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你好顶礼法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我
和你分享我的心得,希望有些帮助。
作为一个世俗中人,当我们说到斗争这两个字的时候伴随着的是怨恨,讨厌,烦恼,厌恶,如何赢,矛盾等等这样的情绪感觉。不会有爱,关怀,理解,为他好这样的心态,要不然就不会有争斗出现了。 我们可以这样推敲一下,如果这样的情绪感觉一直存在的话,在诵经诵到“但愿众生永离诸苦及苦因”这样的经文的时候是不是会有很搞笑的感觉呢?自己所做的和所向往的是背道而驰的。那到底什么是我们想要的呢?是让对方离苦,还是让对方受苦得了了呢? 如果我们不让,如果我们要争一下,那眼前和以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出现?
佛法讲利益众生,可前提是先利益自己。 如果自己都无法帮助到自己,讲去帮助他人就...全部
和你分享我的心得,希望有些帮助。
作为一个世俗中人,当我们说到斗争这两个字的时候伴随着的是怨恨,讨厌,烦恼,厌恶,如何赢,矛盾等等这样的情绪感觉。不会有爱,关怀,理解,为他好这样的心态,要不然就不会有争斗出现了。
我们可以这样推敲一下,如果这样的情绪感觉一直存在的话,在诵经诵到“但愿众生永离诸苦及苦因”这样的经文的时候是不是会有很搞笑的感觉呢?自己所做的和所向往的是背道而驰的。那到底什么是我们想要的呢?是让对方离苦,还是让对方受苦得了了呢? 如果我们不让,如果我们要争一下,那眼前和以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出现?
佛法讲利益众生,可前提是先利益自己。
如果自己都无法帮助到自己,讲去帮助他人就好像是海市蜃楼。要改变自己先,然后想怎么改变对方。想要改变自己就需要对为何争斗,在争斗什么做思考。我的经验告诉我,很对争斗的因都是误解开始的。一个人简单的一个动作在不同的人看起来会有不同的感觉,其中不乏误解。
所以,在了解为何争斗之后,去找到相关人士的共同点,从这个共同点开始去开始对话。
有效的沟通交流是从聆听开始,而不是巴拉巴拉地说。让对方说,听懂对方再说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对话是一种很智慧的解决矛盾的方法。
佛法有六度波罗蜜,其中有忍辱。佛说的忍辱不是懦弱或者软弱,不是听天由命,不是无所谓。而是要配合智慧的。
如果想着别人讨厌的行为,我们就会很难受。内心里充满煎熬,于是就要想好好地“报答”对方。
如果你想想其实对方有这样的行为心理一定很难受,一定和现在的我一样难受和煎熬。能不能和他聊聊,大家坐下来,看看是否是误解在捣鬼。或者看看怎么去解决这样的争斗,毕竟大家都希望自己和他人都能快乐。
我有个经理就是个大家都不喜欢的人,她时常和我们同事中的一个争斗。
有的时候她的“锋芒”也会刺到我。我很火大,很想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来报复她。可我想想自己,我很想做个让上师,让本尊让释迦世尊喜欢的学生。逆境是绝好的检验我们修行如何的好时候,也是我们改善自己最有效的时候。
平时的千日诵经,不如逆境时候当下的对治来的有用。我后来就找她谈,把她的言行在我内心里产生的感受告诉她,我也告诉了她很多,我们深谈了很久。当然,谈话需要些技巧。比如赞美,让步,肯定,等等技巧。总之,后来我也对她了解多了很多。
其实更多的是通过对话,我更加的了解和理解她,也就对她的一些习惯的毛病开始接受了,接受了也就再没有争斗了。
其实,那里有很多种办法去处理这些人与人之间的争斗的。不要把争斗看成是件很大的障碍,因为也就只有人和人才有这样的矛盾,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娑婆世界嘛。
处理和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信不信佛法的人都能做到。不同的是,我们要用佛法中学到的无常啊,因果啊,爱啊去处理,让自己和对方和事情都能向着一个很好的方向去发展,让自己和对方都能开心幸福起来,这就是我们信佛和不信佛人之间的区别。
希望能帮到你,吉祥如意!。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