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块和乳腺肿瘤有什么关系乳腺肿块和
【乳腺肿块】--
是乳腺癌必有的症状和体征,一般为单个,形态不定,质较硬韧。症状转移最常见的是腋下淋巴结肿大,少数锁骨上、颈部淋巴结也会增大。乳腺癌到了晚期,大多数可出现消瘦、贫血、倦怠、胃纳差、乏力等症状。
诊断:
X线检查H常用的有两种方法,钼靶乳房摄影和干板摄影。此外,乳腺超声检查,可发现不规则块影;液晶检查和红外线热像仪检查,可见肿块高温区,并有异常血管图像。
治疗:
凡可作手术切除者,都应考虑手术治疗。 对Ⅰ、Ⅱ期病例行根治手术,术后病理证实无淋巴结转移者,可作内分泌治疗和中药治疗;有腋下淋巴结转移者,术后应行放疗或辅助性化疗,同时采用内分泌治疗和中药治疗。对Ⅲ期患...全部
【乳腺肿块】--
是乳腺癌必有的症状和体征,一般为单个,形态不定,质较硬韧。症状转移最常见的是腋下淋巴结肿大,少数锁骨上、颈部淋巴结也会增大。乳腺癌到了晚期,大多数可出现消瘦、贫血、倦怠、胃纳差、乏力等症状。
诊断:
X线检查H常用的有两种方法,钼靶乳房摄影和干板摄影。此外,乳腺超声检查,可发现不规则块影;液晶检查和红外线热像仪检查,可见肿块高温区,并有异常血管图像。
治疗:
凡可作手术切除者,都应考虑手术治疗。
对Ⅰ、Ⅱ期病例行根治手术,术后病理证实无淋巴结转移者,可作内分泌治疗和中药治疗;有腋下淋巴结转移者,术后应行放疗或辅助性化疗,同时采用内分泌治疗和中药治疗。对Ⅲ期患者应争取作根治手术,对Ⅲ期不能行根治术或Ⅳ期有远处转移的病例也尽量争取作姑息性手术,手术前可行放疗,术后采取放疗、化疗,同时给予激素及中药治疗。
对有远处转移的Ⅳ期病例和转移复发的晚期患者应给予内分泌治疗和化疗,配合中药及支持治疗,对局限性的转移病灶可行姑息切除或姑息放疗。
预防:
乳腺癌的自我预防应尽量避免忧思郁怒,防止情绪变化,用心理疗法使自己精神稳定,心情开朗。
对于乳房的的各种疾病,应积极防治。提倡产妇自己哺乳,以防乳腺病变。提倡多吃蔬菜,忌食母猪肉、老窝瓜,少吃生葱、生蒜。
自查:
乳房自检最好安排在月经结束后的3~7天,因为此时乳房充血量少、柔软,比较容易摸到肿块。
您先要看双侧乳房是否对称、外形是否异常、皮肤有无炎症样改变及橘皮样水肿等,然后用左手检查右乳,右手检查左乳。用手指指腹,平压在乳腺上,触摸顺序是由乳房内上象限开始,依次为内下、外下、外上象限、乳晕区,最后触摸腋尾部。
触摸时不能用手抓捏,否则易将正常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之后用手指挤压乳头,看有无异常溢液。最后用左右手交叉触摸腋下及锁骨区淋巴结,看看有无肿大及红肿疼痛。 乳房自检时若触到高低不平的组织块,片块状或颗粒状,有弹性感,大小可从数毫米到1厘米不等,很可能为正常的乳腺小叶块,通常月经前可大一些,月经后缩小,有时有触痛,不要把它当作肿瘤。
乳腺肿块也有善恶之分:
很多女性朋友发现自己的乳房有了肿块,都惊慌失措,乳房肿块的患者大多为年纪在30到50岁之间的女性。乳房肿块的成因很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无害的,或者是问题不大的。
月经之前,肿块更是比较可能出现。稍后,肿块的大小可能会发生改变。曾经,人们会认为乳房出现肿块是一种病态,甚至称它为“纤维囊型乳房疾病”,但是,随后科学证明了这个情形其实是很普遍的,因而它得以正名。
更年期后,通常就不会再出现乳房肿块的,但可能出现另外成因的乳房肿块。 囊肿型肿块 据河南省中医专家医院乳腺科的专家介绍,这类肿块是因为乳房内生有含有脓的囊肿。有手指按摩肿块处,会感到很平滑。
这类型的肿块会引起比较大的疼痛,但有些情况,也不会引起疼痛。调节月经的荷尔蒙分泌失调可能就会导致囊肿型肿块。50岁以上的女性通常不会生长这种肿块,而这类型的肿块也并非癌性的。通过专业抽脓,可以消除疼痛与肿块。
皮脂囊肿 是由毛囊的导管堵塞而引起的。它的触感与囊肿型肿块大致一样。荷尔蒙的刺激或者外伤都会导致情形恶化。如果该类肿块不引起其他并发症,那么就不需要进行治疗。如果要进行治疗,只需要在突出处开一个小孔,把堵塞物抽离就可以解决。
脓肿 脓肿是因为乳房内感染而产生的。这类肿块会有疼痛感,除此,乳房表面的皮肤也会发红发热。你也可能全身发热。通过服用抗生素,或者开刀抽取感染组织,可以治愈。 脂肪肿块 这类情形只是乳房的脂肪正在发生改变,因而变成圆形的肿块。
这类肿块的触感会比较硬。而表皮也可能会变红。通常这类这类肿块都会不治而愈。 腺瘤 腺瘤并非癌症,只是乳房的腺组织肥正常增长而已。很多时候,20岁左右的非洲女性比较容易会出现这类情况。用手指感受,可以感到肿块比较圆,硬,甚至可以左右移动。
导管内乳头状瘤 这类肿瘤是乳房导管内有瘤生长。它们通常生长在乳头下面,甚至导致乳头出血。更年期附近的妇女可能会有一边乳房出现这类情况。而年轻的妇女可能两边乳房都会出现这类情形。 乳癌 通常是乳房出现很硬的硬块,形状没有规律性。
而它会黏附哲皮肤或者深层的组织。因此,你不能用手指推动这类肿块。但是,乳癌的肿块是不会引起疼痛的。 以上列举了乳房肿块的常见病因,如果你有了乳房肿块,专家提醒,只是用手指触感并不能确认所有的乳房肿瘤的成因,应该去乳腺专科检查就医
【乳腺肿瘤】
乳腺肿瘤多为良性,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
祖国医学对乳腺癌有较详细的论述.如:“乳核”、“乳发”、“妒乳”等皆与乳癌有相似之处。并认为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或冲任失调,气血不畅等所致气滞血瘀.蕴结乳中而成。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为11。61/10万人口,其发病率比较高。
值得庆幸的是乳腺癌的发病率偏前,而死亡率偏后,这说明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在恶性肿瘤中是比较好的。
症状
乳腺癌的症状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乳腺肿块,乳腺疼痛,乳头溢液、糜烂或皮肤凹陷,腋窝淋巴结肿大等。
虽然这些症状不一定具有特异性,但是了解这些症状,认识这些表现,将有助于我们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当然某些症状的出现表明病变已非早期,故全面地,较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症状可使我们既不会因错过治疗时机而痛心不已,又无需过分担心而影响正常生活。
乳腺肿块
乳腺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约90%的患者是以该症状前来就诊的。随着肿瘤知识的普及,防癌普查的开展,这一比例或许还会增加。若乳腺出现肿块,应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了解。 1、部位:乳腺以乳头为中心,做一十字交叉,可将乳腺分为内上,外上,内下,外下及中央(乳晕部)5个区。
而乳腺癌以外上多见,其次是内上。内下、外下较少见。 2、数目:乳腺癌以单侧乳腺的单发肿块为多见,单侧多发肿块及原发双侧乳腺癌临床上并不多见。但随着肿瘤防治水平的提高,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一侧乳腺癌术后,对侧乳腺发生第二个原发癌肿的机会将增多。
3、大小:早期乳腺癌的肿块一般较小,有时与小叶增生或一些良性病变不易区分。但即使很小的肿块有时也会累及乳腺悬韧带,而引起局部皮肤的凹陷或乳头回缩等症状,较易早期发现。以往因医疗保健水平较差,来就诊时,肿块往往较大。
现今,随着乳腺自我检查的普及和普查工作的开展,临床上早期乳腺癌有所增多。 4、形态和边界:乳腺癌绝大多数呈浸润性生长,边界欠清。有的可呈扁平状,表面不光滑,有结节感。但需注意的是,肿块越小,上述症状越不明显,而且少数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可因浸润较轻,呈膨胀性生长,表现为光滑、活动、边界清楚,与良性肿瘤不易区别。
5、硬度:乳腺癌肿块质地较硬,但富于细胞的髓样癌可稍软,个别也可呈囊性,如囊性乳头状癌。少数肿块周围,有较多脂肪组织包裹触诊时有柔韧感。 6、活动度:肿块较小时,活动度较大,但这种活动是肿块与其周围组织一起活动,与纤维腺瘤活动度不同。
若肿瘤侵犯胸大肌筋膜,则活动度减弱;肿瘤进一部累及胸大肌,则活动消失。让患者双手叉腰挺胸使胸肌收缩,可见两侧乳腺明显不对称。晚期乳腺癌可侵及胸壁,则完全固定,肿瘤周围淋巴结受侵,皮肤水肿可以呈橘皮状,称“橘皮征”,肿瘤周围皮下出现结节称“卫星结节”。
在乳腺良性肿瘤中,表现为乳腺肿块的也不少见,其中最常见的是乳腺纤维腺瘤。该病以年轻女性多见,40岁以上发病率低。肿瘤常为实性、质韧、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触摸有滑动感,一般无皮肤粘连,亦不引起乳头回缩。
导管内乳头状瘤,肿块常很小,不易扪及。稍大者可在乳晕周围扪及小结节,临床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乳腺小叶增生很少形成清晰的肿块,而以局部乳腺组织增厚为主,质地较韧,无包膜感,在月经来潮前常有胀痛。
有些仅表现为乳腺局部腺体增厚并无明显肿块,无清楚边界,大多数被诊断为“乳腺增生”。但仔细检查增厚区较局限,同时伴有少许皮肤粘连时应引起注意,可以作乳房摄片。
乳腺疼痛
乳腺疼痛虽可见于多种乳腺疾病,但疼痛并不是乳腺肿瘤的常见症状,不论良性或恶性乳腺肿瘤通常总是无痛的。
在早期乳腺癌中,偶有以疼痛为唯一症状的,可为钝痛或牵拉感,侧卧时尤甚。有研究显示,绝经后女性出现乳腺疼痛并伴有腺体增厚者,乳腺癌检出率将增高。当然,肿瘤伴有炎症时可以有胀痛或压痛。晚期肿瘤若侵及神经或腋淋巴结肿大压迫或侵犯臂丛神经时可有肩部胀痛。
乳头溢液
乳头溢液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乳头溢液主要见于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病理性乳头溢液是指非生理状态下的乳腺导管泌液。通常所说的即指后者。乳头溢液可因多种乳腺疾病而引起,也较易为患者注意,是临床上约10%的患者前来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各种乳腺疾病的症状中,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肿块和乳腺疼痛。
1、乳头溢液按其物理性状可分为:血性、血清样、浆液性、水样、脓性、乳汁样等。其中浆液性、水样和乳汁样溢液较为常见,血性溢液只占溢液病例的10%。病变位于大导管时,溢液多呈血性;位于较小导管时,可为淡血性或浆液性;如血液在导管内停留过久,可呈暗褐色;导管内有炎症合并感染时,可混有脓汁,液化坏死组织可呈水样、乳汁样或棕色液;乳腺导管扩张症液体常为浆液性。
血性溢液大多由良性病变引起,有少数乳腺癌亦可呈血性。生理性乳头溢液多为双侧性,其溢液常呈乳汁样或水样。 2、乳头溢液的病因主要分为:乳外因素和乳内因素。 乳腺癌患者有5%~10%有乳头溢液,但以乳头溢液为唯一症状仅1%。
溢液常为单管性,性状可以多种多样,如血性,浆液性,水样或无色。乳腺癌原发于大导管者或形态属导管内癌者合并乳头溢液较多见,如导管内乳头状瘤恶变,乳头湿疹样癌等均可以有乳头溢液。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数人认为乳腺癌甚少伴发乳头溢液,而且即使出现溢液都几乎在出现肿块之后或同时出现,不伴肿块者甚少考虑为癌。
但近来研究表明,乳头溢液是某些乳腺癌,特别是导管内癌较早期的临床表现,而且在未形成明显肿块之前即可单独存在。 导管内乳头状瘤是较多发生乳头溢液的疾病,占全部乳头溢液病变的首位,其中又以乳晕区导管内乳头状瘤多见,可单发或多发,年龄分布在18~80岁不等,主要30~50岁多见。
肿瘤直径0。3~3。0cm不等,平均1。0cm,大于3。0cm常为恶性可能。溢液性质多为血性或浆液性,其他少见。一般认为发生于大导管的乳头状瘤多为单发,甚少癌变,而中小导管者则常为多发,可见癌变。
两者为同类病变,只是发生部位、生长过程不同而已。 囊性增生病虽非肿瘤,但是乳腺组织最常见的良性病变,多见于40岁左右,绝经后少见。其中,囊肿、乳管上皮增生、乳头状瘤病三种病理改变是其溢液的基础。
性质多为浆液性,本病合并溢液只占5%。
乳头改变
乳腺癌患者若有乳头异常改变,通常表现为乳头糜烂或乳头回缩。 1、乳头糜烂:有一种乳腺Paget病的典型表现,常伴瘙痒,约2/3患者可伴有乳晕或乳房其他部位的肿块。
起始,只有乳头脱屑或乳头小裂隙。乳头脱屑常伴有少量分泌物并结痂,揭去痂皮可见鲜红糜烂面,经久不愈。当整个乳头受累后,可进一部侵及周围组织,随着病变的进展,乳头可因之而整个消失。部分患者也可先出现乳腺肿块,尔后出现乳头病变。
2、乳头回缩:当肿瘤侵及乳头或乳晕下区时,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此而缩短,牵拉乳头,使其凹陷,偏向,甚至完全缩入乳晕后方。此时,患侧乳头常较健侧高。可能出现在早期乳腺癌,但有时也是晚期体征,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生长部位。
当肿瘤在乳头下或附近时,早期即可出现;若肿瘤位于乳腺深部组织中,距乳头较远时,出现这一体征通常已是晚期。当然,乳头回缩,凹陷并非均是恶性病变,部分可因先天发育不良造成或慢性炎症引起,此时,乳头可用手指牵出,非固定。
皮肤改变
乳腺肿瘤引起皮肤的改变,与肿瘤的部位、深浅和侵犯程度有关,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1、皮肤粘连:乳腺位于深浅两筋膜之间,浅筋膜的浅层与皮肤相连,深层附于胸大肌浅面。浅筋膜在乳腺组织内形成小叶间隔,即乳房悬韧带。
当肿瘤侵及这些韧带时,可使之收缩,变短,牵拉皮肤形成凹陷,状如酒窝,故称“酒窝征”。当肿瘤较小时,可引起极轻微的皮肤粘连,不易察觉。此时,需在较好的采光条件下,轻托患乳,使其表面张力增大,在移动乳房时多可见肿瘤表面皮肤有轻微牵拉、凹陷等现象。
如有此症状者应警惕乳腺癌可能,良性肿瘤很少有此症状。 2、皮肤浅表静脉曲张:肿瘤体积较大或生长较快时,可使其表面皮肤变得菲薄,其下浅表血管,静脉常可曲张。在液晶热图和红外线扫描时更为清晰,常见于乳腺巨纤维腺瘤和分叶状囊肉瘤。
在急性炎症期、妊娠期、哺乳期的肿瘤也常有浅表静脉曲张。 3、皮肤发红:急、慢性乳腺炎时,乳腺皮肤可有红肿。但在乳腺癌中,主要见于炎性乳腺癌。由于其皮下淋巴管全为癌栓所占可引起癌性淋巴管炎,此时皮肤颜色淡红到深红,开始比较局限,不久扩展至大部分乳房皮肤,同时伴皮肤水肿、增厚、皮肤温度升高等。
4、皮肤水肿:由于乳腺皮下淋巴管被肿瘤细胞阻塞或乳腺中央区被肿瘤细胞浸润,使乳腺淋巴管回流受阻,淋巴管内淋巴液积聚,皮肤变厚,毛囊口扩大、深陷而显示“橘皮样改变”。在肥胖,下垂的乳房常见其外下方有轻度皮肤水肿,如双侧对称,乃因局部循环障碍所致;如为单侧,则要慎重,提防癌瘤可能。
此外,晚期乳腺癌尚可直接侵犯皮肤引起溃疡,若合并细菌感染,气味难闻。癌细胞若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可在主病灶的周围皮肤形成散在的硬质结节,即“皮肤卫星结节”。
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逐步发展,可侵及淋巴管,向其局部淋巴引流区转移。
其中,最常见的淋巴转移部位是同侧腋窝淋巴结。淋巴结常由小逐步增大,淋巴结数目由少逐步增多,起初,肿大的淋巴结可以推动,最后相互融合,固定。肿大的淋巴结如果侵犯、压迫腋静脉常可使同侧上肢水肿;如侵及臂丛神经时引起肩部酸痛。
检查腋窝淋巴结时,应使患侧上肢尽量放松,这样才可扪及腋顶。若能触及肿大淋巴结尚需注意淋巴结的数目、大小、质地、活动度及其表面情况,以和炎症、结核相鉴别。 如果乳房内未及肿块,而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第一症状而来就诊的比较少,当腋窝淋巴结肿大,病理证实是转移癌时,除仔细检查其淋巴引流区外,尚要排除肺和消化道的肿瘤。
若病理提示是转移性腺癌,要注意“隐匿性乳腺癌”可能。此时,多未能发现乳房病灶,钼靶摄片或许有助于诊断。淋巴结行激素受体测定,若阳性,即使各项检查都未能发现乳房内病灶,仍然要考虑乳腺来源的肿瘤。
乳腺癌可向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还可通过前胸壁和内乳淋巴网的相互交通,向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约5%左右。此外,晚期乳腺癌尚可有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甚至对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以上只是对乳腺肿瘤,尤其是乳腺癌的基本症状作一简单描述,只要广大女性能有较强的防癌意识,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认真地做好自我检查,随着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相信癌症绝不是不治之症。
病理
其病因与内分泌失调、乳腺发育、遗传、慢性刺激、病毒、饮食、精神等因素有关。乳腺癌病理分为非浸润性和浸润性。非浸润性分为小叶原位癌与导管内癌两种。浸润性癌分为小叶浸润性癌、乳头状癌、髓样癌、高分化腺样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乳头派杰氏病等九种。
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乳房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隐痛,少数为针刺样痛,常呈间歇性且局限于病变处,疼痛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至晚期癌肿侵犯神经时则疼痛较剧烈,可放射到同侧肩、臂部。
乳腺良性肿瘤检查全过程
广州仁爱医院乳腺专家提醒广大女性,为了及早发现乳腺癌并予以治疗,也为了排除一些乳腺良性肿瘤病变造成的心理负担,建议广大妇女一旦发现乳房有异常情况,诸如疼痛、肿块、乳头溢液等应该立即就医,接受乳腺检查。
而对于存在乳腺癌高危因素,如直系亲属患乳腺癌,既往有乳腺癌病史的妇女,建议定期行乳腺体格检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正规的乳腺体格检查应包括视诊和触诊两部分。患者将被带入一间具有良好自然光线或采光的检查室内。
检查前需要充分暴露前胸及双侧乳房,并根据检查医生的要求采用坐位及卧位两种方式。坐位时两手下坠于膝上,上肢放松;仰卧位有时需要加垫一个枕头使肩部和胸部适当抬起,这样乳房可在比较平坦的情况下作检查,不易遗漏病灶。
医生视诊时将观察乳腺的发育情况,双侧是否对称,大小是否相似,双侧乳头是否在同一位置,乳头是否有糜烂、回缩、溢液,乳腺皮肤有无异常等,比较特征性的改变如橘皮征、酒窝征等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表现。
检查中患者常常会被要求两手高举以显示乳腺侧下方和乳腺尾部。 乳腺的触诊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检查肿块时医生将会注意肿块的部位、大小、边界、质地、活动度、与皮肤及胸肌有无粘连等,从而作出对病变性质的判断。
触诊时有经验的医生常常会用手轻轻地托起乳房或增加皮肤张力,以发现轻微的牵拉后皮肤是否引起凹陷,如是则常提示早期乳腺癌的可能。为了检查肿块和深部组织的关系,病人有时被要求两手叉腰,使胸肌处于收缩状态,如果肿块侵犯胸肌筋膜或胸肌时则在胸肌收缩时患侧乳房抬高,活动受限。
用两手指腹平坦地在乳房表面按象限或按时针方向作扪诊,不能用手指抓捏乳腺,以免使正常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 腋窝和锁骨上淋巴结是乳腺癌的区域淋巴结,故腋窝的触诊也是体检的一部分,有时因为腋下触及淋巴结而发现隐性乳腺癌。
检查一般采用坐位,患者手臂被检查者托起而使腋窝自然松弛,以利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检查时医生常用双侧拇指轻触患者的锁骨上窝。 除了乳腺临床体检外,各年龄层的妇女还可以学习乳腺自我检查,这是一种简单而经济的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手段,但需要接受一定的培训。
乳腺自检一般每月进行一次,检查时间绝经前妇女应选择在月经来潮后的第9~11天,此时内分泌激素主要是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的时期而最易发现乳腺异常改变;绝经后妇女宜选择容易记起的时间如每月的第一天;哺乳期发现乳腺肿块时应在停止哺乳后再作一次检查。
临床诊断
乳腺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
(1)乳头溢液 (2)乳头和乳晕改变 (3)局部皮肤改变 (4)乳房轮廓改变 (5)腋窝及锁骨上窝淋巴结
乳腺癌(肿瘤)的分期
分期是决定治疗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通用的分期方法是 Ⅰ期 指原发肿瘤原发肿瘤小于2cm 淋巴结无转移 Ⅱ期 原发肿瘤大于2cm 有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活动 Ⅲ期 原发肿瘤大于5cm 有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固定 Ⅳ指原发肿瘤期任何大小 锁骨上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 乳腺癌(肿瘤)常规治疗: 乳腺癌(肿瘤)Ⅰ期以手术为主,配合中医药、内分泌疗法、免疫疗法及放化疗等疗法的综合治疗措施,是目前治疗乳腺癌高效低毒的优化方案。
乳腺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是由正常组织发生基因突变而来,起源于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被称为乳腺癌;起源于乳腺非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乳腺肉瘤。常见的肉瘤有: (1)乳腺分叶状囊肉瘤:1982年,WHO提出本病的组织学分类为良性、临界病变、恶性三种类型。
普遍认为肿瘤可能是由纤维腺瘤变化而来,发病原因可能与雌激素刺激有关。 肿瘤一般直径较大,生长迅速。恶性者多呈分叶状。良性者可行肿物切除;临界状态和低恶度者行扩大的肿瘤切除,也可以行单纯乳腺切除术、象限切除术、半乳切除术;恶性者,应考虑行乳腺肿瘤根治术。
放疗、化疗对于恶性叶状囊肉瘤效果不肯定。 (2)乳腺纤维肉瘤:肿物生长缓慢,多为单发,可呈巨大型,表面光滑、质地硬韧,可活动。常需与叶状囊肉瘤相鉴别。治疗以乳腺单纯切除术为主,手术后可综合使用放疗、化疗。
(3)乳腺脂肪肉瘤:极为少见,肿物多为单发,质地坚硬,边界清楚,可活动,生长迅速。分化好的脂肪肉瘤可以行单纯乳腺切除术,分化差的,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应当行根治术。 (4)乳腺恶性淋巴瘤:可以是全身性恶性淋巴瘤的乳腺局部表现,也可以是乳腺原发的恶性淋巴瘤。
全身恶性淋巴瘤的乳腺表现,除局部肿块外,应当有全身多部位(如腋窝、锁骨上窝、腹股沟、窝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伴全身发热,和肿块局部疼痛。发病迅速,肿物增长快。乳腺原发淋巴肉瘤,常可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表现。
病理组织活检是鉴别诊断的关键。 无论全身淋巴肉瘤的乳腺表现还是乳腺原发淋巴瘤,都是全身性疾患,很容易早期发生广泛转移。因此,治疗应当首选全身化疗。对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可以在控制病情后,行乳腺单纯切除术或放疗。
(5)乳腺癌肉瘤:是起源于上皮的癌和起源于其他组织的肉瘤的混合病变。极为少见。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应辅助放疗。
乳腺肿瘤的诊断
常见乳腺肿块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1、 腺囊性增生病:次病为乳腺异常增殖症的一个病变阶段,多为年龄较大者,且易多发,有时呈索条状结节,边界不清,属于癌前期病变。
2、 乳痛症:亦为乳腺异常增生症的一个病变阶段,主要表现为在乳腺上可触及多数不平滑之小结节,且多有轻微自发性痛。尤其月经来潮前乳腺胀痛明显,甚至有是痛不可触,患者很是痛苦。 3、 乳头状瘤:可单发,也可多发。
单发者多为老年妇女,50%有血性溢液。多发者呈弥漫性结节,无明显肿块。此瘤可恶变。 4、 腺纤维瘤:好发于内分泌旺盛而调节紊乱的年轻妇女,大多在20-30岁期间。肿块明显、边界清楚、光滑、活动、较软,并呈结节状。
生长缓慢,而且很少有疼痛,但有恶变发生的可能。 5、 脂肪坏死:好发于肥胖妇女的乳房外侧部分,大多有外伤史,需行切除活检来鉴别。 6、 乳房结核:多为胸壁结核蔓延而来,可溃破,并流出干酪样脓液。
注意检查时常发现有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同时存在。 7、 浆细胞性乳腺炎:也称非哺乳期乳腺炎。较少见,多有急性发作史,可有疼痛、发烧等,但经消炎治疗后很快消退。 8、 叶状囊肉瘤:多见于35-40岁者,发展较慢,肿瘤呈分叶状,部分坚硬如石,部分区域呈囊性感。
瘤体常巨大,有时溃破,很少与胸膛固定。常误认为晚期乳腺癌,但根治术后疗效很好。转移不多见,一般以血行为主,偶有淋巴结转移。
预防
预防乳腺癌的五个简便方法
经常运动
最近,美国国家癌症协会会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运动可 以使更年期前后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减少60%。
挪威一研究机构对25624名 妇女进行调查后发现,那些每周至少运动4小时的妇女其患乳腺癌的几率降低了3 7%。
控制体重
运动可以预防乳腺癌,其根本原因是它可以控制人体发胖。哈佛大 学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18岁以后体重迅速增加的妇女,与那些长期保持标准体 重的妇女相比,其更年期后患乳腺癌的危险率几乎高一倍。
不要饮酒
美国专家认为,如果你每天喝一次酒,那你患乳腺癌症的危险性就 增加11%;每天喝两次,其危险性就是24%;如果每天喝两次以上,那么其危 险性就增至40%。所以,奉劝喜好饮酒的女士们,最好是每周饮酒不超过3次, 而且量要适可而止。
服用维生素D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D有预防乳腺癌的功效。研究发现 ,每天服用200个国际单位(大约食用两小勺含维生素D奶粉即可)维生素D的 妇女,其患乳腺癌的危险率大约降低30%。
医生因而建议:50岁及其以下的妇 女每天至少服用200个国际单位维生素D;而50岁以上的妇女,最好每天服用 400到600国际单位维生素D。
多晒太阳
与服用维生素D相关的是,多晒太阳也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因为皮肤只有在阳光下才能合成维生素D。
美国专家说,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天晒 10到15分钟太阳就够了,这足以使人们保持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不过,也有 专家提出,皮肤过多地暴露在阳光下,患皮肤癌的危险将会增加,因此,晒太阳也 要适可而止。
早期症状
乳腺肿瘤肿块位于外上象限最多见,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因多无自觉症状,肿块常是病人在无意中(如洗澡、更衣)发现的。少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刺激和乳头溢液。
肿块的生长速度较快,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出现一系列体征。如:肿瘤表面皮肤凹陷;邻近乳头的癌肿可将乳头牵向癌肿方向;乳头内陷等。癌肿较大者,可使整个乳房组织收缩,肿块明显凸出。癌肿继续增长,形成所谓“桔皮样”改变。
这些都是乳腺肿瘤的重要症状。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