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是指以取得高额利息为特征的一种信贷活动,是最原始的信用形态。要正确看待高利贷信用,应从三个层次进行把握:
首先要把握高利贷产生的历史根源与基础。高利贷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当时私有制出现,贫富分化,人们开始采用还本付息方式借贷。因当时剩余产品有限,可贷资财极少,借入者只有付出高额利息才能得到急需的商品和货币。 这是高利贷产生的历史根源。高利贷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基本信用形式。
当时小生产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是其存在的客观基础。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小生产者的经济极不稳定,其生活常常陷入窘迫境地。而且他们还背负各种苛捐杂税的负担。为维持简单再生产不得不向高利贷者告贷。
高利贷的另一个贷放对象是奴隶主和封建主,他们为维持荒淫无度的奢侈生活或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不顾高利去借高利贷。由于高利贷的借者不是为了获得追加资本进行经营,而只是为了获得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所以只能忍受高利盘剥。
其次,对高利贷的历史作用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由于高利贷信用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高利贷资本来源于商人 。官吏。宗教机构,主要用于生活性消费,因而与社会生产没有直接的密切联系。
二是高利贷具有资本的剥削方式,却不具有资本的生产方式,即货币在贷者手中作为资本使用,使货币增值,但借入者无法把它作为资本来使用,只能作为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解决燃眉之急。 因此高利贷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导致生产力发展缓慢;因为残酷的高利盘剥使小生产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维系简单再生产,从而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受阻;另一方面,高利贷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前提条件的形成,即高利贷者手中集中了大量货币资本,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而大批小生产者。
封建主破产,成为无产者,又为雇佣劳动创造了条件。可见,高利贷的历史作用具有两重性。
第三,应正确认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的斗争。新兴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进行斗争原因在于:高利贷的利率过高,影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转,不能满足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
加上高利贷者竭力维护其赖以生存的小生产方式的保守行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斗争的中心是把利率降至平均利润率之下,迫使高利贷服从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需要。反对高利贷的斗争最初利用立法 。
宗教来限制高利盘剥,但因许多官吏。宗教机构本身就是高利贷者,收效不大。后来新兴资产阶级主要通过建立新式银行制度,以低利率放款支持资本主义工商企业,击败了高利贷,迫使其转变为新式银行。
可见,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确立使高利贷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而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使高利贷失去了活动领域和势力。
因此,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银行制度发达的地方,高利贷就无立足之地;反之,高利贷仍有活动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