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主题班会材料
浅谈课堂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有一种说法,谓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好的教学方法便可以教好书。诚然,此二者皆为教好书的重要条件。但是,仅此二者,未必能左右逢源,无往不达。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是不行的,没有学生积极的融入其中也是不行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不解决更是不行的,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们常常看到,两位教师学科知识水平都很高,教学方法都较好,教同一班级,结果效果却不同,有时差距还较大。而同一位教师教重点班效果好,教非...全部
浅谈课堂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有一种说法,谓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好的教学方法便可以教好书。诚然,此二者皆为教好书的重要条件。但是,仅此二者,未必能左右逢源,无往不达。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是不行的,没有学生积极的融入其中也是不行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不解决更是不行的,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们常常看到,两位教师学科知识水平都很高,教学方法都较好,教同一班级,结果效果却不同,有时差距还较大。而同一位教师教重点班效果好,教非重点班却一筹莫展。何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仍在于是否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前一种现象是两位教师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有差距。后一种现象是因重点班与非重点班以成绩划分班级,重点班的学生成绩好,是由于学习基础较好,一般就比较自觉,主动,行为习惯,组织纪律均较好,师生关系较易处理好,而非重点班就特别需要处理好师生关系,仅凭学科知识水平高,教学方法较好,则难以收到教重点班的相同效果。
在近两个月的实习中,在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
一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
教学活动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主要形式,也是师生关系形成的首要途径。
正如加籍华裔心理学家教授江绍伦所说:“教学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活动具有直接影响,它是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教学活动成功的因素之一。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只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它对教育目标实现的关系极大。正如教育家赞科夫所说:“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一点是要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
怎样才算是课堂中的良好师生关系?从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中了解到,学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当是:老师同学互相帮助,成为朋友,共同进步。
老师应该不仅在课堂上在学习上关心我们,在课外也能和我们友好相处,不要时时摆出一副老师的架子,对成绩好或差的同学一视同仁。对老师不要有恐惧感,在课堂是师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老师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建立起民主平等亲密的新型师生关系。
家长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老师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老师和学生像朋友一样。从调查问卷分析,无论是谁,大家都认为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应当尊敬老师,老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上课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决定的。
”师生关系本身就是营造了一种课堂气氛,而课堂气氛本身是影响学习的。师生关系不良,课堂气氛容易紧张,死板,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恐不安或默然。而师生关系好,课堂气氛温馨和谐,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思维活跃。
快乐的情境是学生喜欢的,趋向的,而在不好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会不自觉的想要逃避。我听了两堂英语课,同一内容的两个班由不同老师任教。第一位老师通过一系列的小游戏与学生建立起了很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建立起一种默契。
并且把枯燥乏味的单词句型变的有趣至极。第二位老师一开始就背单词课文,尔后进行常规的教学,整堂课气氛很沉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它象一根彩带拉近了师生心理的距离,使学生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
二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有力保证
学习,是学生的学习,教师是不能包办代替的。在教学活动这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中,学生是这个过程的主要认识者。自始至终处于主体地位。
教师组织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必须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离开了学生这个主体,教学活动也就不复存在了。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约弗夫对28所学校中的1672名地球专业的学生和43名教师做了调查,他发现,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存在正比的关系。
其中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是学生对学科形成积极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会使学生获得了学的自信心,而这正是学生坚持学习,热爱学所必须的。
我听一堂语文课,课上,一位学生回答问题出现一点偏差,老师立刻打断学生的话想予以纠正,但又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于是诚恳地对那位学生说:“我打断了你的话,对不起。
请你继续说下去。”又如,一堂数学课,讲一道数学思考题。课前,我已经把题目有可能的解法都想了一遍。课进行的很顺利,就在我想总结一下解法时,一位男生举手了,说还有其它解法,我依照他的解法写在了黑板上,与其余同学一起讨论,其他同学都赞同,“一石击起千层浪”,同学们的思维飞快地转着,又创新地解决了那道思考题,真令人兴奋。
课堂上不妨耐心听完学生们那不够流畅甚至答非所问的话,而不去打断它。教学经验表明,“师生感情好,老师赞扬,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表扬和批评在融洽的师生感情中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惩人,在这里批评和表扬就成了教育的障碍”。教师应注意及时获取教学中的反馈信息,尤其是从学生那儿直接反映过来的意见和建议,据此调控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方法,使师生关系更加适合教学实际需要,矫正已经发现的缺陷和不足,理正师生关系的性质和方向,在教学活动中逐渐深化和升华,形成师生关系的良性循环。
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必将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给师生双方带来教与学的欢乐幸福的成功体验。可见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
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说:“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面写上平正的文字,正如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正的文字是一样的。”而只有在学生与教师相处是思想上感到“安舒与自由”,只有当学生心理保持一种“安闲澄静”时,他才能接收新的知识,容受印象。
三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贯彻教师主导作用的有力保证
在课堂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教学的客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又是学生学习的客体。
学生的客体地位表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中,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表现在主体作用中。
1998年11月份的《中国青年报》,在一篇CSC赴美夏令营的报告中,选了一位初中学生的一席话,真使我们教师脊背发凉。
这位中学生说:“在国内,老师怎么讲,我们怎么听,而且要一字不差地记下来。特别是考试的时候,一定要一字不错按照标准答案写,错一个字就全错。比如,‘紧张’这个词的反义词一定要答‘放松’写成‘轻松’就错;‘犹豫’的反义词一定要答‘坚决’,写‘果敢’就错;在历史题中,如果把‘文字记录’答成‘文字记载’也是错的。
所以我的语文成绩总是不高。我真担心,这样下去,教出来的学生有可能变成一群丧失个性,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讲的应声虫。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这个过程的主要认识者,自始至终处于主体地位。那种以“告诉”为主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只能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发挥。
有位数学家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明白。”
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进行了一些尝试。学生探究是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的。教学时,教师精心设计提问,激发求知欲;步步深入,适时引导;及时发现智慧火花,充分肯定,大力表扬。
在学生已学过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否也是看它个位上的数能否被3整除,并借助数字表帮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特征,当学生思维陷入“僵持”状态时,我又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学生看到老师能迅速作出判断,说明能被3整除的数必有特征。
当学生的回答有精彩之处时我及时给予大力表扬,即使他们的回答不太切题,也应适当加以鼓励。我抓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通过观察,讨论,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与数位无关,而与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有关。最终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了成功。
教师应当认识到,教学中“教”是为了学生“学”,而“学”才是主体。学生不主动去接纳,缺乏创造性地“学”,教师是没办法包办的。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习,不要怕学生出错,要相信学生是在不断“摔交”的过程中学会“走路”的。
当学生回答出现困难时,应先了解学生的意愿,再决定如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表达出他想说的话,并鼓励学生造出教师意想不到的奇妙思维方式。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千方百计地放手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实践,自己去创造,促进他们独立性的成长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支配,增加学生的活动空间,让孩子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地学习。
在有限的课堂里,发挥出良好的教学效益。同时,教师要把握自己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的地位,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有效调控,淡化权利,发挥民主,以一个“知识,智慧和教养的化身”出现在学生面前。
现在的教学中,教与学是沟通中的相互作用关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交互主体性的伙伴关系。在课堂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绝对不利于教书和育人。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则必然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促使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去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育目的。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心灵重负,给人如沐春风之感,对学生才有更多感召力和亲和力,唤起学生对知识索取的信心。
新时期师生关系论
教师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教育理论,也是教学中讨论的基本问题之一。
在古代,中国的牌位上写着"天地君亲师",教师很有地位。在西方,中世纪时,教师代表神权。教师的中心地位无法动摇。后来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明确提出了三中心论,其中基础是"教师中心"。本世纪以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哲学移入教育形成了与巴尔赫特理论完全相反的三中心论,其中基础是"学生中心"。
再后来,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了"一般发展"理论,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倡导"发现法"教学,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渐渐成为一条教学原则。在新时期,我国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指导思想,把"讲堂"变成"学堂"成了无数教师探索的方向。
那么,在新时期,正确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 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认为正确的师生关系应该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
工作关系
师生关系,放在整个社会之下来看,它是人与人的关系的一种特殊形态,放在教育,教学的条件和学校的范围来看,它却是人与人的关系在学校内部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形态,。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担任着教育(包括教学)的任务,学生承担着完成学业,身心全面发展的任务,他们处在同一系统中,在完成这些任务时处于工作关系状态。能够保证上述任务顺利完成的良好的工作关系,必然表现为师生之间的和谐一致。
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以某种具体的形式体现出来:有的只是某个班级的某门学科的专任教师,此时师生之间主要是教与学的关系;有的在担负某门课程教学的同时兼任班主任工作,此时师生之间的关系涉及的内容要丰富的多,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还是进行各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
就工作关系而言,其状况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他们的教育水平,知识水平,教育技能以及使命感,责任心等人格力量,也包括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
这里就涉及到教学民主的问题,在师生关系中,处于组织者,领导者地位的教师如何对待教学民主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民主的依据是:教师与学生在政治上平等的,他们都享有宪法赋予的权利;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只是学生要尊重教师,教师再人格上也要尊重学生;在真理面前,他们也是平等的;对知识的已知和未知,多知和少知,这种差别并不使他们在地位上不平等,平等是民主的基础。
教育心理学家做过试验,把一群男孩分成若干组,每个组5—10名,各委派一名成年人,分别实行三种不同类型的领导。一类是民主型的,一类是专制型的,还有一类是放任型的。其结果是:在民主型领导的作用下,组员之间的友好性和参与集体的程度高,效率也高;在专制型领导的作用下,以集体为中心的行动和有组织的行动为主,对领导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在放任型领导的作用下,以集体为中心和有组织的行动少,对领导的满意程度也差。
给你两篇文章做参考!。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