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国初期,财政状况如何?内容不要
1949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这意味着中共与国民党之间历时28年之久的军事较量终于决出胜负。中国共产党人,终于取胜这个现实,有些人怀着不同的心情,公开宣称:中国共产党人进得了城市,却管不了城市。 他们打天下能得90分,而治理经济却要得 0分。进入刚获解放的城市后,熟悉农村泥土和作战用的枪杆子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看到它们混乱状况,的确有些发怵。中国共产党人将怎样迎接这一挑战的呢?
物价飞涨
中国共产党人1949年的胜利,比人们预想的要快得多。 夸张点地说,这胜利几乎是突然而至。在我们从军事沼泽里刚刚拔出双脚,还没来得及作好新的心理和物质准备的同时,又立刻陷入了新的泥淖-...全部
1949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这意味着中共与国民党之间历时28年之久的军事较量终于决出胜负。中国共产党人,终于取胜这个现实,有些人怀着不同的心情,公开宣称:中国共产党人进得了城市,却管不了城市。
他们打天下能得90分,而治理经济却要得 0分。进入刚获解放的城市后,熟悉农村泥土和作战用的枪杆子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看到它们混乱状况,的确有些发怵。中国共产党人将怎样迎接这一挑战的呢?
物价飞涨
中国共产党人1949年的胜利,比人们预想的要快得多。
夸张点地说,这胜利几乎是突然而至。在我们从军事沼泽里刚刚拔出双脚,还没来得及作好新的心理和物质准备的同时,又立刻陷入了新的泥淖--市场不稳,物价猛涨,总而言之,经济秩序混乱。国民党在军事上付出惨重的代价的同时,也把经济上的难题推给了新生的红色政权。
首先,物价飞涨。在国民党政府滞留大陆的最后一段日子里,由于维持大量军费开支,连年出现巨额赤字。弥补的唯一办法,就是滥发纸币。其结果是,通货膨胀愈演愈烈。法币崩溃前夕的1元钞票,就其购买力而论,只相当于抗战前的0。
0000002元。1948年 8月19日,法币既已崩溃,就发行金圆券,但是,金圆券也很快形同废纸。这种通货膨胀,不但并没有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清除,反而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难以遏制。
建国初期,战争仍在进行。旧中国的 900万军、政、公、教人员,全由新生政权包了下来。这个包袱,不可谓不沉重。此外,重点灾区的700万灾民、城市中的400万失业人员,全都嗷嗷待哺,急需救济。为了弥补财政赤字,人民政府不得不增发人民币。
两个月内,人民币的发行量翻了两番。于是,在短短的时间之内,连续出现四次物价大涨。
怎样才能安定人心,树立新中国的形象呢? 陈云说:"照老规矩,开国的时候,对老百姓总是应该好一点。我们现在是开特别的国,这一个国不同于大清帝国,也不同于北洋军阀、蒋介石那个国,对人民当然更应该好一些。
"因此,遏制通货膨胀,稳定人民的生活是第一件要做的大事。
1949年,华北地区遭遇春旱,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日益紧张,投机商人趁机抢购、套购粮食,粮价急剧上升。屋漏偏遇连雨天。秋天,农田又歉收,加之因察北地区发生瘟疫而封锁交通,北平粮价暴涨。
接着,上海投机商乘帝国主义和台湾国民党当局封锁上海之机,由哄抢和囤积粮食开始,而后波及纱布等人民生活用品,造成上海从6月到7月的一个月内,米价竟然上涨4倍,纱价上涨1倍。到10月间,投机商人更趁因货币发行过多而币值大跌,又市场物资供不应求,利用电话,南北串通一气,共同行动,集中抢购粮食、棉纱、化工、五金等人民生活必需品。
结果,这些商品的价格每天以20%-30%的幅度上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影响巨大的涨价风,造成人民生活下降,人心不稳。
银元风潮
国民党政权后期,先是法币崩溃,然后是取而代之的金圆券和银圆券高速贬值,直至形同废纸。
因此,人们对纸钞越来越不信任,而钟情于硬通货了。1948年12月1日,
人民政府发行作为人民币的全国一通货银元后,银元便成市场上的主要流通货币了。北平和平解放后,解放军接管了先进的印钞工厂--中央印刷厂北平厂。
两天后,第一批纸币人民币从这个工厂印刷出来。1949年 2月,北平开始以新币对换旧币,用人民币对换金圆券。纸币人民币正式开始流通。1949年 5月28日,即上海解放10多天后,人民政府宣布,人民币为统一流通的合法货币,禁止以金银计价、流通使用和私相买卖。
上海的投机商人对此置若罔闻,甚至扬言: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他们利用人们从历史上延续下来的对纸币的不信任,而大肆进行银元投机活动。结果,人民币很难占领市场,致使银元仍旧是市场的主要流通手段。
由于金银投机猖獗,市场物价急剧上涨。从1949年5月17日到 6月9日的13天中,黄金价格上涨了2。11倍,银元价格上涨了 1。9倍。由此可见,要稳定金融物价,保障人民币的合法地位,只有严厉打击银元投机行为。
于是首先以上海为中心,开展了这一活动。
当时,人民政府采取的第一个办法是由人民政府抛出银元,坚决地把银元价格压下来。然后,由银行收兑银元,并举办折实存款。6月5日,人民政府向上海市场集中抛出银元10万枚。
然而,它们却像入海泥牛,没有一丝声息地被吞没了。银元价格继续在上涨。热闹的上海街头,到处是敲着银元叫卖的"银牛" (上海人称街头兜售银元者为银牛)。面对银元投机商们的挑衅行为,人民政府发出了多次警告。
然而,利欲熏心的投机商们却把这一次又一次的警告当作耳旁风。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发出提示,要求采取政治手段,坚决地打击银元投机活动。
6月10日上午9点半钟,上海证券大楼内的交易行情正扶摇直上。
这天的交易厅里,由于多了一些西装革履的陌生人,投机商们多少有了些警觉。正当他们暗自嘀咕,互相叮嘱小心的时候,10辆军用卡车满载着2个营的战士,突然出现在证券大楼门前。这时,交易大厅中的那些陌生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衣袋中掏出手枪,飞奔各个证券号。
原来,这些陌生面孔是军管会派来的便衣,有 400人之多。一刻钟以后,整座大楼被置于政府方面的严密控制之下。下午5点钟,被抓的2100多人的登记工作基本完成。6点钟时,这些人被集中在一起。
军管会的同志不但向他们交待了政策,还发给每人两只面包或饼干充饥。夜里11点钟时,其中的1800多人被陆续释放。次日凌晨 4点钟时,已核实清楚主犯名单。列入这份名单上的共 238名。第二天一早,《解放日报》在第一版上刊出题为《检查投机中枢证券大楼,投机奸徒大批落网》的消息。
继上海市打击银元投机活动后,全国许多大城市纷纷效仿。例如,在武汉,逮捕银元投机分子200多人,并查封了2家从事金融投机的大钱庄。在广州,取缔了从事投机生意的87家地下钱庄及其扰乱金融市场的街头兑换店。
各大城市的这一打击行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例如,在上海,查封证券大楼的第二天,每块银元的价格就从2000元人民币猛地跌至1200元。大米价格也跟着下跌一成左右。
米棉之战
经过"银元之战"后,很显然,银元投机是做不得了。
狡猾的投机商又打起别的主意来。他们通过囤积人民必需的粮食、棉纱、煤炭等物资,来哄抬物价,扰乱市场,国民党特务也乘机煽动:"只要控制了'两白一黑'(即只要控制了大米、棉纱、煤炭),就能置上海于死地。
"因此,投机商人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物价大涨风。其间,以1949年10月至11月为最严重。当时,物价一涨再涨,竟持续达40天之久。共产党人深知:"人心乱不乱,在城市,中心是粮食。"主管经济的陈云一语中的。
他说,稳定物价的关键,在于我们掌握市场主要物资的多少。为了给投机商人一个毁灭性打击,人民政府开始在全国调配物资。11月15日至30日,每日由东北运粮1000万斤至1200万斤入关,供应京津地区。
与此同时,将华中的棉花东运,把陇海铁路沿线的积压纱布运到西安。通过这次大调配,全国各大城市都集中了充足的物资。11月25日,当物价上涨到高峰时,全国各大城市统一行动,由政府集中抛售。刚开始的时候,投机商为囤积居奇,甚至不惜高利借债大量买进。
然而,时过不几天,他们就吞食不下了。政府刚刚连续抛售10天,投机商人就再也坚持不住了,他们不得不把手中的粮食等物资贱价售出,物价由此下跌达30%-40%。政府的这一着,使得投机商们不仅没能获得暴利,反而亏本不说,还得付出令人咂舌的高利贷利息。
为还利息,他们只好再去另借新债。如此这般,恶性循环,结果使许多投机资本家终于宣告破产。那些借钱给投机商人的私营钱庄,也因贷款收不回来,而宣告倒闭。人民政府与投机商之间的"米棉之战",以人民政府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投机商落个惨败的下场而告终。
从此,投机商人再也难以操纵市场物价了。
为了防止和进一步打击投机商人的违法活动,就必须建立市场交易管理机构,设立交易会,加强对市场的管理,禁止买空卖空和哄抬物价,严惩违法者。
1949年11月,由于华北秋粮歉收,造成北京粮食市场的紧张。
粮食交易所里挤满了购粮人,即使已到了收市的时间,也仍旧人潮滚滚。不法商人乘机起哄,企图借此机会哄抬物价。1个拥有3所粮店和1家面粉厂的投机商,利用自己手头的3家粮店假买假卖,套购公家出售的低价小麦,囤积粮食50万斤,待高价而沽。
北京市人民政府掌握了这些情况后,除迅速逮捕了这一"粮老虎"外,还抓了其他14家有同样行为的投机商,给这些以身试法者以严厉惩罚。
统一财经
打击投机商人和稳定物价的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没能解决物价波动的根源,即没能解决国家财政亏空及赤字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统一国家的财政经济管理。其时,国家的财政收入,大部分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而主要支出却由中央人民政府来承担,说起来这虽然令人不可思议,但却是事实,是从战争年代沿袭下来的,即使要完全改过来,也不是马上就能办到的。
抗日战争时期,各根据地被敌人分割,互不相连。因此,当时制定的政策是,各根据地的财政实行分散经营和分散管理,自成系统,自理收支。建国以后,虽然大陆解放,货币统一,被分割的状况不复存在,但财政制度却还没能相应地改变,这使中央人民政府的财政收入空有其名,而无实力,结果造成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问题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目前急需要做的,就是把权力收归中央,做到几大统一: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统一全国贸易和物资调动、统一全国现金管理。只要这样,国家的财政收入势必迅速增加。只要收支逐渐接近平衡,财政赤字也就势必缩小。
这样一来,国家就可以较容易地在全国调运物资,保证市场的供应和物价的稳定。
财经工作一统一,人民的情绪安稳下来,不再为一日三变的物价操心,不单抗美援朝的物资供应有了保障,国家的重点建设也开始顺利进行了。
后来,陈云在评价统一财经工作时说,1950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重点只有两个,一是统一,二是调整。只此两事,天下大定。毛泽东盛赞说,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在这期间,人民币也占领了全国市场。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建立。同日,在华北地区首先发行人民币。并逐渐收回在各解放区流通的各种货币。1951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决定,在新疆发行印有维吾尔文的人民币,收回原来由新疆省银行发行的银行券。
至此,新中国的货币得到了统一。
当时,人民币的面额虽然较大,而单位价值却很低。因此,在流通时,往往需以万元为单位,这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新的人民币,并收回旧的人民币,新币就是延用至今的5种人民币主币和6种辅币。
新人民币上都印有汉、藏、蒙、维吾尔 4种文字。新、旧币的折合比率为1元新币等于1万元旧币。这样一来,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平抑物价、统一财经的斗争取得成果。毛泽东对陈云的理财能力大加赞扬,并借用刘备夸奖向宠的用语--"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之中的"能"字来夸赞陈云。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