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民俗传统节日?都在农历
中国民俗节日
春节
中国民间传统的新年节日。新年指夏历元旦,即正月初一。这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汉、壮、布依、侗、朝鲜、仡佬、瑶、畲、京、达斡尔等民族都过此节日。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史记》、《汉书》称正月初一为“四始”(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和“三朝”(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朝亦始也)。一年伊始,万象更新,古人常在此时举行朝贺,从事各种娱乐,迎神祭祖,占卜气候,祈求丰收,逐渐形成内容丰富的新春佳节。 从历史上看,元旦前直到元宵,都属新年范围。节日活动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其内容大致有:
①过小年或交年。时间在腊月二十四日(北方多在二十三日)。民间传说灶君...全部
中国民俗节日
春节
中国民间传统的新年节日。新年指夏历元旦,即正月初一。这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汉、壮、布依、侗、朝鲜、仡佬、瑶、畲、京、达斡尔等民族都过此节日。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史记》、《汉书》称正月初一为“四始”(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和“三朝”(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朝亦始也)。一年伊始,万象更新,古人常在此时举行朝贺,从事各种娱乐,迎神祭祖,占卜气候,祈求丰收,逐渐形成内容丰富的新春佳节。
从历史上看,元旦前直到元宵,都属新年范围。节日活动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其内容大致有:
①过小年或交年。时间在腊月二十四日(北方多在二十三日)。民间传说灶君在这一天朝天奏事,民间也在这时祭灶。
二十七日至二十八日,人人沐浴,打扫屋舍,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②除夕。俗称大年。此时家人团聚,吃团年饭,团坐待旦(称为守岁)。晚辈还要拜谒尊长(称为辞岁)。
③贴门神和春联。汉代的习俗是在门户上画鸡、悬苇,或画神荼、郁垒二神像于桃板上,立于门户间,意在驱逐瘟疫恶鬼,后演变为门神和年画。
桃板又称桃符,五代至宋朝年间,人们又在桃符上书写祝寿一类词句,以后演变为春联。
④放爆竹。此时,由少年装扮成钟馗等鬼神形状,小儿戴上“鬼脸”面具,沿街游行,鸣锣击鼓,以驱崇迎祥。有人认为这是驱傩(古代的一种驱逐疫鬼的求神仪式)的遗风,以后逐渐变为节日的一种娱乐。
⑤元旦辰时起,家人团拜,然后出行,俗称走喜神方。路遇亲友,互致祝贺,称为拜年。还有男女老幼盛装出游的,俗称走百病。这期间,商店闭门,妇女不用针线,三、五日后才开始各理生业。
⑥闹元宵。时间在正月十五日,是春节活动的高潮和结束阶段(见元宵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春节主要指正月初一,仍是中国人民团聚和娱乐的重要节日。但此节日传统内容中的迷信成分已被剔除。元宵节
中国汉族传统节日之一,在夏历正月十五夜晚。正月十五称上元,上元之夜叫元夜,也叫元宵,故称元宵节。
它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民间的传统习惯,多在这一天吃年糕,包饺子,煮“浮圆子”(俗称“汤元”,北方称“元宵”),击太平鼓;少年儿童们还有多种娱乐杂耍,如跳绳、捉迷藏、踢毽子等。元宵节又名“灯节”。
近人丁福保(1874~1952)《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隋诗》有隋炀帝“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说明张灯在上元晚上。从唐开始,此习俗逐渐形成。在唐代,一般从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张灯3夜。
宋代增为5至6夜。节日期间,都建造灯山乐棚,华灯万盏,歌舞百戏,乐声不绝。明初,南京曾张灯10夜。以后,北京的灯市也长达10日。制灯技艺十分精巧,有珠灯、料丝灯、纱灯、走马灯;灯上还绘有古今人物故事,结构款式新颖多样。
入夜,万灯齐明,加上鳌山、□楼、烟火、花炮,光照如白昼。清明节
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又是汉族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节期在阳历4月5日前后(夏历则在三月内)。民间习惯在这一天扫墓。清明前一天(或两天)为“寒食”,两个节令相距甚近,古人常将它们连结一起,甚至不加区分。
从汉代到南朝,不少著作载有一些地区寒食禁火的情况,但未提到祭墓,可能与当时祭墓习俗还不十分盛行有关。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载: 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曾下诏禁止在“寒食” 上墓时为欢作乐。
唐杜佑《通典》亦称:“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可见在唐代“寒食”(或清明)扫墓习俗已普遍流行民间。
宋代以后,寒食禁火习俗逐渐消失,扫墓成为清明节的主要活动。史籍记载清明节期间,上墓者往来于道,络绎不绝,“四野如市”。
人们携带果品、纸钱,为祖先坟茔除草添土。祭拜之时,“郊外哭声相望”。富裕人家多借出城扫墓的机会郊游,称为“踏青”。不少地区的男女老幼还在清明节或裁插柳树,或折新柳枝佩戴,或“斗百草”、“打秋千”,或放风筝。
壮、朝鲜、 苗、侗、仡佬、毛南、京、 畲等民族也过清明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群众多在清明节前往革命烈士陵园扫墓,表达对先烈的缅怀之情。端午节
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名重午、端五、端阳、蒲节。
时在夏历五月初五。端有“初”的意思,故称初五为端五。夏历的正月建寅,按地支顺序,五月恰好是午月,古人还常把五日写成午日,于是端五又称为重午。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
龙舟竞渡是节日的重要内容,此外还有挂艾蒲、吃角黍(粽子)、饮雄黄酒以及在小儿衣襟上系香袋等习俗。节日的起源有各种解释:或认为古人把五月看作恶月,有许多禁忌,因而形成了上述禳灾逐邪、祛毒辟秽的习惯;或认为这是龙的节日,来源于古代越族的图腾崇拜。
关于竞渡的传说,也因地而异。在湖北、湖南一带,相传楚国屈原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沉,后人乃用竞渡的方式,作为拯救死者的象征,并借以表达对诗人的哀悼和怀念。但在古越国(今浙江绍兴)地区流行的传说认为,勾践曾于是日操演水师,竞渡的风俗就是人们仿效这一作法而产生的。
在古吴国(今江苏苏州)地区,又把竞渡与伍子胥被夫差杀害,投尸钱塘江,日后江潮怒涌,其女驾舟迎潮的故事联系起来。但以悼念屈原一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端午竞渡有悠久的历史,后来人们又将它作为一项水上体育运动,迄今仍然受到喜爱。
中秋节
以家人团聚赏月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节日。俗称“团圆节”。因在夏历八月十五日,恰值秋季正中,故名中秋。汉、壮、布依、侗、朝鲜、仡佬、畲、京等民族都欢度此佳节。
赏月是中国古老的风尚,开初没有固定日期。
到了唐代,在诗人杜甫、王建和欧阳詹的诗作中,都有以“八月十五夜月”为题材的诗篇,可见中秋赏月的风尚在当时已十分流行。及至宋代,中秋节便发展成为群众性的传统节日。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有对北宋汴梁(今开封)中秋节盛况的描述:节日前夕,各店皆卖新酒,并重新装饰门面;到中秋晚上,游人四出,争占酒楼,饮酒赏月,夜市通宵达旦。
明、清时期,人们在中秋晚上祭月,所用供品都系圆形,是取团圆之意。例如将西瓜切为小瓣,再拼缀成莲花形状,陈列庭中,向月而拜。祭拜之后,家人团坐,饮桂花酒,吃中秋月饼,赏月为乐。月饼款式甚多,成为每年中秋佳节的传统食物。
那达慕大会
中国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盛会。“那达慕”为蒙古语,意为“娱乐”、“游戏”。源于一年一度的祭“敖包”(亦作“鄂博”)。“敖包”以石块堆积而成,原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成为祭祀场所。最初带有宗教色彩,意在通过祭敖包,祈求吉祥多福,人畜兴旺,同时也举行一些体育娱乐活动,以后演变为那达慕大会,成为欢庆丰收和畜牧业兴旺的节日盛会。
每年多在夏秋季节由一旗或数旗联合举行。在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日子,如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纪念日,也专门举行,以示庆祝。届时,牧民身着盛装,骑马、乘车,从一、二百里外赶来参加。到会者占该地区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
会上要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拔河等体育比赛,演出歌舞、说唱等节目,举办各种展览,进行物资交流。蒙古族还相互邀请作客,敬酒祝愿。大会一般持续数日,颇为隆重,是蒙古族人民的重要节日。龙船节
盛行于中国东南沿海和西南诸省水乡地区的群众性节日。
一名“龙舟节”。原系中国古代越族的传统习俗之一。六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注引《越地传》说:“龙舟竞渡,起于越王勾践,不可详矣。”生活在江河水浒间的古代越族,“习于水斗,便于用舟”(《汉书·严助传》),也“善于用舟”(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七七)。
他们往往在龙舟的首尾,饰画龙、□凫、鹘等动物的形象,作为自己崇拜的图腾和保护神,并祈求它们的保护。这与《说苑·奉使篇》所载越人“翦发文身,烂然成章,以象龙子,将以避水神”,意义相同。
龙舟竞渡的时间因地而异。
南方各省,有时在端午举行,有时则在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举行。云南的傣族则按傣历六、七月,即在清明节后10日左右泼水节时赛龙舟;贵州清水江一带苗族的龙舟节,在夏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举行。节日期间还伴以跑马、斗牛、踩鼓和“游方”等活动。
世俗相传这一节日的意义,或在于祈求丰年,或避瘟逐疫等。人们期望通过插艾蒲于门上、系五色彩丝、吃粽子以及龙舟竞渡等活动,给生产、生活带来活力和希望。有些不举行竞渡活动的地方,人们也往往用竹和纸扎制龙船,结彩装戏,历游巷闾,然后送到郊外水边焚毁,祈年逐疫。
近年来,不少学者就发掘出土和传世著录的铜鼓上的龙船竞渡图象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图象本身是古代越族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举行水祭(祭水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目脑节
云南省景颇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
又称“总戈”,意为“大伙跳舞”。原本是区域性的带有宗教含义的活动,即为祭祀景颇族过去信仰的天神“木代”鬼而举行的仪式。有的研究者认为,其产生时间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时期。 目脑节的时间一般在夏历正月十五以后的第9天,选双日举行,可延续2天、4天或6天。
节日期间在目脑广场中央树立高约20米的目脑柱,上绘表示祖先迁徙和创世功绩的花纹,有的纹饰(如蕨菜和蛇纹)同时表示舞蹈行进的路线。柱侧置刀、矛,象征人民强悍刚毅的性格。根据目脑起源于鸟类舞蹈的传说,在柱档两端设木刻犀鸟、孔雀各一只。
柱前立活竹高竿,表示生命常青。上方挂有横匾,匾上画有传说是景颇族发源地的喜马拉雅山。两旁搭有高台,意思是放眼远处,展望未来。下放大皮鼓及□锣等乐器。外层围以竹篱笆,欢庆的人群就围绕这个中心跳舞。
先是鼓乐齐奏,接着一队妇女头顶花篮进入会场。这时礼炮齐鸣,欢声四起,来自各地的景颇族,互相赠物敬酒,翩翩起舞。男子多手执长刀或横挎象脚鼓,女子持手绢、纱巾、花扇、树叶等物,在两位头戴孔雀羽帽的老人引导下,应着锣鼓旋律,列队绕场边歌边舞,一般要跳两天两夜。
每逢大型目脑,邻县的景颇族和当地其他民族都来参加。
历史上,目脑节祭典由山官主持,一般是四、五年举行一次。山官为显示其威望和权势,强使辖区内所有百姓参加祭典,并以村寨为单位奉送祭品。每次祭典杀牛十几头至几十头,耗用粮食数千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摈弃目脑节的宗教含义,革除其浪费旧习,由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歌舞演出,商业部门增加商品供应,丰富了节日的内容,使其成为当地各民族的新春联欢盛会。
在国外,缅甸的克钦人也有举行目脑盛会的习俗。
火把节
中国西南部彝、白、哈尼、傈僳、纳西、普米、拉祜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因以点燃火把为节日活动的中心内容而得名。节日时间多在夏历六月初或二十四日、二十五日,一般延续三天。有的研究者认为,火把节的产生与人们对火的崇拜有关,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
一些民族在节日中还保留老人传授农事经验、教育后人爱护农作物的习俗。至今,在云南和四川彝族地区还有“燃火把是为了将地下的火引出”,“除去邪祟保护庄稼生长”等传说。
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绕行田间、住宅一周,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边地角。
青年男女在寨中大火把周围弹唱、跳舞,彻夜不息。节日期间,各地区还有歌舞、赛马、斗牛、射箭、摔跤、拔河、荡秋千等活动,并开设集市贸易。云南弥勒、路南一带彝族赛马时,用火把组成多道火网,让骑手穿驰而过。
云南红河的哈尼族还在火把上用线拴着各种果子,火着线断,人们争相抢夺,以夺得为吉利。四川凉山的傈僳族在节日夜间要举行盛大的分队火把游行,各队以十余人抬一长盈二丈的大火把为前导,络绎不绝,宛如火龙。
两队相遇时,将大火把相互投掷,作为交换。
节日期间还举行宗教活动,祈求丰年。在彝族地区,有的合村杀猪、宰牛祭神;有的抱鸡到田间祭“田公”、“地母”;有的在燃烧的火把上撒松香,以“驱鬼除祟”。
泼水节
中国傣族的新年节日。人们在节日期间相互泼水祝福,故名泼水节。傣语称此节日为“比迈”,意即“新年”;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的傣族又分别称此节日为“尚罕”、“尚键”,两词均来源于梵语 samkranta,意为“周转”、 “变更”、“转移”, 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
布朗族、德昂族和阿昌族也过此节日。泼水节的起源与小乘佛教的传入有密切关系,其活动包含许多宗教内容。但就这一节日以泼水为主要活动的原始意义来说,也反映出人们征服干旱、火灾等自然力的朴素愿望。
泼水节的时间在傣历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推移,即公历四月中旬。
节日活动持续 3天或 4天,第一天叫“宛多尚罕”,意为除夕;最后一天叫“宛叭宛玛”,意为“日子之王到来之日”,即傣历元旦;中间的一天或二天称作“宛脑”,意为“空日”。节日第一天清晨,人们沐浴盛装,到佛寺堆沙造塔,浴佛听经,然后青年男女互相泼水祈福,继而形成全村性的泼水高潮。
节日期间还举行放高升、赛龙舟及丢包、放火花、点孔明灯等活动。入夜,人们在灯火照耀下,纵情歌舞,欢呼声不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逢这一节日,有关部门还举办各种文娱晚会和体育活动,并组织物资交流,更加丰富了节日内容。
在国外,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有泼水节的习俗。泰国、柬埔寨称泼水节为“宋干”,与“尚罕”一词同源。在曼谷,人们在这一天还要用香车盛佛像及“宋干女神”游行,沿途接受人们的泼水祝福。三月街
中国云南省大理地区白族的盛大街期和传统集会。
每年夏历三月十五日起在大理城西点苍山中和峰麓举行,为期5~7天。三月街的起源与宗教有关。民间相传观音菩萨于夏历三月十五日在中和峰下征服恶鬼罗刹,开辟了大理坝子,白族人民便年年相聚,焚香祭祀,逐渐演变成一年一度的街期。
故三月街又称“祭观音街”、“观音街”或“观音市”。 另一说在唐代南诏时期 (649~902),大理地区盛行佛教,最初的三月街可能是当地白族先民从事佛事的日子。
明清时期三月街的情景,有关文籍多有记载。
明末地理学家徐弘祖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述了当时的盛况:“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物亦无不至”,“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其北为马场,千骑交集,数人骑而驰于中,更队以觇高下焉。时男女杂沓,交臂不辨,乃遍行场市”。
《大理县志稿》记载:“盛时百货生易颇大,四方商贾如蜀、赣粤、浙、湘、桂、秦、黔、藏、缅等地,及本省各州县云集者殆十万计,马骡、药材、茶市、丝棉、 毛料、木植、磁、铜、 锡器诸大宗生理交易之,至少者亦值数万。
”可见,当时的三月街已成为滇西的民族市场。
近些年来三月街期更加繁盛,白族及附近的汉、彝、纳西、藏、傈僳、回等族人民纷纷盛装参加,进行物资交流。三月街期间不少青年男女相约谈情,并表演传统的民族文娱体育节目,其中以流传久远的赛马活动最为引人入胜。
传招节
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每年藏历正月举行的佛教法会。亦作“攒招”,为汉语对此法会的俗称,意为传法、集会于大昭寺。藏语称“摩拉木钦波”,意为“大祈愿法会”。明永乐七年(1409),由藏传佛教格鲁派(即黄教)始祖宗喀巴始创。
当年藏历正月,宗喀巴在乌思藏地方首领明封阐化王的资助下,在大昭寺举行盛大祈愿法会,为与会僧众讲经15天。此后每年例行集会,遂成定例。最初,法会限于说法、化募等佛事活动。达赖五世于清初受册封名号,格鲁派掌政,法会规模日益扩大,规定藏历正月初三日至二十五日由哲蚌寺协敖即大铁棒喇嘛暂代拉萨弥本(管民官)职权。
拉萨近郊的哲蚌、色拉、甘丹三大寺僧众云集市内,学僧通过辩经,取得格西学位。十五日在大昭寺周围搭起彩棚灯架,各大寺院及全城居民入夜燃灯志庆。 十八日至二十三日由500名青年穿着骑士古装,手持各种武器,结队策马巡行于闹市通衢,并于广场举行赛马、比射及各种竞技、游艺活动。
在法会期间,由历届中央政府、西藏地方政府及贵族、活佛、王公、土司等,选派人员熬茶,供养与会僧众,并向三大寺发放布施。法会结束时,举行3天跳神及送鬼等宗教仪式。传招法会后,拉萨小昭寺又于藏历二月下旬举行法会,藏语称“磋却”,意为“奉献会”,汉语称“传小招”,为纪念达赖五世而设。
受大昭寺传招的影响,藏族其他聚居地区著名寺院亦同时举行各种形式的法会。旺果节
中国藏族民间预祝丰收的传统节日。 又称 “望果节”。主要流行于西藏自治区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地区。“旺果”为藏语音译,意为“转田垄”。
没有固定的日期,一般在秋收前择日举行。届时,男女老幼身穿节日盛装,或手持青稞穗,或背负梵策经书,或背箭跨马,高擎旗幡,鼓乐齐鸣,绕行于田头、地垄,集会于河坝、林间。饮酥油茶、青稞酒,唱歌跳舞 ,预祝丰年吉祥。
有些地方还举行赛马、射箭、竞技等比赛,连续数日演出大型藏戏。节日过后,即开始秋收。古尔邦节
中国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东乡、撒拉、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保安等民族的共同节日之一。
来源于伊斯兰教。“古尔邦”系阿拉伯语Idalkurban的音译。意为“牺牲”、“献牲”,俗称“献牲节”、“忠孝节”等。与“开斋节”并称为该教两大节日。伊斯兰教规定,教历每年十二月上旬是教徒履行宗教功课,前往麦加“朝觐”的日期,在最后一天(十二月十日)以宰杀牛、羊共餐庆祝,这一天正值开斋节后的第70天。
这一习俗来自阿拉伯的一个民间传说,即“先知”伊卜拉欣梦见安拉要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献祭,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当其子唯命俯首时,安拉深为感动,派特使送来一只黑头绵羊代替。 从此, 阿拉伯民族有了宰牲献祭的习俗。
后来,伊斯兰教仍承认伊卜拉欣为“圣祖”之一,并继承了这一礼仪,把“古尔邦”定为宗教节日。世界各地穆斯林每到这一节日,都举行宗教祈祷,宰牲献祭,表示对安拉的顺从。
在中国,上述各民族每逢节日这一天,除穆斯林沐浴会礼,前往清真寺听教长宣喻教义外,家家都清洁盛装,走亲访友,互相祝贺。
有条件的家庭还宰杀羊、牛或骆驼,招待客人,互相馈赠。在新疆哈萨克、柯尔克孜和塔吉克等民族中还举行刁羊、 赛马、 摔跤等传统体育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规定在“古尔邦节”宰杀牛羊免征屠宰税,并增供节日食品,使各族群众欢度节日。
开斋节
中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撒拉、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保安等民族的共同节日之一。在新疆地区亦称“肉孜节”。来源于伊斯兰教。系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Ldai-Fitr)的意译。
与古尔邦节并称为该教两大节日。按伊斯兰教的规定: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凡成年男女穆斯林(有患病等情况者除外)都要入斋。每日从黎明到日落不饮不食,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教历十月一日为节日。
届时,世界各民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其他庆祝活动。
在中国,上述民族每逢这一天皆清洁盛装,走亲访友,互相祝贺。家家炸油香、馓子等食品,招待客人和互相馈送。虔诚的穆斯林沐浴净身,在清真寺做礼拜和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分头上坟,悼念亡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使这些民族欢度节日,规定这些民族的职工节日放假1~3天,并增供节日食品。
由于伊斯兰教历是纯阴历,一年354日或355日,比公历少10或11日,又不置闰月,故开斋节在公历每年的不同日期出现,每年提前10、11或12日,如1970年是11月30日,1971年是11月20日,1972年又是11月8日,以此类推。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