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震级和烈度
地震的分类
(1)根据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
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四川省的天然地震几乎全部属于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四川省近代没有火山活动,也没有火山地震。
塌陷地震---由于地下溶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
(2)根据震源深度的不同,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浅...全部
地震的分类
(1)根据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
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四川省的天然地震几乎全部属于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四川省近代没有火山活动,也没有火山地震。
塌陷地震---由于地下溶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
(2)根据震源深度的不同,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称为浅源地震。
全世界8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四川省所有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大多在5至30公里之间。这类地震对人类造成的损失最大。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至300千米的称为中源地震。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的称为深源地震。
这类地震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和灾害。
(3)根据震中距的不同,分为远震、近震、地方震。
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
近震——震中距在100至1000公里内的地震称为近震。
地方震——震中距在100千米内的地震称为地方震。
例如,1998年11月9日发生在云南省宁蒗县的6。2级地震,对于与宁蒗县相邻的四川省盐源县来说,是地方震,对于成都、西昌等地来说,是近震,而对于北京来说就是远震了。
(4)按照震级的大小,也可对地震进行分类,我国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微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
弱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4。5级的地震;
中强震--震级大于等于4。
5、小于6级的地震;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也有人把震级等于或大于7级的地震称为大震。
(5)几个常用的地震术语
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振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它是有一定大小的区域,又称震源区或震源体。
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
宏观震中——地震时,人们感觉最强烈、地面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称为宏观震中。
极震区——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也最严重的地区称为极震区。
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震级与烈度
地震有强有弱,用以衡量地震本身强度的“尺子”叫震级。
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它的单位是“级”。震级的大小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地震能量越大,震级应就越大。震级标准,最先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提出来的,所以又称“里氏震级”。震级相差两级,其能量就相差1000倍。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智利的8。9级地震。
地震发生时,人们通常用地震烈度来描述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简称烈度。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室内设施的反应,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以及地面的破坏现象等综合评定的,它的单位是“度”。
用来划分地震烈度标准的是地震烈度表。不少国家根据本国实际制定了地震烈度表。我国现行的《中国地震烈度表》,最低为一度,最高为十二度。一度时人完全感觉不到;三度时少数静止中的人有感;四度至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悬挂物摇晃;六度时,房屋损坏,墙体微细裂缝;七至八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九至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十至十二度为毁灭性的破坏。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