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工程技术科学

被干电池电挂的可能性为

可能性

全部回答

2012-07-16

0 0
早期,约1920年——1970年之间,为电子管电路,和电话电路的工作,有60伏,75伏,120伏,180伏,300伏的干电池,其内部结构,就是积层电池。 理论上,被这种干电池把人电挂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不过,实际上操作人员都是专业人员,所以,尽管挨电的不少,却很少有挂的。 现在,这种干电池没有了,所以,现在的干电池,应该不会挂人的。

2012-07-16

40 0
    人被“电挂”不在于是被“干电池”或“湿电池(铅酸电池)”,或是交流电所“挂”,在于接触电源时,流过主要器官的电流强度大小,也就是说,对同一个人,同样的部位触电,当电源电压高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强度就大,被挂的风险越大,根据统计情况,当电源电压在36V以下时,一般“触电”的人可能会感到电刺激,但绝大多数不会“被挂”,所以称36V以下为安全电压; 实际上,由于不同频率电流在人体内分布不一样,当流过人体的电流强度一样时,对分布较均匀的直流电流来说,流过心脏的电流强度要大一点,而这正是大多数被电击后心脏停跳,人被“挂”了的原因,所以,对直流电来说,安全电压还要低一点,现在电瓶车的电池电压大都高于安全电压,且可以提供较大的放电电流,所以使用时还是要小心。
     至于日常用的“干电池”,单节电压不高于1。5V,需要较多的电池(十多节以上)串联后才能提高到能使人感到电击的电压;某些积层电池虽然有15V,但电池内阻较大,不能对人体放电时提供较大的放电电流,所以直接被挂的可能性几乎为0。
  除非故意将干电池组成一个“强大的电源”! 当然不能排除特殊体质的人或带某些疾病(主要是心脏病)的人,对流过身体的微弱电流也有过激的返应,导致被挂。   。

2012-07-16

12 0
被干电池电挂的可能性为0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工程技术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工程技术科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工程技术科学
工程技术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