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氏白塞氏综合症用中医能治好吗
中医辨治白塞氏病
白塞氏病是以眼、口腔、生殖器症状为主并使全身各系统受累损害的一种疾病,具有慢性、进行性、复发性的特点,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世界各地均有报告,以地中海盆地、中东、日本发病率较高,近年来我国专业期刊对该病的报导亦有增加趋势,由于现代医学多选用激素、抗菌素(抗结核等)免疫抑制、纤维素溶解等疗法,其疗效亦难令人满意,因此国内医学界来越来越重视运用中医治疗白塞氏的研究。 并已取得较大进展,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早于白塞氏前200多年已在汉 。 张仲景《金匮要略 。 百合病孤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中有所记载,其谓“孤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全部
中医辨治白塞氏病
白塞氏病是以眼、口腔、生殖器症状为主并使全身各系统受累损害的一种疾病,具有慢性、进行性、复发性的特点,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世界各地均有报告,以地中海盆地、中东、日本发病率较高,近年来我国专业期刊对该病的报导亦有增加趋势,由于现代医学多选用激素、抗菌素(抗结核等)免疫抑制、纤维素溶解等疗法,其疗效亦难令人满意,因此国内医学界来越来越重视运用中医治疗白塞氏的研究。
并已取得较大进展,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早于白塞氏前200多年已在汉 。 张仲景《金匮要略 。 百合病孤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中有所记载,其谓“孤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孤、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嗳”,“蚀于下部则咽干”,“目赤如鸠眼”等诸症特征表现。
此外在中医古籍有关孤惑病、口疳、口疮、痹证、下疳等病证中对本病均有相应的描述。其理论证治、历代推断、尤近年来利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手段使其对本病的认识研究均有一定的深入,为此从下面病因病机、诊断标准(分期辨证)治疗方药等予以叙述。
分期辨证
急性发作期
热毒蕴结:口腔、生殖器或肛门周围溃疡创面红肿双目红赤眵多,发热、关节肌肉酸楚,心烦急躁、溲黄便干、舌红脉数。
湿热壅盛:口腔、生殖器或肛门周围溃疡红肿,覆有脓苔,口苦粘腻,发热汗出,大便不爽,关节局部或红肿疼痛、皮或见结节、红斑、压痛、或见痤疮、疱疹、舌苔黄腻、脉弦滑。
相对稳定期
此期限为急性期好转,溃疡大部分愈合或欲发末发之时,为虽热毒邪之峻势已衰,而正气亦耗,不是以祛邪外出,处在正邪相持阶段。临床对这一阶段多从气虚湿阻,阴湿热郁两个方面予以辨证;此外尚有脾肾阳虚证即以虚为主的一型,亦应重视。
气虚湿阻:肢体困倦、关节肌肉酸胀、口粘纳呆、溃疡叫发,但疼痛不甚,疮面浅小,女性兼见带下、经期血行涩滞不畅。舌苔厚腻(时兼黄腻)、舌质嫩胖、脉力弱。
阴湿热郁:肢体困倦、时有虚烦汗出,睡眠不实,溃疡多点状发作、局部红润、有轻微灼痛,自觉身热,四肢兼见皮疹、痤疮、结节红斑、或痛或痒。
女性经前有复发先兆,心绪不宁。舌苔薄黄少津、舌质嫩红、脉细滑。
脾肾阳虚:溃疡散发、色淡、疼痛不著,皮肤结节无色或青紫。兼形寒肢冷、肢体困倦、神疲欲寐、视物疲劳、或不清或弱视、关节僵着、或关节中积水、腰膝酸软、纳少、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女子带下清稀、经期限错后或闭经、舌苔白质嫩胖或暗淡、脉沉弱。
恢复巩固期
该期为病情复康阶段。其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临床一些理化检查基本接近正常,为防止复发,需要继续用药巩固,调理阴阳,以益气养血为法,至无任何病状,体征的迹象反复。
辨治思路与方药
根据中医学对孤惑病的治疗认识及对病因病的探讨,我们大体可概括为其病因是湿热内蕴日久可阴湿内热、损伤正气、邪正交争、阴阳失调;其症状上强调口腔(包括咽喉)外阴蚀烂及耳赤涩滞痛痒为主症的特点;在治疗上以除湿清热解毒或清肝热,除脾湿,和血脉为主要治疗原则,兼外治法的应用。
病因病机
素体阴虚、肝肾不足、阴虚阳盛、虚火上浮、损及口、咽喉、眼,肿赤溃蚀;或热泪盈眶病后伤耗气阴,养息不当,气阴难复;或房室劳碌命门火动、真阴不足,阴火销烁、导致二阴溃蚀为患。
外感六淫、营卫失和、郁而化热、风湿浊相合、湿热内蕴、遇外感邪郁湿毒上扰,则口咽喉,眼侵蚀赤肿、下注则二阴溃烂漫淫、外流肌肤斑疹疮疡,甚至入内损伤脏腑气血。
湿热久恋,必与气血相博,碍气化生机、使湿浊、热郁郁滞脉络,致口、眼、二阴、肌肤关节失于濡养、诸症丛生,并兼见瘀滞脉络证。
鉴于上述病因引发本病,初起多以口腔溃烂为首发病状。典型实实证常有口腔、咽喉、二阴同时溃烂,苔黄腻等症;湿热蕴毒反复发作耗伤阴液,均属证候由实转虚。虚证向实证转化,则多因复感外邪或或湿热内生,而致溃疡再发,表现以溃疡、皮肤红斑或结节色红,苔黄腻为特征的湿热蕴毒证。
气滞血瘀证为实证,既可由湿热阻遏,瘀滞脉络而成,亦可因阴虚内热现气血互结,或因气虚湿阻,阻滞脉络所致。均可见溃疡或皮肤红斑色暗,舌暗或有瘀斑等血征象。
本病发作有因体虚所致者,起病缓慢,初病时常易忽略,当发觉时已缠绵日久;如感受湿热泪盈眶毒邪,亦可起病急骤。
本病病位在肝脾并与心肾三焦密切相关,亦可及于肺,其病性为本虚标实,脾湿肝热,肝肾阴虚为本,湿热毒邪,经络瘀阴为标。
治疗方药
本虚标实、虚实加杂是本病病性特点,在治疗上要掌握病理阶段和病情特点,即初期以邪实为主,其湿热,热毒为主要病邪,故清热泪盈眶利湿泻火解毒为治疗原则。
如湿热毒邪阻遏经络、血脉瘀滞、血瘀则气滞而气亦不足,应兼用活血散瘀、行气益气之剂;病久本虚标实、热感伤津、耗伤肝肾之阴、又当以养阴生津、滋补肝肾为主;病至后期脾肾两虚、精血不足,应用健脾溢肾法,使脾气得健、肾气得复。
热毒蕴结、血脉失和而致急性发作期阶段,应以清热解毒、凉血护阴之法,常用方剂有清瘟败毒饮,四妙勇安汤,清火利咽汤加减治疗,其用药有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连、黄芩、黄柏、生石膏、知母、玄参、生地、丹皮、甘草、丹参等。
湿雍胜、阻滞血脉而致急性发作期限阶段的又一证候,应以清利湿热、解毒通脉为法,常用方剂有茵陈四苓汤、蒿芩清胆汤、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其用药有茵陈、青蒿、青黛、苦参、川楝、土茯苓、猪苓、赤小豆、丹参、丹皮、陈皮、半夏、桔梗、枳壳等药。
经急性发作期两种证候的治疗其病势多转入相对稳定期,此时应审慎病情,掌握虚实的根本,以利切中神机,随征施治。
气虚湿阻、邪郁化热而导致的临床诸征的治疗,应把握气虚湿阻与邪郁化热的变幻关系,此时应从气补调气着手,促进湿邪化解、从而阻截邪郁化热的趋势,因此治疗当以补气化湿为主,选用方剂,多以五苓散、胃苓汤、茵陈五苓散、蒿苓清胆汤等加减施治,其用药有白术、苍术、猪苓、地茯苓、泽泻、桂枝(肉桂)、茵陈、青黛、川楝、丹参、赤芍、枳壳等药。
阴虚热郁,邪阻血络而出现在相对稳定期阶段的治疗,应注意阴虚生内热和邪热阻络及伤络的问题,因此治疗应以养阴清热,和血通脉为宜,选用方剂多以一贯煎、玉女煎、知柏地黄汤等加减辨治,其用药有,青黛、川楝、知母、生地、玄参、麦冬、玉竹、白薇、地骨皮、赤白芍、丹参、猪苓、滑石、枸杞、女贞子等药。
脾肾阳虚,余邪末尽在临床分期辨证过程是不可忽视的一种病理现象,此时先后天之本皆以阴虚失运失化为其根本,不能不予以重视,所以温阳补气、通阳化气都是此阶段的治疗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还得分辨余邪的性质、或热恋、湿阻、痰浊或气滞或血瘀等症辨治,选用方药首遵仲景的甘草泻心汤,其次黄芪桂枝汤、胃苓汤、真武汤、金匮肾气丸、补中益气汤等方药,具体用药有黄芪、党参、苍白术、桂枝、肉桂、干姜、附片、黄连、赤白芍、丹参、泽泻、猪茯苓、甘草等。
以上所列五种证候辨证治疗中有关方剂和用药均为参考有关综述材料,在此仅供参考。
针对上述对辨治思路和方药陈述及临床实践体会、本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究其病因病机,其一当属脾虚湿阻、湿郁化热、湿热泪盈眶蕴毒、热毒伤络的进行性病理过程;其二是在此发病过程中,湿热毒邪必然会影响到诸脏腑和脏腑之间协调关系,致使血气阴阳失调和邪正盛衰的变化,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属湿热泪盈眶蕴结或邪热(热毒)伤络者占62。
5%、气阴两虚者占66。76%、气虚湿阻兼血瘀者占25%、热郁血滞者占12。5%、阴虚血瘀者16。67%、气虚阳虚兼血瘀者9。7%、从而说明湿热蕴结、邪热伤络和气阴两虚是发生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其三是在病情发生发展过程中,皆有因湿阻、热郁或阴湿、气虚阳虚而造成的的血瘀证的病理变化。
邪阻血瘀,必然累及脏腑气机生化机能使脏腑难以正常协调,促气生化,其中尤以肺脾、心肾及三焦等脏腑功能失调为主。这不仅是本病情中病情又一深入发展恶化的问题,也是病变反复,迁延难俞的根本所在。
因此,了解病因,探讨病机的内在发病规律及各病理阶段的病情特点,把握病势转归,予以恰当选方用药施治、以求逆转病势的同时稳定巩固疗效并趋于巩固治愈、减少反复、抑制反复的目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