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1岁零4个月了,只会叫妈妈,正常吗?
婴儿也会有意识地向别人打招呼吗?事实上,人一生下来就会与其他人发生联系,尽管婴儿并不知道谁是父母,谁是不认识的,但与其他人交往是人类生存和成长的本能。一些“冰箱型”的孤独症的孩子似乎是特例,但这些孩子往往是由于在儿童早期(三岁以内)没有获得足够父母的爱造成的。 所以即使是从一出生就是内向的孩子也会有与他人交往的要求,这是一种本能的需要。几个月的婴儿看到任何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去用手抓拽、用嘴撕咬,这是他主动与外界发生联系的手段。
婴儿社会交往的阶段
第一阶段(0-6个月):单纯社会反应阶段
婴儿通过自身发出的信号,如哭、笑、肢体动作、表情等对外界做出反应。 其交往技巧主要是...全部
婴儿也会有意识地向别人打招呼吗?事实上,人一生下来就会与其他人发生联系,尽管婴儿并不知道谁是父母,谁是不认识的,但与其他人交往是人类生存和成长的本能。一些“冰箱型”的孤独症的孩子似乎是特例,但这些孩子往往是由于在儿童早期(三岁以内)没有获得足够父母的爱造成的。
所以即使是从一出生就是内向的孩子也会有与他人交往的要求,这是一种本能的需要。几个月的婴儿看到任何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去用手抓拽、用嘴撕咬,这是他主动与外界发生联系的手段。
婴儿社会交往的阶段
第一阶段(0-6个月):单纯社会反应阶段
婴儿通过自身发出的信号,如哭、笑、肢体动作、表情等对外界做出反应。
其交往技巧主要是先天遗传的。两周的新生儿就能区别出母亲和别人的心跳不同;三个月左右就能发出声音、特殊的婴儿式的“迷人的微笑”,从而激发他人的好感
婴儿之间的交往很早就建立了,只是看起来有很强生物保护的本能。
如,一个两个月以内的婴儿哭,另一个或者另一些婴儿也会一齐哭,这是一种声援、同情,或者叫响应。5-6个月以后,一个婴儿哭,另一个婴儿会注视甚至抚慰他
第二阶段(7-24个月):对抚养者依恋关系的建立
6个月时认生了,这时的婴儿明显地将熟悉的人与不熟悉的人区分开来。
和母亲相处时很愉快,还会用哭闹来迫使母亲等被依恋对象回来。这时候,婴儿的爬行能力使他们有了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2岁的婴儿已经愿意到邻居家里,并且愿意亲近陌生人,不再象6个月时对陌生人充满了恐惧
第三阶段(24-36个月):发展伙伴关系阶段
两岁的婴儿身体动作能力越来越像个大人。
能够自由地走或跑,大大扩展了婴儿活动的空间,他(她)开始有了自我表现的欲望,第一反抗期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他(她)越来越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并且这也减轻了与母亲分离的痛苦。虽然他们还不能象大人那样去主动地打招呼,加入到其他小伙伴的游戏中,但他们自有办法。
要注意的是,他们几乎没有用说话来表达交往的需要,按照成人的标准,三岁前的婴儿之间的言语交往是很不成功的,他们几乎都在各说各话。这时候的婴儿主要用身体动作或行为来表示自己加入和他们进行的游戏中去。
所以,有许多婴儿用身体撞、挤、拉别的婴儿,都可能是一种交往的手段
二、三岁的儿童也会产生最初的友谊,互相喜欢对方,但这并不长久,甚至在一个小时内就可能转换几个朋友。对婴儿来说,朋友就是一个与自己玩了一会儿的人。
在幼儿园里可以维持较长时间,但肯定不能维持到上小学。有些儿童天然地受欢迎,总有孩子围绕在他的身边;而另一些儿童可能总没人找他玩,总是一个人呆在那儿
家长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宝宝在交往能力方面有好的表现。
但有一点需要指出,三岁儿童的交往能力好坏不能预测他长大后的社交能力,很多幼年很内向的人成人后在社交上没有任何问题。但婴儿有好的交往能力还是很重要的,尤其在适应新的环境上较少遇到困难,也相应减少心理问题,当然更讨人喜欢
一些错误的做法要注意[/B
●凡遇到孩子争抢玩具,都让自己孩子退让。
这种做法显然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这样容易令自己的孩子伤心,他会认为父母并不站自己一边,而自己的权力受到严重损害,自尊心、自信心也受到打击,会使孩子长大后不知道自己的权力,也不知道如何去主动争取
●一味地袒护自己的孩子。
儿童的交往冲突是十分自然正确的,婴儿通过争夺玩具、相互追跑、扭打来了解其他的孩子或者是人,了解物我关系,使孩子能客观、独立地看问题。过于袒护会引起不良的后果,使孩子自我中心意识膨胀,以为自己什么行为都对,而别人什么行为都错。
这样反而从客观上降低了儿童的交往能力
培养婴儿交往能力的几个关键
●要鼓励婴儿与他人交往
让婴儿感到与人交往是很有趣的,不论是什么人。特别要与同龄的儿童交往,因为一个人总是要在同龄人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学会分享
让自己的孩子学会与别的小朋友分享,让他逐步理解体会一个玩具是可以一起玩的或者轮着玩的。
受欢迎的小孩经常主动要求用其他玩具与其他小孩交换玩具
●学会主动
孩子不能加入别人的游戏中时心里会难过,如果父母示范给他一些交往技巧会更好些。两三岁的孩子更多是用动作而不是语言来进行沟通的。
如教一些接近的技巧,走到其他小朋友的身边,带关肯趣的玩具(吸引别人的注意);主动说好话,叫对方的名字,展开自己的手臂,或者做与其他小朋友一样的动作等友好举动
●尊重孩子的行动权,不要过于约束
婴儿到处都爬或走,不断地探索周围世界,父母不应过分约束,特别是当孩子与小朋友玩得正高兴时,不必过于管束,这不利于孩子交往能力的发挥。
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交往。除非他们要受伤了,否则就让孩子自己去处理自己的打架问题。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