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骄傲自满称为"夜郎自大"?
夜郎古都 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汉朝的时候,在我国西南分布着被称为夜郎 、滇、且兰、邛都、昆明等数十个国家(实为部落或部落联盟)。其中以夜郎国最大。 汉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为开发西南地区,汉武帝派使臣出使夜郎。夜郎王不知汉疆域之大,便问汉朝使臣:“你们汉朝大还是我们夜郎国大?” 这就是成语“夜郎自大”的由来。 此后人们就用“夜郎自大”的典故来比喻见闻狭陋、不知天高地厚、妄自尊大的人。 本世纪60年代,一位哲人在他的文章《加强相互学习,克服固步自封、骄傲自满》中引用了“夜郎自大”的故事,把“夜郎自大”的政...全部
夜郎古都 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汉朝的时候,在我国西南分布着被称为夜郎 、滇、且兰、邛都、昆明等数十个国家(实为部落或部落联盟)。其中以夜郎国最大。
汉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为开发西南地区,汉武帝派使臣出使夜郎。夜郎王不知汉疆域之大,便问汉朝使臣:“你们汉朝大还是我们夜郎国大?” 这就是成语“夜郎自大”的由来。 此后人们就用“夜郎自大”的典故来比喻见闻狭陋、不知天高地厚、妄自尊大的人。
本世纪60年代,一位哲人在他的文章《加强相互学习,克服固步自封、骄傲自满》中引用了“夜郎自大”的故事,把“夜郎自大”的政治意蕴推向了极至,从而进一步引起人们对夜郎国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夜郎故地的知名度。
随着西部开发的实施,如今关心夜郎国的人越来越多了。 那么,夜郎国究竟在哪里呢? 据考证,古夜郎国在贵州的西部、云南的东部,即云贵高原的苗岭、乌蒙山之间。“东(实为南)接交趾(广西北部)、西有滇国(云南昆明)、北有邛都(四川西昌)”,其地域包括今贵州省的赫章、威宁、水城、大方、黔西、纳雍、织金、毕节、兴仁、兴义、望谋、安顺、安龙、瓮安、普安、郎岱、六枝、独山等县市,云南省的镇雄、宣威、昭通、会泽、巧家、曲靖、泸西、师宗、罗平、寻甸、弥勒等县市,以及四川省的珙县,共20余县市,跨3个省。
从地域看,夜郎确实不小。司马迁说,“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并非虚语。 夜郎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先民僚人建立的国家,所以《太平御览》说:“珍州夜郎国,古山僚夜郎国也。”那么僚是今天的什么民族呢?多数专家认为,居住在原夜郎国的僚人就是今天的仡佬族和布依族。
他们是夜郎国的主体民族。此外侗、水、瑶等民族在族源上也与僚人有一定关系。这是符合历史发展情况的。至今仡佬族和布依族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仍居住在贵州省境内。贵州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地区。根据史书记载,夜郎国不是单一的民族,除僚人外,还有濮人、夷人、棘人和汉人等,他们大概分别就是今天的苗族、彝族、白族和汉族。
据说夜郎一名是源于贵州省境内的两座山,即夜山和郎山。夜山,在今兴仁县;郎山,在今六枝市。也有说是因其境内两个邑即桑郎和那夜而得名。又有说夜郎是彝语“以诺”的转音。彝语“以”是“水”,“诺”是“深、大、黑”、“以诺”就是“又深又黑的大水”。
还有说“夜郎”是苗语,是“第一城邦”的意思。不知哪种说法对?不过上述几种说法,大都与山川有关。“水者,地之脉络也。”夜郎的称谓,可能是由山名、水名、地名而演变为族名、国名的。 夜郎国大约建于战国时期,据《华阳国志》等书记载,楚顷襄王时时(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76年),楚将庄足乔 从湘西沅水进入贵州,先消灭了且兰(今贵阳东),然后攻打夜郎。
夜郎降。这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关于夜郎的最早资料。如果这个记载没有错的话,那么从古夜郎到现在,至少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当时比起西南诸国,夜郎国存在的时间不算短。它始于战国,迄于汉代,先后统治贵州这片土地约300年,这是有史可查的。
《史记》说,夜郎已“耕田,有邑聚”。就是说,当时夜郎已经有城镇,自然也包括都城(国邑)了。那么夜郎都城又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夜郎的都城就在今贵州省赫章县的可乐,至少是一个时期的都城。
赫章,古称汉阳,位于云贵交界处,为秦时故县。相传庄足乔 、王滇、诸葛亮平南中都曾经过这里。秦汉之际,曾是夜郎国的都城所在地。《汉书》说汉阳为“故夜郎国”,可信。 1958年至1978年,贵州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赫章汉墓中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有青铜短剑、铁剑、铜戈、几何形纹铜柄铜摇钱树残片,以及指天刺、银锭式发髻和陶器、古钱币等。
铜摇钱树残片上有吹芦笙人物形象,墓砖花纹有牛马、马车,还用人牵引。这些出土文物说明,远在汉代以前,夜郎人已进入农耕。 据《华阳国志》记载,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会夷发夜郎庄王墓”。
近人考证,夜郎庄王墓就在赫章一带,于西晋永嘉年间被“五茶夷”挖掉的,实在可惜。 《史记》上说:“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可见在西南夷中滇王和夜郎王是最受汉王朝重视的。据《史记》记载,滇王印受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夜郎王印受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如此说来,夜郎王印比滇王印还早受两年。
1958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六号墓中挖出了“滇王之印”,一时轰动。此印为纯金铸成,方形,蛇钮,上刻阴篆文“滇王之印”四字。“滇王之印”的发现,说明《史记》的记载是准确的。由此可以肯定,也有“夜郎王印”,只是有待于发掘。
关于夜郎国邑,除赫章可乐外,也有人说在贞丰者相,在且同亭(不知何处),在郎岱,在六枝,在桐梓,在安顺,在沾益,等等,众说纷纭。这是由于在汉代“郡国并存”,有人把国邑和郡治弄混淆了。
上述好几个是郡治而非国邑,如安顺等便是。有的则确实是国邑,夜郎历史约300年,曾多次迁都,自然都城不止一个了。据考证,贞丰者相、且同亭就曾是夜郎国的都城。 赫章是美丽的。它不仅有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历史悠久,有独具特色的夜郎文化,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都比较丰富。
但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赫章还很穷,它一直是全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目前不少山区人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人说,赫章是“富饶的贫困”。赫章贫困是扶贫办的人说的,赫章人自己没有这么说。他们并不认为自己贫困。
有一次扶贫办的同志提到赫章还很穷时,一位当地的农民说:“白天有饭吃,晚上有老婆抱,咋就成了穷日子呢。”令人哭笑不得。 当我们站在曾经威震西南的古夜郎国的土地上的时候,不能不进入历史的遐想。
在两千多年以前,在夜郎国时代,其邻国嶲、昆明还处于“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的游牧生活的时候,夜郎已“耕田,有邑聚”,早已进入农耕社会,实现了农业文明。为什么过了两千年之后,特别是二十世纪,很多地区发展很快,而夜郎故地反而落后,多年来始终在较低层次的生存水平上苦苦徘徊呢?这使我想起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在五千多年以前,就已“辟草昧而致文明”,然而现在这些古国的许多地方还穷得叮当响,连饭都吃不上。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值得探讨。 赫章之所以落后、贫困,原因很多。诸如贵州多山,所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自然条件较差,还有交通阻滞,公路、铁路建设滞后,信息匮乏等等。但是我认为更主要的是人的思想观念落后,固步自封。
信息匮乏造就了自大的夜郎。在赫章,不少山区群众没有致富的意识和欲望,好像富不是他们的事。看来经济扶贫固然重要,但思想扶贫更为重要。是不是这样,希望赫章人听了不要不高兴。 机遇来了,这就是西部大开发。
赫章有优势,也有不足。对此,赫章县领导者有清醒的认识。赫章作为夜郎古都,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它充满魅力的自然风光,令人羡慕的夜郎古都名气所产生的巨大吸引力,这是一笔难以估价的无形资产,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它光辉的未来。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