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工程技术科学

景泰蓝艺术的起源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1-03-30

0 0
    北京景泰蓝工艺,在工艺上称之为“铜胎掐丝珐琅”,因成熟于明景泰年间(1450--1457),故名“景泰蓝”。它制作工艺精细复杂,需经过十几道工序完成,主要有设计、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活、镀金等工艺。
      景泰蓝工艺是外传珐琅工艺和本土金属珐琅工艺相结合的产物。  明清两代,御用监和造办处均在北京设有专为皇家服务的珐琅作坊,北京景泰蓝工艺从成熟走向了辉煌。近代的社会动荡使北京景泰蓝工艺曾一度衰微。
  解放后,北京景泰蓝工艺因国家采取了积极的抢救、保护和扶持政策而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    北京景泰蓝工艺复杂,工序繁多,综合了青铜工艺、制瓷工艺,继承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门类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研究中国工艺史的鲜活材料。
    北京景泰蓝制品造型典雅雄浑、纹样繁缛、色彩富丽,给人以圆润坚实、细丽工整、金光灿烂的艺术感受,是艺术性极强的装饰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北京景泰蓝制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重要展览,为祖国赢得荣誉,还经常被作为国礼馈赠外宾,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友谊的见证。
  著名的工艺大师有张同禄、关凤翔、戴嘉林、米振雄等人。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工程技术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工程技术科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工程技术科学
工程技术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