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娱乐休闲 花鸟鱼虫

求助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的赏析,谢谢

同上

全部回答

2018-11-17

0 0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标题是“夜闻杜鹃”,暗示了词人痛苦凄凉、悲愤抑郁的心绪。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早已定格为一种凄惨悲怨、落寞无助的意象。  据《成都记》记载: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暮春而鸣,通宵达旦,其声凄切,声尽泪绝,继之以血。杜鹃是一个泣泪滴血、痛彻心肺的形象,古人常借此意象表达失意、痛苦、孤寂、落寞。
  陆游此词亦不例外。题中“夜”字,不但交代了时间,更暗示词人心事重重,彻夜未眠的境况。心事不眠,惊闻杜鹃,好比雪上添霜,伤口撒盐,内心的痛苦难熬可想而知。  上片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词人被闲置西南,远离抗金前线,任凭理想付之东流,任凭光阴一去不返,满心苍凉无奈,这种体验渗透在写景的文字当中。居住的环境是“茅檐蓬窗”,简陋寒伧,破败萧条,烘托出寓居他乡的萧索境况。“人静”“灯暗”不但点明夜深人静、孤灯相伴的艰难处境,更暗示词人心事浩茫、长夜难眠的痛楚凄凉。
    没有朋友推心置腹的安慰,没有亲人问寒问暖的关照,只有词人孑然一身,枯坐昏灯。看夜色沉沉,看灯影幢幢,看四壁森森,心中涌起万千感慨。翻江倒海,风雨苍茫,是词人的想象之景,更是词人心烦意乱,愁绪错杂的心理倾泻。
  王昌龄送别朋友,诗云“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以漆漆黑夜和茫茫风雨烘托离别的茫然心绪;陆游滞留西南,怀才不遇,以江天风雨和无边黑暗烘托志士失意的凄凉痛苦。  两位诗人手法一致,情意相通。
  早春时节,莺飞燕舞,本可赏心悦目,可是一到晚春,竟然燕懒莺残,悄然无声,寂静得令人害怕,令人恐惧,只有那些明月高悬的夜晚,通宵可闻杜鹃鸟的凄楚哀鸣之声。无声反衬有声,生意反衬惨淡,词人通过莺燕和杜鹃的对比,凸现刺耳惊心之痛和凄切哀愤之愁。
    完全可以说,那只彻夜啼鸣、泣泪成血的杜鹃其实就是抱负沦空、怀才不遇的词人的化身。词人一直在抗争,在呐喊,在奔走呼号,总想竭尽全力抗金复国,建功立业,可是朝廷不给他机会,权贵打压他的主张,一生才志,满腔抱负,只落得两泪涟涟。
  另外,莺燕的退隐悄息,不仅仅是无声衬有声的考虑,也含有时光流逝、岁月无情之叹,特别是对于陆游这样大志欲为的人来说,时间就是机会,时间就是希望,只可惜,莺燕无声,留不住时光,也留不住抱负!下片抒情,直抒胸臆,沉痛至极。
    杜鹃啼鸣,一声紧似一声,声声刺耳惊心,触动词人隐痛,引发词人诸多联想,情至悲处竟然泪水婆娑。词人客中无聊,寄之于梦,梦中尽是金戈铁马,沙场拼杀,过足了杀敌之瘾,消释了心头之恨。
  可是,好梦不长,屡被打断。杜鹃哀鸣,又把词人从梦中唤醒,拉回到冰冷的现实,杜鹃又拣深枝,且飞且鸣,深深刺痛词人受伤的心!杜甫写杜鹃“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客中愁闷时哪能听这啼声,可是那杜鹃却故意追着人飞!屈原写杜鹃“恐鹈鴂之先鸣合,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咏叹杜鹃啼鸣,时序倏忽。
    陆游咏杜鹃,哀鸣声声,痛彻心肺,深入骨髓。词人感时忧国,伤怀身世,明言就是身在故山也不忍听闻;更何况此时此境,已是漂泊半世(陆游写作此词当在49岁),岁月蹉跎;又是功业未遂,壮志沦空;外加朝廷打压,沉沦下僚……凡此种种,百感交集,真是万箭穿心,悲不自胜啊!全词忧时念国,感伤命运,融失意孤愤于暮春景物之中,于杜鹃啼血见热血赤诚。
    英雄的泪水不为儿女情长、功名富贵而流,不为仕途升迁、家族小利而流,英雄的热泪洒在理想抱负上,洒在抗金前线上。苍天无语,英雄洒泪!整篇突出了悲、愁、志,一层深入一层,格调哀怨凄婉,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娱乐休闲
花鸟鱼虫
明星
音乐
电影
动漫
宠物
度假旅游
谜语
摄影摄像
脑筋急转弯
收藏
其它
电视
星座/运势
幽默滑稽
花鸟鱼虫
花鸟鱼虫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