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的事迹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 同时创作旧体诗。
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 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全部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
同时创作旧体诗。
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 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
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
1927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
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
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
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
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等专著。
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著作书目: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清华文学社
《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人文
《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人文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三联
《闻一多选集》1951,开明
《闻一多诗文选集》1955,人文
《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1983,云南人民
《闻一多论新诗》(评论)1985,武汉大学出版社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1942,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重庆出版社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上海古籍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
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被称为三重人格。他不仅精于新诗创作,而且在新诗格律的创作上取得重大成就。新诗集《红烛》、《死水》、《太阳吟》、《忆菊》、《发现》、《一句话》都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曾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6年夏在昆明遇刺身亡。
如果说,闻一多是一支诗坛上焰光迸射的“红烛”,那么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则是他的“烛芯”。
据《闻氏宗谱》记载,浠水闻氏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家族的后裔,从江西到湖北避难,并改“文”为“闻”。从某种意义而言,闻一多身上确实传承着这位民族英雄的血气:大义凛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五四”之夜,闻一多抄贴岳飞《满江红》于校园,表达其激愤之情。
这年暑假他破例没有回家。他给父母写信说:“男在此为国做事。非谓有男国即不亡,乃国家育养学生,岁糜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他与同学们一起进城宣传,并作为清华代表出席了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
留学美国时,闻一多饱尝了弱国子民所受的歧视与屈辱,愈发激发了其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和悠久文化的热爱,他说:“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他要骑着太阳“每日绕行地球一周,也便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太阳吟》),“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于是“诗兴总比画兴浓”,由此诞生了他的第一本诗集《红烛》。
1925年,闻一多怀着一腔挚爱回到他日思夜想的祖国,看到的却是“五卅”惨案的斑斑血迹,“如花的祖国”满目疮痍。他失望、他愤懑、他迸着血泪沉痛地叫喊: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发现》)
他迷茫、他悲伤、他呐喊:“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发现》)
祖国沉沦,山河破碎!闻一多痛心疾首不已,他深情地把澳门、香港、台湾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作从母亲身边掳走的七个孩子,声声啼血地泣喊: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七子之歌》)
70年来,这撕心裂肺的呼唤时时刻刻地撞击着炎黄子孙的心扉!朱自清称他是“是个爱国诗人,而且几乎可以说是惟一的爱国诗人”。
1928年1月,闻一多的第二本诗集《死水》出版,集中体现了他所倡导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新格律诗理论,从而也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附录:闻一多诗选
1。
红烛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吧!烧吧!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2。死水
作者: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在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