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民间舞蹈小章竹马的来历、形式
潍坊民间的布玩具被列为贡品,集说、唱、舞为一体的民间舞蹈“跑竹马”流传于昌邑小章。
小章竹马
历史渊源
跑竹马起源于古代的儿童游戏,早在东汉时期的五言古诗《小儿诗》中,就有“嫩竹乘为马,新蒲折做鞭”的描述。 唐代李白也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诗句。大约到了宋代,跑竹马逐渐成为民间社火的一种舞蹈形式,相较于全国各地的演出形式,昌邑市西小章村马氏家族的跑竹马则具有历史悠久、演员阵容庞大、表演形式独特等特点。
小章竹马,产生于何年无史料可考,据马氏家族世代相传,至今已延续二十四世,四百余年。其演出内容,反映元朝末年一员武将,奉命押送美女去南方进贡,路上游山玩水的过程。另一传说是,元末...全部
潍坊民间的布玩具被列为贡品,集说、唱、舞为一体的民间舞蹈“跑竹马”流传于昌邑小章。
小章竹马
历史渊源
跑竹马起源于古代的儿童游戏,早在东汉时期的五言古诗《小儿诗》中,就有“嫩竹乘为马,新蒲折做鞭”的描述。
唐代李白也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诗句。大约到了宋代,跑竹马逐渐成为民间社火的一种舞蹈形式,相较于全国各地的演出形式,昌邑市西小章村马氏家族的跑竹马则具有历史悠久、演员阵容庞大、表演形式独特等特点。
小章竹马,产生于何年无史料可考,据马氏家族世代相传,至今已延续二十四世,四百余年。其演出内容,反映元朝末年一员武将,奉命押送美女去南方进贡,路上游山玩水的过程。另一传说是,元末马氏家族中有一人曾出任山西提督,竹马表演表现了他在清明佳节,带领女儿及丫环、侍女出门踏青、游山玩水的情景。
但根据演出内容以及考察有关文献资料,这种说法并不可靠。
扎制与演出队伍组成
整个竹马是用竹片和藤条扎成架子,用纸粘糊,涂上红、黄、黑三种颜色。马身分为两部分,前半身连着马头,后半身连着马尾。
马脖子用牛皮制成,拽动马鬃,马头可随意摆动。马眼用鸡蛋壳做成,经过描绘、点眼,十分逼真;马尾、马鬃都用茼麻制成,涂上色,钳在马脖子与马屁股上。马身总长1、2米左右,高50公分;马的肚腹下用一周布帏掩盖,人骑在马上表演不至露出腿和脚来。
表演时,演员穿上服装,男马配上腰剑,各自手持马鞭,分别把马的前半身和后半身绑在自己的前身和后身,用人腿代替马腿,奔跑行走,做出各种动作。
跑竹马的阵容是比较庞大的。基本组成是:化妆为武士的抛、滚马叉者6人;耍单、双刀者4人;耍拐子枪、梢子棍者4人;耍钢鞭、绳鞭者各1人;耍红缨枪者20人。
随后是马队。马队有九人九马组成,男四女四分列两队,中间有一穿元朝服装的将军,骑黄膘马押后。男骑手古代兵卒打扮,扎手巾,穿背有“勇”字的兵服,画粉面小生脸谱,手挽马缰,身佩刀剑。女骑手头戴珠翠,身穿红绿缎袄,腰扎彩裙,古代闺秀装束,队前有一挑“马”字旗的旗手,俗称“马牌子”。
队后跟随一名挑绣有“龙”字大旗的兵卒。最后面是18名持腊杆子的护马武术队员。整个演出队伍多达八十余人。
演出程式
小章竹马的演出程式大致是:表演开始,首先由化装的武士和护马队员围成一个大圆圈,四对竹马分立四角,马牌子引座马在正面安营,把“龙”字大旗高高竖起,锣鼓紧敲一阵“急急风”后,马牌子讨取将令,挥动马鞭,令男头马站立中间。
头马:(念)朝暮受风霜;(这时二马跟上站定)
二马:(念)离家弃爹娘;(三马跟上站定)
三马:(念)今寒食清明日;(四马跟上站定)
四马:(念)明晨到湖广。
然后自报姓名。
头马:“阿!俺白四夫宰是也。
”
二马:“俺挂冷是也。”
三马:“俺散齿包是也。”
四马:“俺铁里木是也。”
四马同声念:“长官不久起程,在此侯请。”
这时老座马站在中间,面向四个男马念:
“腰悬宝剑放光毫,座下走阵马黄膘,到处沿城声明到,万马营中逞英”——众男马齐接念:
“豪”!
众男马随老座马走一圈,停下。
老座马:“阿尔不匝匝是也!我奉丞相将令,解送美女一百二十名,前往湖广之地。
看今日寒食之日,天气晴好,正好起程。马夫!”
马牌子:“有”!
老座马:“请众家美女动身”!
马牌子:“是!有请众家美女动身”!
众女马各应:“来了”!
然后马牌子挥动马鞭子,引女头马走。
女头马:走半圈站定(念)“出闺离家乡”;
女二马:(如头马相同动作)(念)“端端整衣装”;
女三马:(念)“同奔红尘路”;
女四马:(念)“不知去哪方”;
女头马:给老座马作揖(念)“长官万福;俺们不知作下何罪,将俺们抛在穷途,怎不愁煞人也”!(作哭状)
老座马:“你们罢了!命该如此!不必悲伤。
马夫”!
马牌子:“有”!
老座马:“就此带路”!
马牌子:“是”!便挥动马鞭,引男女竹马上,跑四边形,名曰“四门开”,跑几趟后即换“五花”,跑“梅花瓣”。(老座马、马牌子、旗手在中间跑小圆圈,四对竹马绕老座马一周,跑四角)跑一遍后再换“十字梅”(另女竹马对跑斜角十字梅,到中间围老座马一周后,男女竹马分列两边),跑几趟再换跑“二龙戏珠”(男竹马各跑两边的剪子股,老座马、马牌子、旗手跑中间剪子股)和“别帐子”(男竹马插花排成一行,跑四边形,隔一串一)。
跑过几趟就换成“龙掉尾”(男女竹马分列两侧。马牌子领老座马从中间穿过,站在旗手面前)。勒住跑马,煞住锣鼓。
老座马:“前哨官!前面为何勒马不走?”
头马、二马:“俺们不知,待俺看来!”(两匹马绕场跑了一圈,回来禀报:启禀长官,前面到凤云山下)
老座马:“啊!凤云山上甚是清秀,大家趁此清明之日,观看山景,速走一趟”。
锣鼓起,男女竹马跑一圈后,锣鼓煞住。男马来到中间,其中嗓音洪亮的唱“啷当调”(观山):
长官命俺观山景,只得勒马慢慢行。
山空秃啸惊人胆,枯木蛇盘野鸟鸣。
斗宫下面朝阳殿,钟楼檐下悬风铃。
蜂碟采花争双蕊,桃杏开花满山红。
唱过后,竹马队休息。武士和护马队员进行武术表演。稍憩,竹马队仍按上述花样跑一遍,煞住锣鼓。
老座马:“前哨官!前面又为何勒马不走?”
男头马:“前有大江阻隔,没法前进。
”
老座马:“速速寻找渡船,吩咐众家美女小心过江!”
男头马:“是”!绕圈速跑一回,随之锣鼓起,众马跑一周停住。
老座马:唱“乱弹调”《过江》
吩咐马夫带能行,大家登船起了程。
人马漂漂水上走,烟波浩淼似明镜。
老翁钓鱼江边站,小舟来往水中行。
滚滚江水归大海,离家百日归古城。
翻身下马门前站,叫声娘子开门庭。
最后又是武士和护马队进行武术表演。
因为历史原因,小章竹马一度濒临失传,1975年以来,有关部门多次组织挖掘整理,使这一民间瑰宝得以延续。
小章竹马制作精巧,装潢艳丽,骑手表演精湛,每次出演总是吸引着广大群众,成为昌邑绝无仅有的一种民间杂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