,因为“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少第77页)的逐渐积累,其波动也将越来越大,你越是要压制它,反作用力就会使它愈加奔突、激荡,它的爆发力也就愈强。
  本文在抒情上之所以形成波澜起伏、高潮迭起的独特形式,正是作者理智上的压抑、收敛与情感上的发泄、奔涌这两者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     此文中算得上“淋漓尽致”地发泄的地方不很多,更多的是这种“忍”的“欲说还休”式的心理状态。
  这些受到抑制的地方,情感抒发的程度虽然不及高潮处来得强烈,然而这种无泪之悲、无声之痛却也让人感受得尤为深重、久远。因为酣畅淋漓者可尽情倾诉,不留余地,因而过后便会轻松、痛快;而含蓄抑郁者因其露出部分仅是冰山一角,因而它能给人以欲说还休、余音不绝之感。
       由这样不同“频率”、不同“振幅”所构成的情感之波,自文章开头一直振荡到结尾,形成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和别具一格的抒情结构。如此匠心独运的写法,确实是能让人叹为观止的。
  今天,我们重读这篇文章,就像穿越了一条时间隧道,又回到大半个世纪前的那个岁月,再次切身体味到那个“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看到那“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从而“将更奋然而前行”。
    正如作者所说的:“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希望您能满意并祝您中秋快乐!。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