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四大洋是如何形成的?

全部回答

2019-04-04

0 0
    你好! 四大洋是如何形成的? 槽台说、地洼说、镶嵌说、自转东线说,目前基本上都统一到板块构造学说。 1。 大陆漂移说: 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1912年提出的,认为过去北美、南美大陆与欧洲大陆是连在一起的,看地球大西洋的东、西海岸轮廓相似,可以拼接,古生物、岩石地层等资料也可拼接。
    但由于漂移的机制没有解决,遭到很多地质学家的反对,到三十年代逐渐衰落下来。 2。 地幔对流说和海底扩张说 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有条件对大洋底进行调查,①发现大西洋中脊两侧海底的磁异常条带对称,②洋壳的年龄在洋中脊两侧也对称,并与距洋中脊的距离成正比,即洋脊附近的沉松物年轻,离洋脊越远,两侧沉积物的年龄越老,③洋中脊裂谷深1-2公里,宽几十公里。
    1962年美国的赫斯和迪茨提出了地幔对流说和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中脊裂谷是地幔物质上升的涌出口,涌出的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底,并推开先形成的洋底向两侧对称扩张,当洋底扩张到达海沟处便向下俯冲重新回到地幔中去。
  驱动板块运动的动力是上地幔软流圈岩浆物质的对流。 3。  板块构造说 板块构造是从大陆漂移说,地幔对流说和海底扩张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于全球构造运动的最新的学说。
   该学说认为,两亿年以前,全球大陆曾经连在一起,称为泛大陆,到了中生代,由于地球自转赤道与两极的离心力差,使漂浮在上地幔之上的大陆地壳因发生不等速的漂移而分裂成几块,逐渐形成了现在全球大陆和大洋的分布状况,即6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澳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板块在洋中脊生长扩张前见已讲了。这里介绍一下板块的俯冲和消亡,海沟带就是板块的地缝合线,海沟陆侧150-200公里处是岛弧、火山、地震带。这个带就是俯冲板块摩擦、熔融后发生地震和岩浆喷发形成的岛弧。
  

2019-04-04

91 0
板块运动形成的.

2019-04-04

120 0
    (1)浩瀚无比的大洋 “海漫漫,直下无底旁无边”,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深邃的海洋的一种描述。在科学还不很发达的时代,人们心目中的大海。往往都是漫无边际的,其深“无底”,其大“无边”。
  但是,当麦哲伦的船队环行地球一周之后,证明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是一个体积有限的圆球,当然上面的一切就不可能“无底”、“无边”了,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地理单元,因为它比陆地面积要大2。  5倍。
  因此,对地球居民来说,海洋总和“大”字联系在一起,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海洋是“水的王国”,它确实也大得惊人:其面积有361300000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70。92%,而全球陆地面积为149000000平方公里,仅占地球总面积的29。
  08%,人们按着世界大洋的分布特点,把整个全球大洋分为四个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各洋边缘,又可分为许多“海”。根据计算,全世界海洋中共有54个海。其中有一些海,是“海中之海”。
   在世界四大洋中,太平洋最大。它的面积有17967。9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9。8%,等于其他三洋面积的总和,甚至比全球陆地面积的总和还大1/5,占全球表面积的35。  2%。
   太平洋是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在16世纪穿过麦哲伦海峡,来到这曾被西班牙航海家起名为“南海”的海域后,发现“南海”的天气和气候要比经过的“北海”(大西洋)好的多:“南海”一路天气晴朗,气候温和,海面风平浪静,再没有“北海”大西洋那种狂风恶浪天气了。
  于是,他们即将所到的这个“南海”,又称之“和平之海”,汉译为“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洋。海水容积达7亿立方公里,几乎占全球水体的一半以上。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深的洋。
  包括边缘海在内平均深度在4000米左右。世界上深度超过6000米的海沟共有29个,仅太平洋就占了20个。世界上水深超过10000米的6大海沟,全部在太平洋。  它们分别是;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汤加海沟(10882米)。
  千岛海沟(10542米)、菲律宾海沟(10497米)、日本海沟(10374米)、克马德海沟(10047米)。马里亚纳海沟的查林杰深渊,为地球的最深点。 太平洋的边海在世界上也是数量最多的,大小有20个。
    其中珊瑚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面积479。1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394米,海水总体积1147万立方公里,居世界各海之首。海体基岩上发育了庞大的珊瑚群体,构成众多的珊瑚岛屿,珊湖海因此得名。
  珊瑚海中还多鲨鱼,故又有“鲨鱼海”之称。 太平洋还是世界上最暖的洋。  表面水温年平均可达19。37℃,比世界大洋表面的平均水温高出2℃。 太平洋岛屿“成员”也很兴旺,它的海岛是最多的,大小有数万座,其中,南太平洋就有两万个以上。
  太平洋还是珊瑚礁最多和分布最广的洋。其中澳大利亚大陆东北海岸的大堡礁最为著名,它全长2000余公里,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珊瑚礁群。  整个大洋岛屿的总面积有440多万平方公里。
  约占世界海洋岛屿总面积的45%。 太平洋的洋流系统也最为完整。北太平洋环流按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太平洋环流按逆时针方向运行。“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太平洋是个形如椭圆的大洋,中心点在莱恩群岛附近。
  太平洋周围的“太平洋火环”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分布带。  全球60%以上的活火山和80%以上的地震都集中在太平洋。 浩瀚的太平洋,是海洋资源的巨大宝库。渔获量占世界一半以上。
  日本的北海道、秘鲁等渔场均为世界上最大的渔场。太平洋的含油地层面积估计可达1720万平方公里;锰铁结核富集区的面积也约1800万平方公里,估计储量达17000亿吨。   2亿年前的古生代末期,太平洋称“古太平洋”,也称“泛大洋”。
  在全球“联合古陆”(泛大陆)“分家”之后,古太平洋分出了四个大洋。今日的太平洋比古太平洋面积已经大为缩小,但它的大小、年龄等仍称得上“老大哥”。 (2)大洋一家的“忙人” 位居于欧洲、非洲、北美,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的大洋,叫“大西洋”。
    它的总面积有9336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二大洋。它的北部与北冰洋相接;东南和西南分别与印度洋、太平洋连通。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处为9218米(波多黎各海沟)。大陆架尚不算小,面积达921万平方公里。
   大西洋的起源,向为人们所关注。根据最新海洋地质探察资料知,它是在古生代末的“联合古陆”基础上,通过2亿年以来的岩石圈板块扩张运动,逐渐形成的一个年轻大洋。  现在人们所发现的大西洋水下“ S”形海岭(长17000公里的大洋中脊),大西洋海岭的两侧形成了大小不同的海盆。
  如安格拉海盆、北亚美利加海盆、巴西海盆等,个个都比陆上的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盆地,面积337万平方公里)大。大洋中的墨西哥湾暖流(又称“湾流”)是世界上最大的暖流,其宽度达60~80公里,厚700余米,流速每昼夜达150公里,简直是大洋中一条“巨川”。
    这条暖流的北部延伸部分叫做“北大西洋暖流”,对于西欧、北欧的气候,有着加温加湿的作用。如欧洲西岸,要比同纬度的加拿大东岸的气温平均高10℃左右。大西洋西部有一块为“百慕大”的海域,是历史上海难频繁发生的地方,它的许多别称,就令人“毛骨悚然”,如“魔鬼三角”、“百慕大三角”。
    “死亡三角区”、“神秘的坟场”等。关于它的奥秘,数百年来一直是人们探索中的一个大谜,全今谜底尚未有人真正解开。 大西洋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北海和纽芬兰附近,由于寒暖流交汇,成为世界四大渔场中的两大渔场。
  在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北海、几内亚湾和地中海,还蕴藏有丰富的海底石油,大西洋各海石油总储量在150亿吨以上。  大西洋是世界上航运最发达的大洋。在全球四大洋中,大西洋可谓大洋一家的“忙人”。
  欧洲至北美洲间的北大西洋航线。为世界海运最繁忙的航线。生产原料、工业品、农产品等什么都运,两岸国家的旅游者也频繁来往。大西洋两岸海港很多,拥有世界海港总数的3/4,全球海洋货运周转量的2/3,货物吞吐量的3/5。
    其中,荷兰的鹿特丹港,为世界最大海港,年吞吐量常在3亿~3。5亿吨以上。大西洋通过它的东西两个著名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与印度洋、太平洋相通。 (3)“个性”独特的大洋 印度洋位于亚、非、澳洲及南极洲之间,是世界第三大洋,面积7491。
  7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711米。  最深处为7209米(爪哇海沟)。大陆架虽不算大,但也有317万平方公里。印度洋是个“个性”独特的大洋。首先是赤道横贯它的北域,使印度洋主体部分处于赤道带、热带和亚热带这些热带气候区内,因而人们称其为“热带性海洋”。
  这里的水面平均温度可达到20~27℃,平均含盐度达34。  8‰。其中,红海盐度达41‰,为世界上含盐度最高的海域,其中深海底个别地点曾测到270‰以上的盐度值,几乎达到饱和溶液浓度。
  印度洋在洋流运行上,还有个近似于“游戏”的奇特现象,即北部海随着季节的不同,会产生所谓方向相反的独特“季风海流”。其流动方向是:冬季受亚洲大陆高气压和赤道低气压制约,印度洋北部会吹东北季风,形成了反时针的海流;夏季印度洋西北部又变成低气压中心,夏季风由西南向东北输送,又形成了正时针海流。
    这种随季而变的海流,在其他大洋是没有的。 印度洋资源以石油最丰富。波斯湾是世界海底石油的最大产地。20世纪80年代,这里即有32个海底油田投入开采,产油量占世界海底石油产量的1/3以上。
  从波斯湾到西欧、日本、美国的航线,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运输线。海生哺乳动物中的儒艮,为印度洋的特产,由于这种动物形状似人,又有“人鱼”之称。  印度洋的东、北、西三面大陆海岸,红树林种类繁多,构成一种奇特的海滨森林景观。
   印度洋的地质年代非常年轻,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大洋,它是冈瓦纳古陆破裂和解体的产物。但其洋底的地壳扩张形式,却颇具特色:它不但有东西方向的扩张运动,还有南北方向的扩张运动。在大扩张运动中,同时又“套”着小扩张运动,如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主体的分离,就是一种特殊的洋底小扩张运动的结果。
    印度洋板块北行与亚欧板块发生碰撞时,产生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并使山北的青藏地区,抬升为世界最高的高原。所有这些东、西、南、北不同方向的扩张运动,总合起来,就形成了印度洋底复杂的地形结构。
  印度洋今日的“人”字型大洋的中脊,即为印度洋底地壳产生的地方。在大洋中脊的周围还形成了不少海盆。   (4)浮冰盘踞的大洋 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小的洋。面积仅1310万平方公里,为大西洋的1/7,是太平洋的1/14。
  由于它有点小,以至有人想把它看作是大西洋的“边海”──“北极海”,甚至干脆不将其列入“四洋”之列。如美国杜巴赫和泰伯所著的《海洋》一书即这样认为。  但它毕竟不是一般的“海”,而更具有“洋”的特征,故我国和不少国家仍把北冰洋归为大洋之“一员”。
   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为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所环抱,通过白令海峡和太平洋相连;以挪威海和巴芬湾与大西洋相通,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又多岛屿,又多大陆架。大陆架几乎占北冰洋面积1/2。  尤其是亚、美洲海区的大陆架,最宽处可达1200多公里,为世界海洋中大陆架最宽的地方。
  由于大陆架分布广泛,致使北冰洋深度平均变浅,海水容积也小。全洋平均深度仅为1225米,为世界最浅的洋。其深仅为大西洋平均深的1/3。容积就更不能与其他三洋相比了。 北冰洋除了“浅”、“小”外,其最大特点是其海域大部分为浮冰所占。
    在当年还未弄清它的虚实之前,人们一直曾将其视为“陆地”。当探险家南森(挪威人)发现了北极地区冰下依旧是海洋时,北极地区是“陆”是“海”之谜才解开。北冰洋大部分海域处在北极圈内,因此太阳辐射量甚少,全年水温都低于0℃(多为-1~1。
  8℃)。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绝大部分海域气温平均为-20~-40℃,最高温的七八月份,平均气温也只有0~6℃。  这里降水形式主要是飘雪,降水量为75~150毫米。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洋。
  由于气候极度严寒,北冰洋的表层广为海冰覆盖。大部分海域平均冰厚3米,整个洋面浮冰面积有冬扩夏缩的季变特点。冬季冰的面积为1000万~1100万平方公里;夏季为750万~800万平方公里。  北冰洋海冰总容积约26000立方公里。
  由于冰块之间互相挤压和流水作用,冰厚度可增至30~50米。冰体断裂后,可形成冰山和“冰岛”,露出水面有10~15米,水下部分厚40米。最大冰面面积达600~700平方公里。北冰洋的中央或主体部分,由于气温低可形成“永冰区”(北纬75°以上)。
    另外,格陵兰和冰岛的冰川,在脱落后也可形成冰山。浮冰能漂至北纬40°的大西洋中,给大西洋航行带来很大困难。 北冰洋大陆架广,为大陆架矿蕴藏创造了优越条件,现已发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就很丰富,另外沿海岛屿,还富藏煤、铁、铜、铅、锌、镍、锡、金、钠等矿。
  除矿产外,北极特有的动物也较多,如有北极熊、海象、海豚、北极狐、雪兔、绒鸭等。  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为世界著名的渔场,盛产鲸、鲱、鳕等海产。 由于北冰洋多为厚冰覆盖,海上航行极为不便,即使夏季在北冰洋沿岸航行,也需破冰船开路“护驾’。
  但若进行航空运输,欧亚美洲间的航路却可大大缩短。由于世界大陆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因此,北冰洋对人类的综合影响,远比南极对人类的影响要大的多。   北冰洋是如何起源的?海洋地质学家通过长期研究认为:北冰洋的形成,它和北半球劳亚古陆的破裂和解体有着很大关系。
  洋底的扩张过程,起自于古生代晚期,而主要是在新生代实现的。它是以地球北极为中心,通过亚欧板块和北美板块的洋底扩张运动,而产生了北冰洋海盆。现在北冰洋底所发现的“北冰洋中脊”,即为产生冰洋底地壳的中心线。
    在本洋底还同时发现了与北冰洋中脊相平行的两条海岭??罗蒙诺索夫海峡和门捷列夫海峡(即老大洋中脊),说明北冰洋的海底扩张运动,曾进行过不只一次。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