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育儿

宝宝干呕还吐奶怎么回事 我的宝宝2月了?

宝宝干呕还吐奶怎么回事 我的宝宝2月了,最近两天干呕,昨夜总是吐奶,大便发绿一股酸臭味!请问是为什么,该怎么办?

全部回答

2016-04-12

11 0
是不是宝宝吃多了,消化不好,吃一点妈咪爱。

2016-04-12

13 0
是肚子胀气了,揉揉肚子注意保暖,多喝点水吧

2016-04-12

41 0
    可能是宝宝在吃奶的过程中把空气也吃进去了,比如含乳头方法不对造成的将空气也吃进去。宝宝胃的容量本来就不大,气要出来,必然要把气上面的奶带出来,所以很容易吐,这是比较常见的。
  也可能宝宝在吃奶之前急躁、大哭,也会容易吞进很多气。 另外可能小宝宝喷门肌肉发育不是很好,有一个喷门松驰的现象,吃完的奶很容易反出来,这会小口地吐,不会大口地喷,像前面说的第一种原因会大口喷。
    随着年龄长大呕吐的状况就有所好转了。如果宝宝现在一直还在吐奶,仅仅是偶尔几天,影响不大。如果吐得比较频繁,而且宝宝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我建议到外科看看。因为有很多外科疾病会导致宝宝呕吐。
   如果胃里有气,就把宝宝抱着直拍,对喷门食倒松驰的孩子宝宝吃完奶可以多抱一会儿,抱15分钟到30分钟,放下的时候向右侧卧,因为胃的形状是从左到右,奶随着重力从左往右就下去了,可以把上半身稍微抬起一点。
    比如后面垫一个背和一个枕头。这样就会好多了 婴儿吐奶倒奶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首先要弄清楚宝宝是病理性吐奶,还是生理性溢奶,这两者的含意不同,原因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病理性吐奶的量比较多,可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
  生理性溢奶则量少,多发生在刚吃完奶时,一般吐出一,两口即止。  吐奶是婴儿常见的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全身性或胃肠道疾病时的一个症状;二是婴儿胃肠首的解剖生理特点容易发生吐奶。
  总的来看,由于第二种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较常见。由口腔吃进去的奶,先经过一条管道叫食管,然后进入胃内。胃有两个门,一个是与食管相连接的叫贲门,即胃的入口,另一个是与肠道相接的叫幽门,即胃的出口。  婴幼儿食管肌肉的张力较低,容易引起扩张,同时蠕动比较慢,故而食物容易淤积。
  贲门比较松驰,关闭不紧,易被食物冲开。当胃内食物稍多时,可以冲开贲门而倒流回食管。幽门关闭较紧,容易受食物的刺激而发生痉挛,使出口阻力更大,食物通过缓慢或难以通过,食物则由幽门处反流到贲门处,破门而出。
    另外,婴儿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样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这样可使胃的容量变小,存放食物少,同时也容易返回到贲门处。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存在,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因进食过多,吃奶后立即平卧,乳汁也容易冲开贲门,经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
  孩子偶尔吐一次奶,精神也很好,不一定是有病。  如连续吐几次,每次喂奶时均吐,应注意孩子是否有发热,大便情况如何,精神有无改变等等。可能胃肠道本身有问题,也可能其他系统有病变存在,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漾奶多半是由于婴儿在吃奶时吸进了空气。空气进入胃后,因气体较液体轻而位于上方,容易冲开贲门而出,同时也会带出一些乳汁,这样就引起漾奶。  所以,在喂奶时,要让孩子的嘴裹住整个奶头,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气乘虚而入。
  用奶瓶喂时,还应让奶汁完全充满奶头,不要怕奶太冲而只到奶头的一半,这样就容易吸进空气。喂完奶后,最好让孩子趴在大人肩上,用手轻拍孩子背部,可使吸进去的空气跑出来。喂完奶后,抱起和放下孩子时动作要轻,活动度要小些。
    摇晃太厉害,就容易漾奶或吐奶。漾奶时的量一般较少,对孩子生长发育不会有多大影响。随着月龄的增长,自然就好了。平常一定要注意睡觉的时候一定要侧睡和呕吐的时候一定要尽快侧身低头让小孩吐出来,以免呛入呼吸道和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可能甚至发生窒息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
  

2016-04-12

27 0
宝宝吐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便便发绿 原因及对策 1、宝宝受到惊吓 可以服用镇惊丸 2、宝宝消化不良 可以服用乳酶生

2016-04-12

42 0
    对于小儿喂饱后不久吐出少量乳汁,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吐后不啼哭,亦不伴有其他任何症状和体征,通俗称为“溢奶”,属于正常现象。呕吐,每天数次,逐渐频繁并发展为喷射性,每次进食后半小时左右就发生剧烈呕吐,吐出量有时比进人量还多,吐出物无胆汁,吐后食欲仍正常,因长期持续呕吐而逐渐消瘦的,可能为先天性幽门肥大性狭窄。
    请鉴别。 宝宝的正常大便:色泽是金黄色,糊状或条状均为正常。 宝宝不舒服时的大便:色是绿色或黑色。 白色大便说明宝宝吃多了,不消化。 建议妈妈带宝宝去医院看看,对症治疗。
  因为没见到孩子,不了解具体症状,实在不好妄下结论。。。 祝宝宝早日恢复健康哦~。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育儿
育儿
妈妈
宝宝
护理
教育
亲子
其他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