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语言学

常常说“这个人城府很深”,什么是“城府”?

全部回答

2018-01-11

45 0
    1、城府 出自《宋史 傅尧俞传》,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城府原意是指一个城市或一家府院(过去地主和资本家的私家住宅占地面积都很大,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府),说一个人很有城府是形容人的胸怀很宽广,很有包容性,很能理解和体谅别人的感受。
  2、城府深浅标志着一个人素质修养的高低。  人世间有花开花落,月盈月亏;人生中有酸酸甜甜,坎坎坷坷;这是十分平常的事情!少年的时候,对任何事情,总会只知其一,不想其二;哪怕芝麻粒大的事情,也会夸大其词,心中感到不是滋味。
  如果是大事,更是坐卧不安,诚惶诚恐。那个年龄是没有城府的年龄,如果有的话就叫做老成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中学,大学;学得知识不断增多;走向社会,经过许许多多事件的磨练,该忍的忍住了,该等的等起了。
    不再会怒形于色,不再会声嘶力竭,更不再会气急败坏了。这说明城府已由浅入深。城府标志在一个人的言行上。3、“城府”特指人们在待人处事时的心机,还特意举例做了说明:心无城府即为人坦率。
  如此看来,城府的深与浅代表着世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心机的多与少,而“心机”一词倘若用以人们改造客观与主观世界的活动中尚有它的积极意义,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城府”一词则涵括着更多的贬义,缘于它限定在了为人处事的上面。
    4、城府:城市及官署。“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后汉书·庞公传》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令人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性深阻若城府,而能宽绰以容纳”——《晋书·愍帝纪论》后称人胸怀坦白为“胸无城府”,相反则称“城府很深”心理学的解释:讲一个人城府很深,含有两种意思。
    一是褒义,谓这人有心机谋略,思想深邃,且不愿意随便吐露。二是贬义,谓这人不坦率,让人猜不透心思,不敢把他当朋友看。城府是每个人都有的,只不过有的多一点,有的少一点罢了。
  三国时,孙刘联合抗曹,诸葛亮受刘备委托到东吴与大将周瑜共对计策,面对曹军的大兵压境,二人都不愿先说出抗曹之计,最后同时伸出一只手,手心同时写着一个“火”字,真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二人不禁相视大笑。
    瑜亮斗智,战了个平手。在此,谁先说都不好。人对事物的感悟,体察,了解,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了解不够,对事物的认识还不行清楚,这时很难说清楚。另一种是,自然的运动变化有其特定的规律,这种自然之理我们能够感知,但却很难把它表述出来,如人在冥冥之中感知的那些神秘的东西,人内心有时莫名其妙的悸动和不安,究竟是什么?说不清楚。
    在外人眼里,就表现为一种城府,城府深的人,往往对生命的难测和自然之理的运行有较深的理解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说的,那么,对道的认识也就让人感觉出一种城府。所以说,城府是一种体认生活,体认生命,体认自然的能力。
  城府与性格内向不是一码事,但性格内向的人常被误认为很有城府。  这就是城府与性格内向的相同与不同。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356656。
  htm。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语言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语言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哲学
历史学
语言学
语言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