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环境学

在保护环境上,人类有什么错误认识(比如;在沙漠要先种草而不是先种树)

全部回答

2018-09-28

0 0
    楼主你好!1. “自然无限论”  二十世纪以前的经济学、哲学思想大都包含着一个不争的命题,即“自然无限论”。这是人们在自然观上的一种错误认识,它在当代仍然影响着一些人的思想和行动。
  这一观念包含了两方面内容:第一,自然资源是无限的。自然界是一个没有空间界限的、巨大的原料仓库,储藏着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基本原料和物品,它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第二,自然界满足人类需要,为人类服务的能力是无限的。
    例如土地的生长能力、生态系统的纳污能力和自然恢复能力等等。自然界可以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提供物质、能量和信息,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总能够或快或慢地被自然界弥合、消解。
  后一方面内容在更高层次上可以归结为前一方面内容。所以,在这里我们仅就“自然资源无限”的观点加以剖析。    首先,自然资源无限论是人们对自然界进行静态认识的结果。就某一具体时代而言,人们对自然界的消耗是有限的,对自然界的影响也往往不容易觉察到。
  但生态系统总的趋势却是,自然资源储量有减无增,而人口数量则迅猛增长。而且,地球对人类生存需求的生态负荷、资源负荷是有着量的限度的。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大了人均资源消耗量,技术功能的粗放式增强造成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
  不可再生资源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对它的消耗意味着资源总量的绝对减少。另外,由于人的不合理利用及破坏,一些可再生资源也开始失去再生能力。所有这些因素,均会造成自然资源的短缺和枯竭。    其次,这种观念隐含着一个错误的思想前提,即“可能的就是现实的”。
  有人认为,技术的发展使一切物质变得有用起来。这显然是就其可能性而言的。从理论上讲,整个世界遵循着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被利用过的自然物质只不过是发生了一些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而物质总量在变化过程中并未发生改变,这只是在总体上的一种量的考察。
    而从质的角度看,自然物质的消耗常常伴随着原有基本功能的丧失,其价值含量也随之大幅降低,甚至出现负价值(人们要为妥善处理这些残留物质而付出代价)。  第三,“自然资源无限论”这一观念错误地将人对自然的消费看作是单纯的生物消费。
  实际上,人的活动不同于其他动物,他常常超越自身的种的规定性,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  这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特殊表现,本无可厚非。然而当代社会的人们常常忽视生态规律的制约,对自然界进行掠夺式开发,对自然资源采取掠夺式、挥霍性的方式,并向自然界输入大量无法消解的东西,对生态系统造成极为不利影响。
  这种消费方式显然不同于其他生命物质的生物消费,而是饮鸩止渴式的消费。  人们不仅为了维持生命而消费自然资源,而且还在更大范围内破坏和浪费自然资源。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远远超过自然界再生产的能力。
    自然无限论观念既是人们征服自然的思想前提,也是人类推崇技术至上、异化消费的认识论根源。这一观念在人类历史演变过程中,长期以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意识形式存在着,它导致科学技术的片面发展,使生态条件不断恶化。
    鉴于此,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自然资源观念,通过构建可持续利用模式使其价值得到全面体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意味着维护、合理提高自然资源基础,意味着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和政策中加入对生态和环境质量的关注和考虑。
  这是我们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2.“经济主义发展观”  早期的发展理论主要体现在经济理论中。  在古典经济学家那里,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等同的。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被经济学家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圣经》。
  该书首次对经济发展进行了专项研究,并将社会发展等同于国民财富的增长。这一观点在随后的经济发展理论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20世纪70年代后,新产生的发展经济学派提出了社会经济整体发展观,这一理论可以视为传统发展观的最完善形式。
  该理论认为,发展是无代价的,不受限制的,发展就是经济的无限增长以及财富的不断累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经济发展;生产力是评价社会进步的终极尺度,经济增长是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标;人作为生产力的主体,只是发展的手段。
      这是一种经济主义的发展观,其实质内容就是经济决定一切,经济发展高于一切。表现在社会生活中,不是消费引导生产,而是生产引导消费。政府、生产部门乃至市场体系均为创造更多的产值和利润而鼓动人们高消费、多消费甚至挥霍性消费。
  处于这种社会条件下的消费只能是一种异化消费,这种消费背离了实际需要,成为满足生产和经济增长的手段,从而造成目的与手段的颠倒。  经济主义发展观追求的是经济无限增长。所谓经济无限增长,就是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国民财富不受限制的无止境积累。
  它将视野集中在经济发展上,并以经济增长说明经济发展。人们视科学技术为上帝,以满足自身的物质享乐为目的,其经济主义和唯物质主义的文化内核使经济增长在社会发展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经济增长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
      这种经济主义发展观广泛渗透到社会各领域,使人的各种社会生活观念远离本真意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片面强调从经济学角度看待自然,将自然仅仅作为对人提供服务的“资源”来对待,从而导致产生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思想观念。
  人们单纯依赖于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强化来提高对自然界的扩张能力。  在价值观念上,该发展理论坚持的是个人中心主义伦理观以及物质享乐主义、唯物质主义生活观。  经济无限增长观念建立在错误的思想认识基础上,它以两个“无限”为基本认识前提:一是自然资源无限丰富,另一个是科学技术无限发展。
  关于第一个“无限”的观点,前文已进行过批判分析,并表明了它是站不住脚的。  至于第二个“无限”的观点,单独来看似乎是可能的,因为人的认识是无限的,科学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但是,如果将其放在生态哲学视域中来看,那么,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
  如生态学者景枫、焦君红所说:“求发展不能以损害自然、毁灭性掠夺自然、污染环境为代价,而是应当把发展与生态保护联系起来,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只有在二者的相互协调中,科学技术才能获得合理性发展。  3.“人类的幸福在于对财富的占有和消费”  近代工业社会以来,受商品经济的影响,人们更加注重物质利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成为支配人们各种活动的思想基础。
  在生存观念上,人们只关心有限的、看得见的现实之物,不关心无限的、看不见的未来之物。  人们致力于聚敛财富,尽情挥霍享受。对物质财富的占有成为人生的主要目的,在消费方式上表现为一种脱离了人的实际需要的异化消费,人们的消费背离了实际的生存需求,成为满足个人欲求和虚荣的手段。
    “欲求”是相对于“需要”而言的,“需要”是所有人作为同一物种的成员所应有的东西,“欲求”则代表着不同的个人因趣味和癖性不同而产生的多种喜好。  对于需要而言,它超过了生活本能,进入心理层次,因而,它是一种无限的需求。
    这种曲解了的生存观进一步造就了狭隘的幸福观。在一些人看来,幸福就是个人需求的满足,所拥有的财富越多,消费水平越高,心理上的满足感越强就越幸福。正如加拿大哲学家本·阿格尔所说:“根据消费状况判定一个人的幸福是当代异化的特征。
    ”相互攀比、追逐时尚的消费心理驱使人们以商业广告为消费导向。这表明,人们对生存方式的选择缺乏理性支配。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要生存就必须消费。
  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消费。目前理论界提出绿色消费的理念,倡导合理消费,选择合乎生态的消费方式,要求人们提高消费水平应以实际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消费既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而,不应将消费与生态发展对立起来。在消费方式上,人类既不应选择异化消费,也不应选择与动物无别的纯自然消费。人的消费是一种文化,只要将生态内涵赋予其中,它就会成为人类幸福的一部分。  幸福是一个整体性范畴,一个人要想获得幸福首先应给予他人幸福。
    显然,幸福不是占有。相反地,幸福是一种付出,是一种共享。  4.“能够做的就是应当做的”  美国人本主义哲学家弗洛姆认为,现代技术系统由两个原则所指导:第一个原则是“凡技术上能够做的事都应该做”;第二个原则是“最大效率与产出原则”。
  其中,后一个原则属于技术系统的目的性原则,暂不作讨论。  在这里,我们所关注的是第一个原则。“能够做的就是应该做的”这一观点反映了现代技术系统应用的伦理观念,体现了传统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待自然的根本态度。
  从哲学角度看,“能够做”是一个事实命题,表明人们已经具备了某一种能力;“应该做”则是一个伦理命题,它将一定的社会规范考虑进去,是对“能够做”的一种过滤和限定。  显然,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能够做的并非就是应该做的。
    在人类生产发展史上,人们始终没有将这两个不同的命题明确区分开来。生产力发展缺乏应有的道德规约,在很多场合下演变为一种道德的力量。美国学者威廉·哈曼指出,“我们唯一最严重的危机主要是工业社会意义上的危机。
  我们在解决‘如何’一类的问题方面相当成功”,“但与此同时,我们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糊涂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谁也不明白什么是自己值得做的。  我们的发展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
    “能够做的就是应该做的”这一错误伦理观念反映在实践上就是技术至上主义,人们片面追求劳动效率的提高,强调生产力的经济价值,拒斥道德伦理的监督和制约,认为技术决定一切,一切技术都可以为人所利用,科学家的职责只在于发展科学技术,无须承担任何道义上的责任。
    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技术对人的统治代替了人对技术的操纵,人成了技术的奴役。这种技术的绝对统治进一步延伸到自然界中,造成对自然界的侵害和掠夺。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分析技术的本质时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说:“在现代技术中,统治者的展现是一种强求,这种强求向自然提出苛求,要它提供可被开采和储存的能量。
    ”这样,大自然便成了技术社会的原料仓库,成了“定位———储备”系统,而实践过程则沦为人们在技术操纵下的对自然界的深度加工。  “能够做的就是应该做的”,换一种说法就是,一切技术都是合理的、可直接利用的。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应该做的?怎样才是合理的呢?唯物辩证法认为,现实性不等于现存性,现实的一定是现存的,但是,现存的不一定都是现实的。  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内在的原因和必然性,认为某种事物是合理的,这是就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言的,而随着这些历史条件的消失,原来合理的东西便会转变为不合理的东西。
  何谓合理?就人类实践而言,“合理”一方面指人的活动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等多种必然性要求的符合,另一方面指人的活动对自身全面发展要求的满足。  也就是说,当某一技术的运用对自然系统乃至人类整体不产生根本性危害,并能够推动其发展时,该技术则具有合理性。
  仅就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而言,合乎某一局部性规律的技术不一定是合理的、对人类整体发展有益的技术。这是因为,规律具有层次性及条件性,某一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虽然遵循了一定的规律(如物理规律或化学规律),但如果未将生态规律等其他规律考虑进去,那么,在应用过程中便会表现出不完善性,使得该技术在满足了人的某一方面需要的同时,也往往会对人的其他方面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如果这种负面影响超出一定限度,这种技术便表现为不合理性。
    可见,合规律的、能够做的不一定是合理的、应该做的,从“是”中推导不出“应当”。  “按客观规律办事”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义,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这一要求只是人类活动的一个前提,而不是全部,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人们的一切活动既要合乎规律又要合乎伦理。  上述错误观念的更深层次思想根源在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片面理解。  不少学者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反思和研究,在此不再详述。必须明确的是,解决环境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将观念的转变与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脱离了实际的纯粹学理争论是没有意义的,没有正确观念作指导的环境保护活动则是不彻底的、狭隘的。希望采纳,谢谢楼主!。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环境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环境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环境学
环境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