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银行业务在国际现代商业银行的
银行信息化已经掀起一股热潮,在工行、建行等国有商业银行信息建设取得不错的成效时,银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有着不同背景的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如何在信息化大潮中让自己增强实力,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
5月20日,2004年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推动信息化发展进程,促进金融改革步伐”为主题,盛邀信息产业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城市商业银行的有关领导,著名的金融信息化管理专家,SAP、赛迪数据等IT厂商的代表,共同就城市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展开了关于城市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战略、构建善治的IT治理机制、信息资源管理等议题的讨论
定...全部
银行信息化已经掀起一股热潮,在工行、建行等国有商业银行信息建设取得不错的成效时,银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有着不同背景的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如何在信息化大潮中让自己增强实力,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
5月20日,2004年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推动信息化发展进程,促进金融改革步伐”为主题,盛邀信息产业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城市商业银行的有关领导,著名的金融信息化管理专家,SAP、赛迪数据等IT厂商的代表,共同就城市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展开了关于城市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战略、构建善治的IT治理机制、信息资源管理等议题的讨论
定位特殊
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和特殊群体,其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设立的城市信用社,资本来源以集体经济和个体工商户为主。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的城市信用社发展到了5000多家。然而,随着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城市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许多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
城市商业银行是在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基本上都由原来各地市的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成,是中央金融主管部门整肃城市信用社、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产物。
由于其经营范围受区域性限制,决定了其业务经营受到狭小的地域限制,因此,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主要表现在:立足地方经济、立足中小企业、立足城市居民。其区域性与地方性特征十分明显。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目前共有112家。
各地在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的时候,当地政府都入股25%到30%,但其余75%到70%的股份是一些企业的,特别是非公企业,以及个人的。
福州商业银行的人士表示,决策链短、业务创新灵活是城市商业银行的特性之一。
城市商业银行是一级法人,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决策性的工作在行内就可以完成,免去了大银行繁复的报批程序。因此,也表现出城市商业银行的灵活、多变,快速适应市场的优势。
但部分银行业咨询专家表示,相比较其他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表现的弱点也特别明晰,竞争同质化,不具备竞争优势是主要弱点。
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国际金融市场活动日新月异,商业银行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顾客,不断开发新的业务来适应顾客的需求,以争取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但受制于人员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限制,城市商行基本采取对大行的“跟踪策略”,产品与服务基本雷同,高附加值产品匮乏。
此外,城市商行业务经营存在地域上、客户关系上、专业领域上的相对优势,由此形成放贷业务相对集中于若干特定类型和风险特征的信贷资产。由于银行贷款的发放通常是在维系原有客户关系和维持原有业务品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实施贷款组合充分分散化的策略存在许多现实障碍。
比如:拓展新类型贷款客户的营销成本问题,经营地域的基础经济环境,信贷业务营销队伍和管理专业人员的经验、素质等。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大、中企业倾向于直接融资,对银行贷款的依赖逐渐减少。
其次,利率市场化和商业银行服务收费管制的放松促使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迅速增长。再次,随着消费在GDP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个人银行业务尤其是个人消费贷款业务获得高速增长。同时,为了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各种金融创新不断凸现,个人理财服务成为新焦点。
挑战与机遇
正是因为城市商业银行独特的业务特征,决定了它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也必须采取适合其自身的IT建设规划。
从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来看,未来主要面临的挑战主要有金融监管政策变化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资产质量的历史包袱和高额运营费用的压力,面向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利率风险,以及来自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甚至是国际银行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国际银行业过去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逐步繁荣和国际化,未来不同能力和规模的企业及银行将面临不同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一些规模较小、资本充足率较低、业务和经营能力相对差的企业和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可能会逐渐退出市场,这在美国、欧洲等的地区性银行已有很大体现。
在1987年到1995年的8年中,国外尤其是在美国有近3000家银行退出市场。而一些规模较大、资本充足率较高、经营能力也较强的中小银行是最优的资产,可能会成为金融并购的目标,尤其是随着市场开放后国外银行逐步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将通过资本运作来构建国内的业务发展平台。
而如果企业或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足而经营能力很强,就需要寻求新的资本补充,扩大资本实力和运作能力。当然,会有很多银行资本充足率足够而业务和经营管理能力很强,这样,他们就可以进一步扩大经营的区域范围和业务规模,提升收益水平,做更长远的计划和发展。
面对以上多种的发展模式和路径,IT业的责任和使命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帮助银行业提升业务管理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抓住市场机遇,迎接未来挑战。
我们也看到,中国经济改革二十多年已经造就了一批区域经济体,比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等等。
这些区域内部经济的关联性日益密切,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这种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将为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这一机遇将有效地缓解城市商业银行在局部的城市市场竞争的激烈和白热化,扩大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提升业务和经营管理的绩效及市场竞争能力。
当然,城市商业银行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还要不断地完善企业银行、零售银行等金融服务业务,提升快速的产品创新能力,提高资产与存款的质量,降低经营成本和风险,提升财务管理能力,优化管理信息和分析能力。
近几年,我们看到的城市商业银行越来越多的区域联合与合作就是很好的例证。不仅如此,央行也多次表示出鼓励城市商业银行进行跨区联合,并提出了资本重组、业务合作、机构组织的联合等具体联合模式。在这个大框架下,如何从战略方向,到业务层,再到具体的支撑业务的IT架构层面将计划落实,是很复杂的一件事情。
信息化现状
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系统建设主要有综合业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新一代呼叫中心以及其他中间业务系统。其中,综合业务系统的升级改造发展迅猛,大多数城市商行都已经建成或在建中,但仍然有部分城市商行还保持原状。
中间业务系统发展缓慢,而且“同质化”现象严重。网上银行系统较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慢许多,仅有个别城市商业银行正在尝试中,呼叫中心在城市商业银行中应用加速,功能也在不断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商业银行中已具备一定规模,但其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数据仓库与商业智能系统在城市商业银行的应用还处于探索中,真正开始实施和运行的城市商行几乎没有。
此外,城市商业银行信息化市场升温,电子化水平趋向平均。此处的趋向平均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大环境促使以往整体IT水平相对较弱的金融机构如农信社、城市商业银行等开始与领先的银行接近。
另一个含义则是指应用水平的平均。在分散模式向集中模式转换的大趋势下,不论国有银行还是城市商业银行,系统建设的根本目标和功能都很相似。也正是由于IT应用上的一致性和差距,城市商行IT应用市场逐渐升温。
赛迪顾问表示,截至2003年。大多城市商业银行的综合业务系统相继完工或者趋于完工,主要投资将集中于各管理信息系统、渠道建设和信息安全等方面。
随着综合业务系统的改造升级,中间业务的逐步发展,以银行卡为主流的渠道建设(如ATM、POS、自助服务设备等)将稳步发展,投资将逐步放大。
综合业务系统(实现数据大集中)的建成为中间业务应用的开展提供了基础环境,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也进入全面发展,因此中间业务的投资将会逐步启动,包括银政、银企和银行个人理财等方面的投资。无线服务也将是中间业务投资的重要领域之一。
SAP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是城市商业银行今后重点发展的一个方面,涉及信贷管理、财务管理、内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营销管理、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2004年至2005年管理信息系统投资将有跳跃性的发展。
此外,数据仓库与商业智能系统是未来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重点,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大多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目前仅有部分发展较快的城市商业银行正在尝试之中,因此,2004年至2005年数据仓库与商业智能系统投资将缓慢增长。
网上银行与呼叫中心系统将逐步趋于理性,成为重要的营销渠道与服务渠道之一,整体投资较缓。
IT战略与总体规划
信息化是支持城市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利器。
基于城市商业银行信息化现状与需求,赛迪顾问认为城市商业银行应重视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步骤逐步开展信息化建设。重视系统框架与平台建设,避免重复投资与信息孤岛,保证信息系统建设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神州数码的专家认为,城市商业银行借助专业咨询公司实现信息化发展成为新热点。目前112家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化水平差别较大,信息化建设状况参差不齐,加之人才匮乏,借助专业金融IT咨询公司为自己梳理和规划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突出。
特别是未来信息化将由局部化应用向一体化应用演变。
高阳万国的专家表示,管理信息化是大势所趋。信息化归根到底是为管理服务的,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中心内容的金融电子化,不仅是各项业务创新的技术依托,更是银行高层决策的依据。
信息管理由分散化向集中化过渡。数据集中有利于保证经营数据的完整性,但只是奠定了银行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数据基础,维护客户关系、挖掘客户价值、真正实现银行以客户为中心尚待时日。城市商业银行应积极推动信息化管理的集中化,实现由事后反应向事前、事中控制转变,努力提高经营水平。
有城市商业银行的人士表示,银行信息安全工作必须继续升级与强化。从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安全状况看,大多信息安全工作不成体系。对网络安全存在认识与投资上的偏差,错误认为信息安全就是网络安全,仅重视安全工具投资而忽视管理投资;不过,随着高科技犯罪的不断发生,信息安全工作正逐渐成为城市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适合的发展路径是关键
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面对市场,银行业需要分析自己的业务竞争能力,厘定银行的发展策略和文化,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实现管理组织的扁平化,优化业务流程,并进行员工培训,最后才是升级和改造银行的技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以支撑企业战略和业务发展。
也就是说,银行首先要分析自己有什么,也就是做自我能力的了解,然后再确定做什么和怎么做,而且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由于自身情况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可能面对不同的业务和市场机遇及挑战,从而使实现其发展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可能也会有所不同,信息化的路线图也会不尽相同。
如招商银行采取的就是一种逆向的发展路径,即先把客户信息、产品及渠道整合起来,把市场能力提高,将产品的渠道打通,之后再进行风险管理和数据集中。这是银行发展路径的不同选择,改革本身是一个过程,而系统只是最后一步。
IT架构应服务于发展战略
为了构建银行的整个技术架构和应用系统,那么基于银行的定位和发展策略先做一个IT战略和架构的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统筹规划,IT建设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效果地进行,才能更好地规避信息化建设中的误区和风险。
过去30年里,中国银行业已经基本建立了支撑业务运转的IT系统。国际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集中于业务处理的自动化,建立了核心业务系统,实现了业务处理及操作的自动化;80年代中到90年代中这十年主要集中在业务、风险和营运管理方面,建立了风险管理系统、资产负债管理系统等管理会计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90年初开始是渠道整合和客户关系的发展完善阶段,建立和整合了很多新的服务渠道,建设CRM系统。
升级和改造技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大致可以归纳为:优化核心业务系统,这是银行业务和管理的基础;加强信用风险管理;进行服务渠道整合;推进财务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资金管理等方面。
可见,城市商业银行做的工作很多,所以规划是必需的,只有在业务规划的基础上进行IT战略和架构的规划,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相应的发展规划
在充分调研城市商业银行信息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高峰论坛”与会专家提出应本着“以安全可靠为前提,融合先进有效的管理思想,兼顾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制定出适合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发展战略。
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支撑下,建立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将成为城市商业银行未来信息化的重要着手点。城市商业银行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要兼具管理与业务功能,既能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响应能力,还能进行风险控制、成本与效益等统计决策分析。
由于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组织架构,信息化必须支持大会计及综合柜员制。也就是说在一本会计总账的指导思想下,对系统业务进行统一之下的多级核算和跨系统清算,同时由单独柜员综合处理会计、出纳、储蓄、信用卡等业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契机,采用业务集中处理模式也将成为一种趋势。实现全辖范围的大集中处理模式,打破部门界限,实现信息共享就成为必要。总行负责系统管理和维护,支行专职业务数据录入,总、支行权责明确,促使银行的经营方式从分散走向集约化。
信息化还必须支持银行实行全面管理会计。全面管理会计包括预算、核算、结账和报告。一个完整统一的银行财务管理平台,能够实现管理的扁平化,并为解决银行管理和战略两个层面的信息化问题提供全方位的数据基础支持。
由于城市商业银行对信息化投入有严格的要求,对保护投资有着先天的敏感。因此适应城市商业银行信息化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集成性与拓展性必须相辅相成。也就是说能够利用银行全面集成的、标准的应用平台,避免多次数据输入、多个接口和多次开发。
并具有极强的扩展性,支持未来混业、跨国、多渠道、增值及联合经营模式。
此外,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看,城市商业银行的IT信息化必须适应多访问渠道的集成服务标准的信息分类,并参照国外经验及人民银行的标准设计出相应的信息分类体系,实现会计信息和统计信息分离。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