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07
关于证切线和化简分式一类问题本人做模拟
问题:关于证切线和化简分式一类问题
回答:切线的判定定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2。 通过判定定理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实践发现定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切线的判定定理是重点;定理的运用中,辅助线的添加方法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提出问题
1。投影打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图7-102)
根据图7-102,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在图7-102中,图(1)、图(2)、图(3)中的直线l分别和...全部
问题:关于证切线和化简分式一类问题
回答:切线的判定定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2。
通过判定定理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实践发现定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切线的判定定理是重点;定理的运用中,辅助线的添加方法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提出问题
1。投影打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图7-102)
根据图7-102,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在图7-102中,图(1)、图(2)、图(3)中的直线l分别和⊙O是什么关系?
学生:分别相交、相切、相离。
(2)在上边三个图中,哪个图中的直线l是圆的切线?你是怎样判定的?
学生:图(2)中直线l是⊙O的切线。根据切线的定义判定。
教师指出:根据切线的定义可以判定一条直线是不是圆的切线,但有时使用定义判定很
不方便,为此我们还要学习切线的判定定理。
(板书课题)
二、师生共同探讨、发现定理
1。让学生在纸上、教师在黑板上画⊙O,在⊙O上任取一点A,连结OA,过A点作直线l⊥
OA,作完后,提问:直线l是否与⊙O相切呢?
启发学生得出结论:由于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半径,即d=r,因此直线l一定与圆相切。
请学生回顾作图过程,切线l是如何作出来的?它满足哪些条件?
引导学生总结出:①经过半径外端;②垂直于这条半径。
从而得到切线的判定定理。(板书定理)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请学生思考:定理中的两个条件缺少一个行不行?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定理中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投影打出两个反例图7-103)
图(1)中直线l经过半径外端,但不与半径垂直;
图(2)中直线l与半径垂直,但不经过半径外端。
从以上两个反例可以看出,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的直线不是圆的切线。
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定理实际上是从前一节所讲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时直线
和圆相切”这个结论直接得出来的,只是为了便于应用把它改写成“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
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这种形式。
因此,定理不必另加证明。
三、应用定理,强化训练
例1 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图7-104)
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
分析:欲证AB是⊙O的切线。由于AB过圆上点C,若连结OC,则AB过半径OC的外端。因此只需证明OC⊥AB,因OA=OB,CA=CB,易证OC⊥AB。
证明:(学生口述,教师板演)
例2 如图7-105,已知OA=OB=5厘米,AB=8厘米,⊙O的直径为6厘米。
求证:AB与⊙O相切。
分析:因为已知条件没给出AB和⊙O有公共点,所以可过圆心O作OC⊥AB,垂足为C。只需证明OC等于⊙O的半径3厘米即可。
证明:过O作OC⊥AB,垂足为C。
因为OA=OB=5厘米,AB=8厘米,所以AC=BC=4厘米。
因此在RtAOC中,OC==3(厘米)。
又因为⊙O的直径长为6厘米,
故OC的长等于⊙O的半径3厘米。
所以AB与⊙O相切。
完成以上两个例题后,让学生思考:以上两例辅助线的作法是否相同?有什么规律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出以下规律:
(1)若直线与圆有公共点时,辅助线的作法是“连结圆心和公共点”,再证直线与半径
垂直。
(2)当直线与圆并没明确有公共点时,辅助线的作法是“过圆心向直线作垂线”,再证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
练习1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投影打出)
(1)经过半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过直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4)和圆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5)以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为圆心,底边上的高为半径的圆与底边相切。
采取学生抢答的形式进行,并要求说明理由,教师给予及时肯定或纠正。
练习2 如图7-106,⊙O的半径为8厘米,圆内弦AB=83厘米,以O为圆心,4厘米为半径作小圆,求证:小圆与直线AB相切。
练习3 如图7-107,已知AB是⊙O的直径,点D在AB的延长线上,BD=OB,点C在圆上,∠CAB=30°。
求证:DC是⊙O的切线。
练习2和练习3请两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四、小结
提问: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主要学习了切线的判定定理。着重分析了定理成立的条件,在应用定理时,注重两个条
件缺一不可。
判定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有三种方法:
(1)根据切线定义判定。即与圆有唯一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来判定,即与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来判定,即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
切线。
其中(2)和(3)本质相同,只是表达形式不同。解题时,灵活选用其中之一。
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常常需要作辅助线。
如果已知直线过圆上某一点,则作出过
这一点的半径,证明直线垂直于半径(如例1);如果直线与圆的公共点没有确定,则应过圆
心作直线的垂线,证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如例2)。
分式复习课(1)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课使学生系统掌握有关分式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和分式的符号法则;
2。熟练地进行有关分式的化简、求值和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符号法则解决有关分式的化简、求值问题。
难点:正确进行分式的四则运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什么是分式?下列各代数式中,哪些是分式?
(1)x1 π+1; (2)2b a; (3)x2 3; (4)3x2-1 2x。
2。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变形是________,为什么?
A。b-a c=a-b -c B。-b-a c=-a+b -c
C。-a-b c=-a+b c D。
-a+b c=a+b -c
3。化简9a2b2 3a2b-6ab2,并说明化简的根据是什么?
4。求分式1 2a-2b,2 3a2b(b-a),5 4a3b2的最简公分母。
答案:
1。如果B中含有字母,式子AB就叫做分式,在分式中,分母的值不能是零。分式中的分母如果是零,那么分式没有意义。(2),(4)是分式。
2。不正确的变形是D。
因为在分式变形中只改变了分式的分子中的一个字母的符号,根据分式的符号法则,应当同时改变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符号,才能使分式的值不变。
3。原式=9a2b2 3ab(a-2b)=3ab a-2b。
化简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即分子与分母都除以3ab分式的值不变。这里ab≠0是隐含条件。
4。最简公分母为12a3b2(a-b)。
二、例题
例1 使分式(x+7)(x-2) |x|-7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使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是什么?
答:使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的值不能为零,所以当|x|-7≠0,即x≠±7时,分式有意义。
使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分式分子的值等于零,分母的值不等于零,所以当x+7=0或x-2=0,且x≠±7,即x=2时,分式的值为零。
例2 化简 |x-3|x-3+|x-2|2-x|(2
解 因为2
指出:
1。两个分式的分子都是含有绝对值的式子,应根据题中所给出的条件,确定绝对值中的式子的符号;
2。注意正确运用添括号法则。
例3 计算[(m+4m m-2)(m-4+4m)-3m]÷(4m-1)。
解 原式=(m2-2m+4m m-2·m2-4m+4 m-3m)÷4-mm
=(m(m+2)m-2)·(M-22m-3m)·m 4-m
=(m2-3m-4)·(-mm-4)
=-(m-4)(m+1)·m m-4
=-m (m+1)
=-m2-m。
指出:
1。注意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先进行乘除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遇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式子;
2。分式的分子中的多项式,若能分解因式,可先分解因式,分子、分母中若有相同的因式。
可先约分;
3。注意分式的符号法则,如m 4-m=-m m-4。
例4 已知|x+y-1|+(3x-y)2=0,求[y x2-2xy+y2 (1-yx)-x xy-y2]÷1xy的值。
请同学根据题目的特点,说出求值的思路。
答:由已知条件可先求出x和y的值,再化简所求的式子。在化简式子中,当分式的分母(或分子)为多项式时,若能分解因式,可先分解因式;分子、分母中若有相同的因式,可先约分。
最后把x和y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求值。
解 因为|x+y-1|≥0,(3x-y)2≥0,又|x+y-1|+(3x-y2)=0,所以
x+y-1=0,3x-y=0。
解方程组x+y-1=0 3x-y=0 得,x=14,y=34。
[y x2-2xy+y2(1-yx)-x xy-y2]÷1 xy
=[(y (x-y)2·x-y x)-x y(x-y)]÷1xy=[y x(x-y)-x y(x-y)]÷1 xy
=y2-x2·xy·(x-y)xy=(y+x)(y-x) x-y
=-(y+x)。
当x=14 ,y=34时,
原式=-(y+x)=-(14+34)=-1。
指出:|x+y-1|与(3x-y)2是两个非负数,只有当它们的值都等于零时,它们的和才能等于零。
例5 化简[a-a(a+b)2](a2+2ab+b2+a+b+2) [b+b(a+b)][1-(a+b)3]。
分析:如果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别按乘法公式先展开,再进行化简那就非常繁琐,若把a+b看成一个整体,应用换元法,设a+b=m,把原式变为含m的分式,再化简运算就简便多了。
解 设m=a+b,则
原式=a(1-m2)(m2+m+1) b(1+m)(1-m3)=a(1+m)(1-m)(m2+m+1) b(1+m)(1-m)(m2+m+1)=ab。
指出:化简含m的分式时,运用了平方差和立方差公式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三、课堂练习
1。判断正误,错的,请改正。
(1)- a-b c=-(a+b)c; (2)b-a c=-a-bc;
(3)-a-b c=-a-b c; (4)-a+bc=-a+bc;
(5)-a-b-c=a+b c; (6)-m-n-n+m=m+n n-m;
(7)b2-a2 a+b=a-b; (8)1a+1b=1 a+b;
(9)(a3)3 a4=a2; (10)(b-a)2 a-b=a-b;
(11)(b-a)3 (a-b)2=a-b;
(12)(a2-b2)÷(a+b)·a-b a+b=(a+b)(a-b)÷(a-b)=a+b;
(13)(a-b)2 ab-a2-b2 ab=(a-b)2-a2-b2 ab=-2ab ab=-2。
2。填空:
(1)当a=______且b≠_______ 时,分式a a+b的值是零,当a与b_______时,a a+b,无意义;
(2)分式(2x+3)2-(2x-3)2 (3x-4)2-(3x-3)2若无意义,则x=_______;
(3)12 m2-9+2 3-m=______; (4)m2 m-n +n2 n-m=_______;
(5)b3 b-1-b2-b-1=______。
3。已知x=12,y=13,求[(xy-yx)÷(x-y)+x(1x+1y)]÷(xy+1y)的值。
4。若5x+5 x2+x-6 =A x-2-B x+3,求A,B。
答案:
1。(1)错,改正:-a-bc=-(a-b)c;
(3)错,改正:-a-bc=-a+bc; (4)错,改正:-a+b c=-a-b c;
(7错,改正:b2-a2 a+b =b-a; (8)错,改正:1a+1b=b+a ab;
(9)错,改正:(a3)3 a4=a9 a4=a5; (11)错,改正:(b-a)3 (a-b)2=b-a;
(12)错,改正:原式=(a+b)(a-b)×1a+b·a-b a+b=(a-b)2a+b;
(13)错,改正:原式=(a-b)2-(a2-b2) ab=a2-2ab+b2-a2+b2 ab
=2b2-2ab ab=2b(b-a) ab=2b-2a a。
2。(1)当a=0,且≠0时,分式a a+b的值是零,当a与b互为相反数时,a a+b无意义;
(2)x=32; (3)-2 m+3; (4)m+m;
(5)原式=b3b-1-(b2+b+1)=b3-(b-1)(b2+b+1) b-1=b3-(b3-1)b-1=1 b-1。
3。当x=12,y=13时,原式=123。
4。因为5x+5 x2+x-6=5x+5(x-2)(x+3),而
A x-2-B x+3=A(x+3)-B(x-2) (x-2)(x+3)=Ax+3A-Bx+2B (x-2)(x+3)=(A-B)x+(3A+2B)(x-2)(x+3),
又由已知5x+5 x2+x-6=A x-2-B x+3,所以
5x+5 (x-2)(x+3)=(A-B)x+(3A+2B)(x-2)(x+3)
如果两个最简分式恒等,并且分母相等,分子必相等。
所以
5x+5=(A-B)x+(3A+2B),
即A-B=5 2A+2B=5。解得A=3,B=-2。
四、小结
分式的意义、基本性质、分式的符号法则,使分式的值为零及使分式无(有)意义的条件和换元的思想方法是分式一章的重要基础知识,希望同学们要切实掌握。
分式的混合运算是整式运算、多项式因式分解和分式运算的综合运用。由于计算步骤多,解题
方法灵活,符号变化又易出错,要认真细心进行运算,努力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
五、作业
1。
选择题:
(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就化,错误的是( )。
A。-(a+b) c=-a+b c B。-a-b -c=a+b c
C。-a-b c=-a-b c D。
b-a c=a-b c
2。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xy=x2 y2 B。xy=xy x+y
C。xy=x20。5y D。xy=x-y x+y
3。
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1x1y=1x·x 1y·y B。-x2+y2 x-y=-x-y
C。(x+a)(x-b)-1(x+a)(x-b)=x+b-1 x-b D。
a÷b×1b=a
4。无论x取何值,不列分式总有意义的是( )。
A。x 3x B。x+2 x2 C。x2+1 |x-2| D。1 x2+3
(5)能使分式2x+3 9-4x2的值为零的x的值是( )。
A。-32 B。32 C。±32 D。不存在
(6)使分式有意义的x的值是( )。
A。x≠6 B。x≠-1 C。x≠6或x≠-1 D。x≠6且x≠-1
2。
计算:
(1)1 x2-4x+4+x 4-x2+1 2x+4; (2)x2+2x-8 x3+2xx2+x÷(1-2x)(1+1x+3);
(3)(1x+x-3 x-1+2 x2-x)÷(1+3x-4x2);(4)(1a-1-a-1 a2+a+1)÷(-9a a3-1);
(5)x-3 x2-2x-3-x+3 1-x2÷x2+4x+3 2x-1-x2。
3。求值:
(1)x(x-y)2·x3-y3 x2+xy+y2 +(2x+2 x-y -2),其中x,y满足方程组x+y=3 x-y=2;
(2)已知a=-32 ,求1 a-2 -1 a÷a-2 2的值。
答案:
1。(1)C (2)C (3)B (4)D (5)D (6)D
2。(1)-X-4 2(X-2)2; (2)(X+4)2 (X+3)(X+1)2
(3)X X+4; (4)-13; (5)2 X2+2X+1。
3。(1)原式=x+2y+2 x-y值为11 4;(2)原式=1a,值为-23。
谢!!。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