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墨子思想的介绍
你好!
关于墨家学说的现实价值,如鉴借墨家的"兼爱"思想,它要求人们平等互爱,也互相援助,突出了互利互助的精神;如鉴借墨家的"尚贤"思想,这"贤"主要是指有道德、有学识的人才,这一道德价值取向,对于激励人们加强自我修身、力争成为贤者有积极作用;如鉴借墨家的"节俭"思想,墨家的这一"节俭"思想于今而言,依然具有针对性,更值得我们提倡。
墨家?“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也!
墨子,(约前468~前376)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藏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名翟。鲁国人,一说为宋国人。曾习儒学,因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 他的“非命”、“兼爱”之论,和儒...全部
你好!
关于墨家学说的现实价值,如鉴借墨家的"兼爱"思想,它要求人们平等互爱,也互相援助,突出了互利互助的精神;如鉴借墨家的"尚贤"思想,这"贤"主要是指有道德、有学识的人才,这一道德价值取向,对于激励人们加强自我修身、力争成为贤者有积极作用;如鉴借墨家的"节俭"思想,墨家的这一"节俭"思想于今而言,依然具有针对性,更值得我们提倡。
墨家?“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也!
墨子,(约前468~前376)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藏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名翟。鲁国人,一说为宋国人。曾习儒学,因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
他的“非命”、“兼爱”之论,和儒家“天命”、“爱有等差”相对立。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其中不少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相传收藏图书甚多,有图书达三车。
《墨子》称“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梁启超在研究私人藏书的起源时:“苏秦发书,陈箧数十;墨子南游,无书甚多。可见书籍已经流行,私人藏储,颇便且当。”现存《墨子》53篇,记载了墨子及其后学的言行。
墨子(约前480-前400年),是春秋末战国初时期的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本名翟,鲁国人,有的说是宋国人。
墨子平民出身,是小工业者。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想比。
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和"贱人"。汉朝的王充甚至说,孔子和墨子的祖先都是粗鄙之人。墨子曾做宋国大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 、 《书》 、 《春秋》等儒家典籍。
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
在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显学"。
墨家同时也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的团体,最高的领袖被成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后转脚跟后退。
墨子的思想共有十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点。
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
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西到郑、卫,南到楚、越。他还曾和公输班论战,成功地制止了楚国对宋国的侵略战争。
墨子博学多才,擅长工巧和制作,他曾制成"木鸢",据说三天三夜飞在天空没有掉下来。
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其弟子将他的经验总结成《城守》二十一篇。
墨子还在名辩说方面有所成就,成为战国时期名辩思潮的渊源之一。墨子的事迹,在《荀子》 、《韩非子》 、《庄子》 、《吕氏春秋》 、《淮南子》等书中有所体现,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墨家弟子所编写的《墨子》一书中。
墨子及墨家学派的著作汇编,在西汉时刘向整理成七十一篇,但六朝以后逐渐流失,现在所传的《道藏》本共五十三篇,原来都写墨翟著,但其中也有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的著述资料,这是现在研究墨家学派的主要史籍。
按内容,《墨子》一书可分五组:从《亲士》到《三辩》七篇为墨子早期著作,其中前三篇掺杂有儒家的理论,应当是墨子早年"习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的痕迹;后四篇主要是尚贤、尚同、天志、节用、非乐等理论。
从《尚贤上》到《非儒下》二十四篇为一组,系统地反映出墨子"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十大命题,是《墨子》一书的主体部分,《经》上、下,《经说》上、下及《大取》、《小取》六篇,专说名辩和物理、光学等内容,前人因其称"经",定为墨翟自著,实际是后期墨家作品,这是研究墨家逻辑思想和科学技术成就的珍贵资料。
《耕柱》至《公输》五篇是墨子言行记录,体例与《论语》相近,是墨子弟子们辑录的,也是研究墨子事迹的第一手资料。《备城门》以下到末二十篇(含已佚九篇),专讲守城技巧与城防制度,其制度与秦相近,是战国时期秦国墨者所作,这是研究墨家军事学术的重要资料。
《墨子》内容广博,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西晋鲁胜、乐壹都为《墨子》一书作过注释,可惜已经散失。现在的通行本有孙诒让的《墨子闲诂》,以及《诸子集成》所收录的版本。
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墨子生于公元前476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90年左右。墨子出生何地,也有争议。《史记·孟荀列传》说他是“宋之大夫”,《吕氏春秋·当染》认为他是鲁国人,也有的说他原为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国。
墨子自称“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似属当时的“士”阶层。但他又承认自己是“贱人”。他可能当过工匠或小手工业主,具有相当丰富的生产工艺技能。墨子“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
相传他曾止楚攻宋,实施兼爱、非攻的主张。他“南游使卫”,宣讲“蓄士”以备守御。又屡游楚国,献书楚惠王。他拒绝楚王赐地而去,晚年到齐国,企图劝止项子牛伐鲁,未成功。越王邀墨子作官,并许以五百里封地。
他以“听吾言,用我道”为前往条件,而不计较封地与爵禄,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主张。
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
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把“事”、“实”、“利”综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
在名实关系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题,主张以实正名,名副其实。墨子的认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片面强调感觉经验的真实性。他曾以有人“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为理由,得出“鬼神之有”的结论。
墨子的世界观中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一方面他强调“非命”、“尚力”,认为决定人们不同遭遇的不是“命”,而是“力”。他指出,“赖其力而生,不赖其力则不生”,充分肯定“人力”在社会生活与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
他把“天”说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宣扬“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他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就是“顺天意”,“别相恶,交相贼”就是“反天意”。他又认为,鬼神能“赏贤而罚暴”。
他把天鬼的意志和百姓的利益说成是一回事,认为天鬼是专门为万民“兴利除害”的,这实际上成了墨子所操持的工具。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
“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佚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
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
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在《墨子》一书中,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墨子最早提出名实必须相符的思想。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在《耕柱篇》中,要求“能谈辩者谈辩”,并要求将“辩”作为一种专门知识来学习。
他在反驳别人的观点时常说“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也”,并把“无故从有故”,即没有理由的服从有理由的作为辩论的原则。墨子的“辩”虽然统指辩论技术,但却是建立在知类(事物之类)明故(根据、理由)基础上的,因而属于逻辑类推或论证的范畴。
墨子所说的“三表”既是言谈的思想标准,也包含有推理论证的因素。墨子还善于运用类推的方法揭露论敌的自相矛盾。由于墨子的倡导和启蒙,墨家养成了重逻辑的传统,并由后期墨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体系。
墨子的哲学思想反映了从宗法奴隶制下解放出来的小生产者阶层的二重性,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墨子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但无亲笔著作。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
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据。
墨子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者有:
1.宇宙论方面
墨子认为,宇宙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个体或局部都是由这个统一的整体分出
来的,都是这个统一整体的组成部分。
换句话说,也就是整体包含着个体,整体
又是由个体所构成,整体与个体之间有着必然的有机联系。从这一连续的宇宙观
出发,墨子进而建立了关于时空的理论。他把时间定名为“久”,把空间定名为
“宇”,并给出了“久”和“宇”的定义,即“久”为包括古今旦暮的一切时间,
“宇”为包括东西中南北的一切空间,时间和空间都是连续不间断的。
在给出了
时空的定义之后,墨子又进一步论述了时空有限还是无限的问题。他认为,时空
既是有穷的,又是无穷的。对于整体来说,时空是无穷的,而对于部分来说,时
空则是有穷的。他还指出,连续的时空是由时空元所组成。
他把时空元定义为
“始”和“端”,“始”是时间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端”是空间中不可
再分割的最小单位。这样就形成了时空是连续无穷的,这连续无穷的时空又是由
最小的单元所构成,在无穷中包含着有穷,在连续中包含着不连续的时空理论。
在时空理论的基础上,墨子建立了自己的运动论。他把时间、空间和物体运
动统一起来,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在连续的统一的宇宙中,物体的运动表现为
在时间中的先后差异和在空间中的位置迁移。
没有时间先后和位置远近的变化,
也就无所谓运动,离开时空的单纯运动是不存在的。
对于物质的本原和属性问题,墨子也有精辟的阐述。在先秦诸子中,老子最
早提出了物质的本原是“有生于无”(《老子》第1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
生于无”(《老子》第40章)。
墨子则首先起来反对老子的这一思想,提出了万物
始于“有”的主张。他指出,“无”有二种,一种是过去有过而现在没有了,如
某种灭绝的飞禽,这不能因其已不存在而否定其曾为“有”;一种是过去就从来
没有过的事物,如天塌陷的事,这是本来就不存在的“无”。
本来就不存在的
“无”不会生“有”,本来存在后来不存在的更不是“有”生于“无”。由此可
见,“有”是客观存在的。接着,墨子进而阐发了关于物质属性的问题。他认为,
如果没有石头,就不会知道石头的坚硬和颜色,没有日和火,就不会知道热。
也
就是说,属性不会离开物质客体而存在,属性是物质客体的客观反映。人之所以
能够感知物质的属性,是由于有物质客体的客观存在。
2.数学方面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
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
墨子所给出的数学概念主要有:
关于“倍”的定义。墨子说:“倍,为二也。”(《墨经上》)亦即原数加一
次,或原数乘以二称为“倍”。如二尺为一尺的“倍”。关于“平”的定义。
墨
子说:“平,同高也。”(《墨经上》)也就是同样的高度称为“平”。这与欧几
里得几何学定理“平行线间的公垂线相等”意思相同。
关于“同长”的定义。墨子说:“同长,以正相尽也。”(《墨经上》)也就
是说两个物体的长度相互比较,正好一一对应,完全相等,称为“同长”。
关于“中”的定义。墨子说:“中,同长也。”(《墨经上》)这里的“中”
指物体的对称中心,也就是物体的中心为与物体表面距离都相等的点。
关于“圜”的定义。墨子说:“圜,一中同长也。
”(《墨经上》)这里的
“圜”即为圆,墨子指出圆可用圆规画出,也可用圆规进行检验。圆规在墨子之
前早已得到广泛地应用,但给予圆以精确的定义,则是墨子的贡献。墨子关于圆
的定义与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圆的定义完全一致。
关于正方形的定义。墨子说,四个角都为直角,四条边长度相等的四边形即
为正方形,正方形可用直角曲尺“矩”来画图和检验。
这与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正方形定义也是一致的。
关于直线的定义。
墨子说,三点共线即为直线。三点共线为直线的定义,在
后世测量物体的高度和距离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晋代数学家刘徽在测量学专著
《海岛算经》中,就是应用三点共线来测高和测远的。汉以后弩机上的瞄准器
“望山”也是据此发明的。
墨子把点、线、面、体分别称为“端”、“尺”、“区”、“体”,并给出
了它们各自的定义。他还指出,“端”是不占有空间的,是物体不可再分的最小
单位,与古希腊的原子论相类似。
此外,墨子还对十进位值制进行了论述。
中国早在商代就已经比较普遍地应
用了十进制记数法,墨子则是对位值制概念进行总结和阐述的第一个科学家。他
明确指出,在不同位数上的数码,其数值不同。例如,在相同的数位上,一小于
五,而在不同的数位上,一可多于五。
这是因为在同一数位上(个位、十位、百
位、千位……),五包含了一,而当一处于较高的数位上时,则反过来一包含了
五。十进制的发明,是中国对于世界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正如李约瑟在《中国
科学技术史》数学卷中所说:“商代的数字系统是比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同一时代
的字体更为先进、更为科学的”,“如果没有这种十进位制,就几乎不可能出现
我们现在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
3.物理学方面
墨子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力学、光学、声学等分支,给出了不少物理学
概念的定义,并有不少重大的发现,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学定理。
首先,墨子给出了力的定义,说:“力,刑(形)之所以奋也。
”(《墨经上》)
也就是说,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即使物体运动的作用叫做力。对此,他举例
予以说明,说好比把重物由下向上举,就是由于有力的作用方能做到。同时,墨
子指出物体在受力之时,也产生了反作用力。
例如,两质量相当的物体碰撞后,
两物体就会朝相反的方向运动。如果两物体的质量相差甚大,碰撞后质量大的物
体虽不会动,但反作用力还是存在。
接着,墨子又给出了“动”与“止”的定义。
他认为“动”是由于力推送的
缘故,“止”则是物体经一定时间后运动状态的结束。墨子虽没有明确指出运动
状态的结束是因为存在着阻力的缘故,但他已意识到在外力消失后,物体的运动
状态是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的。
关于杠杆定理,墨子也作出了精辟的表述。他指出,称重物时秤杆之所以会
平衡,原因是“本”短“标”长。用现代的科学语言来说,“本”即为重臂,
“标”即为力臂,写成力学公式就是力×力臂(“标”)=重×重臂(“本”)。
现
在人们一般都习惯于把杠杆定理称为阿基米德定理,其实墨子得出杠杆定理比阿
基米德早了200年,应称之为墨子定理才是公允的。此外,墨子还对杠杆,斜面、
重心、滚动摩擦等力学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在光学史
上,墨子是第一个进行光学实验,并对几何光学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家。如果说
墨子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也不为过分,至少在中国是这样。正如李约瑟在
《中国科学技术史》物理卷中所说,墨子关于光学的研究,“比我们所知的希腊
的为早”,“印度亦不能比拟”。
墨子首先探讨了光与影的关系,他细致地观察了运动物体影像的变化规律,
提出了“景不徙”的命题。也就是说,运动着的物体从表观看它的影也是随着物
体在运动着,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因为当运动着的物体位置移动后,它前一瞬间
所形成的影像已经消失,其位移后所形成的影像已是新形成的,而不是原有的影
像运动到新的位置。
如果原有的影像不消失,那它就会永远存在于原有的位置,
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所看到的影像的运动,只是新旧影像随着物体运动而连续
不间断地生灭交替所形成的,并不是影像自身在运动。墨子的这一命题,后来为
名家所继承,并由此提出了“飞鸟之影未尝动”的命题。
随之,墨子又探讨了物体的本影和副影的问题。他指出,光源如果不是点光
源,由于从各点发射的光线产生重复照射,物体就会产生本影和副影;如果光源
是点光源,则只有本影出现。
接着,墨子又进行了小孔成像的实验。
他明确指出,光是直线传播的,物体
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像。这是因为光线经过物体再穿过小孔时,由于光的直
线传播,物体上方成像于下,物体下部成像于上,故所成的像为倒像。他还探讨
了影像的大小与物体的斜正、光源的远近的关系,指出物斜或光源远则影长细,
物正或光源近则影短粗,如果是反射光,则影形成于物与光源之间。
特别可贵的是,墨子对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进行了相当系统的研究,
得出了几何光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他指出,平面镜所形成的是大小相同、远近
对称的像,但却左右倒换。如果是二个或多个平面镜相向而照射,则会出现重复
反射,形成无数的像。
凹面镜的成像是在“中”之内形成正像,距“中”远所成
像大,距“中”近所成的像小,在“中”处则像与物一样大;在“中”之外,则
形成的是倒像,近“中”像大,远“中”像小。凸面镜则只形成正像,近镜像大,
远镜像小。
这里的“中”为球面镜之球心,墨子虽尚未能区分球心与焦点的差别,
把球心与焦点混淆在一起,但其结论与近现代球面镜成像原理还是基本相符的。
墨子还对声音的传播进行过研究,发现井和罂有放大声音的作用,并加以巧
妙地利用。
他曾教导学生说,在守城时,为了预防敌人挖地道攻城,每隔三十尺
挖一井,置大罂于井中,罂口绷上薄牛皮,让听力好的人伏在罂上进行侦听,以
监知敌方是否在挖地道,地道挖于何方,而作好御敌的准备。
尽管当时墨子还不
可能明了声音共振的机理,但这个防敌方法却蕴含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4.机械制造方面
墨子是一个精通机械制造的大家,在止楚攻宋时与公输般进行的攻防演练中,
已充分地体现了他在这方面的才能和造诣。
他曾花费了3年的时间,精心研制出
一种能够飞行的木鸟。他又是一个制造车辆的能手,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时间内造
出载重30石的车子。他所造的车子运行迅速又省力,且经久耐用,为当时的人们
所赞赏。
值得指出的是,墨子几乎谙熟了当时各种兵器、机械和工程建筑的制造技术,
并有不少创造。在《墨子》一书中的“备城门”、“备水”、“备穴”、“备
蛾”、“迎敌祠”、“杂守”等篇中,他详细地介绍和阐述了城门的悬门结构,
城门和城内外各种防御设施的构造,弩、桔槔和各种攻守器械的制造工艺,以及
水道和地道的构筑技术。
他所论及的这些器械和设施,对后世的军事活动有着很
大的影响。
5.哲学方面
墨子的哲学建树,以认识论和逻辑学最为突出,其贡献是先秦其他诸子所无
法比拟的。
墨子认为,人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闻知、说知和亲知。
他把闻知
又分为传闻和亲闻二种,但不管是传闻或亲闻,在墨子看来部不应当是简单地接
受,而必须消化并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因此,他强调要“循所闻而
得其义”,即在听闻、承受之后,加以思索、考察,以别人的知识作为基础,进
而继承和发扬。
墨子所说的“说知”,包含有推论、考察的意思,指由推论而得到的知识。
他特别强调“闻所不知若已知,则两知之”,即由已知的知识去推知未知的知识。
如已知火是热的,推知所有的火都是热的;圆可用圆规画出,推知所有的圆都可
用圆规度量。
由此可见,墨子的闻知和说知不是消极简单地承受,而是蕴涵着积
极的进取精神。
除闻知和说知外,墨子非常重视亲知,这也是墨子与先秦其他诸子的一个重
大不同之处。墨子所说的亲知,乃是自身亲历所得到的知识。
他把亲知的过程分
为“虑”、“接”、“明”三个步骤。“虑”是人的认识能力求知的状态,即生
心动念之始,以心趣境,有所求索。但仅仅思虑却未必能得到知识,譬如张眼睨
视外物,未必能认识到外物的真象。
因而要“接”知,让眼、耳、鼻、舌、身等
感觉器官去与外物相接触,以感知外物的外部性质和形状。而“接”知得到的仍
然是很不完全的知识,它所得到的只能是事物的表观知识,且有些事物,如时间,
是感官所不能感受到的。
因此,人由感官得到的知识还是初步的,不完全的,还
必须把得到的知识加以综合、整理、分析和推论,方能达到“明”知的境界。总
之,墨子把知识来源的三个方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认识论领域中独树一帜。
墨子又是中国逻辑学的奠基者。他称逻辑学为“辩”学,把其视之为“别同
异,明是非”的思维法则。他认为,人们运用思维,认识现实,作出的判断无非
是“同”或“异”,“是”或“非”。为此,首先就必须建立判别同异、是非的
法则,以之作为衡量、判断的标准,合者为“是”,不合者为“非”。
这种判断
是“不可两不可”的,人们运用思维以认识事物,对同一事物作出的判断,或为
“是”,或为“非”,二者必居其一,没有第三种可能存在,不可能二者都为
“是”,或二者都为“非”,也不可能既“是”又“非”,或既“非”又“是”。
用现代的逻辑学名词来说,这就是排中律和毋矛盾律。
由这一思维法则出发,墨子进而建立了一系列的思维方法。他把思维的基本
方法概括为“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
以类取,以类予”(“小取”)。也就是说,思维的目的是要探求客观事物间的必
然联系,以及探求反映这种必然联系的形式,并用“名”(概念)、“辞”(判断)、
“说”(推理)表达出来。“以类取,以类予”,相当于现代逻辑学的类比,是一
种重要的推理方法。
此外,墨子还总结出了假言、直言、选言、演绎、归纳等多
种推理方法,从而使墨子的辩学形成为一个有条不紊、系统分明的体系,在古代
世界中别树一帜,与古代希腊的逻辑学、古代印度的因明学并立。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墨子的科学造诣之深,成就之大,在中国古代杰出科学
家的行列中堪称为佼佼者之一。
遗憾的是,墨子在科技领域中的理性灵光,随着
后来墨家的衰微,几近熄灭。后世的科学家大多注重实用,忽视理性的探索,此
实为中国科技史上的莫大损失。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