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宗教

佛学中对“孝”这一行为是做何阐述的?

如题,儒家中说百善孝为先。那么佛学中百善何为先?

全部回答

2009-11-11

0 0
     佛家的修行次第是必须先修小乘,才能够修大乘,未修小乘直接修大乘是修邪法。 在中国小乘佛法历史上没有怎么受到传播,是因为中国的儒家思想学说就可以代替了小乘佛法的。在遵从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再修大乘佛法才真的有效。
  假如没有儒家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基础,大乘佛法是无法弘传的。  小乘佛法是修人天福报--孝养父母,恭敬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假如你父母不信佛,你要让他们信奉佛法,修行佛法,那么一定要在对父母至行孝道之后才能够得到。
  因为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嘛。假如我平常该做的没有做好,父母对我很不满意,我用什么华丽的语言说修佛好,他们不可能听从的。  所以说奉养父母一定要尽心尽力,最后要让父母从心里认可你,体会你对他们的一颗赤诚的报恩之心。
  所谓“至诚如神”,心要至诚,才能达到的。这正好符合儒家的“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的确是这种‘孝’比任何的孝都要来的有福报。因为那是你一生真正的付出所得。 对父母能够舍尽自己的一切去奉事,对其他人的恭敬和施舍才可称其为功德。
  
    大乘佛法就是要把这种对自己的父母的孝心拿出来,用到对周围的人,以致所有的人。 其实佛道儒,三大家根本是一体的。没有任何冲突和违背的。佛家的理,讲得更明确透彻也更详细而已。

2009-11-10

121 0
    坦率地说,佛教和儒家思想各属于不同文明,不能一一对应的。例如就是这个“百善孝为先”的观点。 佛教的修行有一些基本的规定,如要出家、剃发,可以不跪拜君王等等。 我们知道,剃发、出家、不礼君王等等在中国是大逆不道、不忠不孝的行为。
  因此,佛教要想在中国正常传播,在这些方面必须发生变化。   所以,佛教后来为了适应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一些重要的改变。比如和尚必须跪拜君王(西藏密宗活佛的任命还要清朝皇帝的钦定等等)。
  再比如在经典上做些手脚(伪作了极符合中国国情的“难报父母恩”之类的经典)等等,这些都是经过了严酷的历史斗争的过程。 在“孝”问题上,佛教别无选择,只能全盘承认和接受中国儒家的思想和论述。
    这就是佛教在中国传播时的变。 至于佛教关于“善”的问题,答案实际上很简单,佛教最大的善就是涅??。 大体就是这些。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宗教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军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宗教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