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曹孟德是个什么样的人?

曹孟德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如何?

全部回答

2018-04-15

46 0
     魏武帝曹操(公元155年一220年),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 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 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在文学 方面,在曹操父子的带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 安风骨”,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而著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曹操的祖父曹腾曾在汉桓帝时担任官职,封为费亭侯。据说曹操的父亲本姓夏侯,后成 为曹腾养子并改姓曹,后得以继承侯爵。曹操小名阿瞒、吉利,故而有曹阿瞒之说。曹操年轻 的时候机智聪敏,颇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曹操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 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颇为赞赏他。  桥玄曾对曹操 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颗也说:“汉室将亡,安天 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著称)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 英雄。
  ” 曹操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时崭露头角,后来成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参与了天下诸侯讨伐 董卓的战争。  董卓死后,曹操独自发展自身势力,纵横乱世,南征北战,先后战胜了吕布、袁 术,并接受了张绣的投降。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以少胜多,大败河北袁绍,公元201年在仓 亭再次击破袁绍大军,并于公元207年十二月北伐三郡乌桓,彻底铲除了袁氏残余势力,基本 统一了中原地区。  公元208年,曹操成为东汉政权丞相。
  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南征荆州刘 表,十二月于赤壁与孙刘联军作战,大败而回。公元211年七月,曹操领军西征,击败了以马超 为首的关中诸军,构筑了整个魏国的基础。公元212年又击败了汉中张鲁,至此,三国鼎立之 势基本形成公元213年,汉献帝派御史大夫郗虑册封曹操为魏王,于邺城建立魏王宫铜雀 台,享有天子之制,获得“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至高权力。
    公元220年,曹操于洛阳逝世,享 年65岁,谥号“武王”,死后葬于高陵。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不久称帝,追谥 他为“武皇帝”。 曹操在北方大兴屯田,开挖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 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
  曹操用人唯 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他 还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 书》等书。曹操还是一代才子,《蒿里行》、《观沧海》等 诗篇,不仅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还反映汉末人民的 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也清峻整洁, 有《魏武帝集》传世。
   《后汉书•许劭传》曾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清 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 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 令》作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很理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 称王 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里面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
  但由于《三国志》写于晋朝, 为了表明晋朝的正统,因此《三国志》对曹操的评价,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陈寿评 价曹操:“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  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 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 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 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 献。  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缓解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 问题。
   曹操在乱世中积极追求个人抱负的实现,以及自我的不断超越,最终获得完全的优越感。 由此可以看出,曹操一生以“安民定天下”为己任,以齐桓公、晋文公为榜样,追求“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境界。
  曹操由于对自我有着许许多多的自卑和不安全感, 所以信奉“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使得他可以变得极为猜疑和残忍,行为复杂多变,令人捉 摸不透。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