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海发现石油应属谁?
蓝色海疆”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近期中日在东海油气田的争议、日韩独岛(竹岛)之争、西班牙和摩洛哥的佩雷希尔岛争端,引起了这些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关注。全球海底到底怎么划分?国际上有没有通行的标准?
海底资源主要有六大类
早就有海洋学者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地球上的陆地部分,除南极洲之外已成为各国的国土。海洋则不同,到目前为止,海洋的大部分仍为世界公有。只有沿海部分被沿海国家以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形式划定为管辖区域。因此,海洋既是沿海国家的“国土”,又是世界各国的“公土”。 国土主要是领海和内水,在一定意义上还包括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公土包括公海和国际...全部
蓝色海疆”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近期中日在东海油气田的争议、日韩独岛(竹岛)之争、西班牙和摩洛哥的佩雷希尔岛争端,引起了这些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关注。全球海底到底怎么划分?国际上有没有通行的标准?
海底资源主要有六大类
早就有海洋学者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地球上的陆地部分,除南极洲之外已成为各国的国土。海洋则不同,到目前为止,海洋的大部分仍为世界公有。只有沿海部分被沿海国家以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形式划定为管辖区域。因此,海洋既是沿海国家的“国土”,又是世界各国的“公土”。
国土主要是领海和内水,在一定意义上还包括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公土包括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
人类目前不仅探明、开采了许多海底宝贵矿藏,而且还利用海洋连接七大洲处,在海底铺设了数十万公里计的海底光缆、电缆,让人类真正体会到了四海一家的含义。
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底光缆已经和卫星通信成为当代洲际通信的主要手段。1988年,美国与英国、法国之间铺设了第一条跨越大西洋的海底光缆,全长6700公里。目前全世界已铺设了总长度达80多万公里的海底光缆,大约有130余个国家通过海底光缆联网。
而由中国电信和新加坡等地的电信公司共同发起的亚欧海底光缆系统连接了亚洲、欧洲和大洋洲,在33个国家和地区登陆,全长达3。8万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光缆。
在海底资源开发方面,据有关数据显示,人类目前探明的海底矿藏总量若铺于地面,则厚达200米。
而在太平洋东南部海域,每平方米竟有50至70公斤之多,而且至今仍在不断地生成和堆积,海洋每年可生成1600万吨有价值的工业原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海底几乎有陆地上有的各种资源,还有陆地上没有的一些资源。
目前,人们已经发现的有以下六大类。
石油和天然气。据估计,世界石油极限储量为1万亿吨,可采储量3000亿吨,其中海底石油1350亿吨;世界天然气储量255亿—280亿立方米,海洋储量占140亿立方米。
海湾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产区,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北海、几内亚湾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海底油气分布区。
煤、铁等固体矿产。世界上已发现的海底煤田约200个,许多近岸海底已开采煤铁矿藏。日本海底煤矿开采量占其总产量的30%;智利、英国、加拿大、土耳其也有开采。
亚洲一些国家还发现许多海底锡矿。已发现的海底固体矿产有20多种。
滨海砂矿。滨海砂矿中,金、铂砂主要分布在太平洋东海岸的美国俄勒冈至加利福尼亚沿岸以及阿拉斯加沿岸;锡矿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国沿海;印度和澳大利亚沿海是钻石、金红石、钛铁矿最丰富的海区;中国沿海共有十余条砂矿带,有金刚石、金等多种砂矿资源。
多金属结核。一种矿物,其中含有锰、铁、镍、钴、铜等几十种元素。世界海洋3500—6000米深的洋底储藏的多金属结核约有3万亿吨,太平洋海底储量最多。其中锰的产量可供世界用1。8万年,镍可用2。
5万年。
热液矿藏。也称为海底金属泥。已发现30多处矿床。仅美国在加拉帕戈斯裂谷的储量就达2500万吨,开采价值39亿美元。而红海的重金属泥则是迄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有经济价值的热液沉积矿床。
可燃冰。其密度高,杂质少,燃烧后几乎无污染;矿层厚,规模大,分布广,资源丰富。据估计,全球可燃冰的储量是现有石油天然气储量的两倍。在上世纪,日本、原苏联、美国均已发现大面积的可燃冰分布区。
我国也在南海和东海发现了可燃冰。
在世界油气资源逐渐枯竭的情况下,可燃冰的发现又为人类带来新的希望。
各国海洋边界争端,目前只解决了1/3
为了开发和获得如此丰富的海底资源,各国争端和矛盾不断。
1994年11月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主权国家可以沿着本国领海基线划出不超过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不超过350海里的大陆架,边界有岛屿的从岛屿基线划起。从此,沿海国家可以把自己的管辖海域从领海扩大到大陆架区域和专属经济区。
因此,几乎所有的沿海国家都很重视划定自己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区域,在与邻国发生边界争议时采取寸海必争的方针。然而,一个公约很难合理地划分各临海国的“蓝色国土”,这就造成了各国对海底领土和海底资源归属上的争议。
像我国南海诸岛中的不少岛屿、岛礁和我们的海上邻国相距甚至不足100海里,彼此的海上划界问题怎么解决,公约没有明确规定。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宣布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100多个国家对大陆架外部界限采取了各取所需的态度,致使海域划界纠纷迭起,双边矛盾和多边矛盾不断产生,因此当前全球范围内海洋边界争端还是比较严重。
据统计,全世界144个沿海国家中,海岸相邻或相向的国家间有380多处海洋边界需要划定,目前只解决了约1/3。
国际海底区域,任何国家或个人不得据为己有
除了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之外,公海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沿海国家和内陆国家关心的问题。
公海也可以称为国际海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公海是“不包括在各主权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出现,使原有可以开发的公海面积减少了36%,但这一区域仍占全球水体面积的绝大多数,更拥有全部海底资源的70%左右。
公海海底区域,包括各国大陆架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被称为国际海底区域。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不同于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或公海的资源,公海渔业资源由各国自由捕捞。国际海底及其资源,任何国家或个人不得据为己有,任何国家也不能自由开发,而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
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实行国际管理,为此,联合国还在1994年《公约》生效时专门成立了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行使这种管理权,其总部设在牙买加。关于国际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制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实行平行开发制,即一方面由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企业部开发,另一方面由有关国家及其自然人和法人与管理局以协作方式开发。
同时,为了照顾对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进行了大量投资的国家的需求,承认它们的优先勘探权。
目前,有关国家对深海采矿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美国是最早从事多金属结核勘探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实施“国际洋底铁锰沉积矿产研究计划”,对世界各大洋都进行了调查,重点区域是夏威夷群岛和美国本土之间的区域。
日本是对多金属结核开发最积极的国家。法国也是早期投资者之一。
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十分重视多金属结核资源的战略开发,在印度洋的赤道附近进行了多次调查。韩国、巴西、菲律宾和泰国等,都在积极考虑多金属结核的勘探开发问题,并且正在申请矿区。
在各国调查勘探的过程中,陆续建立了开发多金属结核资源的国际财团。这些财团由美、英、法、荷等国的公司组成,目的在于集中各方面的资金和技术,在条件成熟时开采深海矿物。
由于公海海底资源归属的不明确性,因此在对其开发过程中往往被海洋强国占得先机。
以目前最大的海洋霸权国家———美国而言,1961年3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公然宣称,“为了美利坚的生存,必须开发海洋”,此后,美国成了当今世界上海洋开发最活跃的国家。美国以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后盾,在全球争夺公海开发的主动权,其他西方国家也纷纷捷足先登。
公海和国际海底的资源是世界共有的,各国都有权开发利用。因此,各国在考虑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时,更要树立全球意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