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商业/理财 经济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变革

详细点

全部回答

2008-12-11

67 0
    摘要:最近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从华尔街到全世界,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各国政府都在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我们从这次危机中看到了一些问题,也意识到这次危机的规模和程度相当大,我们要采取措施直面这次危机,使得我国中小企业能够安然渡过这次危机。
     核心词:次级信贷危机,金融危机,对冲基金,政府救市,中小企业 众所周知,美国的金融风暴的影响已经来临,上半年,我国的珠三角地带,已经出现很多企业倒闭,仍持续生产的企业也举步维艰。
  长三角地带由于经济发展时间较长,经济结构更为稳定,受损程度较小,但是前景也不容乐观。  今年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十分严峻。许多企业也纷纷谋求良策,诸如裁员来度过危机。
  房地产市场也不如前几年那么热销,出现了打折销售的情景。那么,这场金融危机是如何而来?程度如何?去年美国的次级信贷危机与这场危机有何关系?危机情况下,我国政府和广大人民该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呢? 今天,笔者讲就这些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给出自己的应对措施。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次级信贷危机及其表现。 次级信贷危机也称次级债危机,是指银行针对信用记录较差的客户发放的房贷而引起的危机。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客户很难从银行贷款。
  前几年,美国楼市火热的时候,很多按揭公司或银行为扩张业务,介入次级房贷业务。一般发放次级房贷,银行能收取更高的利率。   最近,由于美国楼市往下走、利率不断升高,次级房贷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次级房贷大比例的转化为坏帐,就形成了美国次级房贷危机。
  汇丰银行为次级房贷提取坏帐准备超过100亿美国,引起全行利润下降。 现在我们了解到,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美国本次金融动荡最终转化成危机,是由价格泡沫所引起,价格泡沫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市场。
    美国将问题转移到金融衍生品是在混淆概念,其根本问题就是房地产泡沫过渡膨胀,最终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 这次危机产生之初,还要从几年前讲起。几年前,得益于克林顿的宽松的经济政策,美国的经济欣欣向荣。
  由于经济的欣欣向荣,房价开始持续上涨。房地产开发商为了业绩,拼命鼓励人们买房。  首先是有钱人,然后是收入一般的人,最后,剩下一些贫穷的人。 大家都知道,那时候的房价已经很高,而且有能力买的人也已经买了。
  剩下的都是想买而买不起的穷人,但是房地产开放商为了收入和业绩,竟然开始对这部份人下手。于是,大批的穷人买了房子。银行手里拿着这么多级别很差的贷款,想办法脱手。  于是,银行把这些贷款设计成债券。
   这个债券也称金融债券,在美国是分级别的。根据风险程度分级别,跟保险行业的再保险业务差不多的模式。风险小的债券,比如有能力偿还银行贷款的房奴的贷款设计成的债券自然卖得出去。但是那些穷人的贷款,也称次级债,基本是卖不出去的。
  银行找上了投行,也就是哪些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就是在国际上流动,看哪里收益高就流动到哪里的资金。他们把银行那些卖不掉的次级债给买了下来,美国的房市持续高涨。银行又发行保险,专门保次级债。
  投行们意识到次级债的危机,购买了这些保险,银行也得到大笔利润。 两方博弈,这还没完。然后华尔街的天才们又想出了赚钱的好方法:他们建立了一个基金。  他们用原先赚的一笔钱作为保证金,建立了一个风险级别很高的基金。
  于是大批的人在美国房市高涨的行情下拼命买入。其中甚至包括中国政府和诸多银行。最后世界各国都卷入。 这次还不起贷款的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对银行来说是一笔巨大的金额,如果不能按计划到账,就会导致资金周转不过来,呆账过多而丧失信用,直接倒闭。
     延期将会导致风险增加。上市银行的股票会一落千丈,然后出现挤兑风潮,然后还是倒闭。因为这个群体实在太大,风险也太大。 中国现在尽管不会出现美国这样的金融危机,但是出现经济危机是绝对有可能的。
  高房价抽空居民储蓄,压缩消费,导致需求萎缩,最后使得企业倒闭连连。 众所周知,银行业是金融专家聚集的场所,既然知道风险如此大,为何这些金融专家还贷款给买不起房子的人,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利润。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是非常严重的,因为当前是世界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美国的次级信贷危机导致的不是一国的经济危机,而是全球的金融危机。而且,此次危机由于参与者众,规模也相当大。
   那么,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这些影响都体现在那些领域呢? 其主要负面影响在我国的外贸出口及金融领域,但从另一个角度,无论是宏观经济面还是中小企业发展,此次危机又可能是一次巨大的机遇——逼迫我国出口结构进行升级,这就需要宏观决策层给我国中小企业还有大型出口商提供缓冲的时机。
     当前全球性的经济调整是长期积累的失衡矛盾最终释放的必然结果。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低。但中国能够有效抵御这一冲击。 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有着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裕的资金和素质不断提高的劳动力,中国经济的上升态势没有改变。
   国际经济对中国出口和国内资产市场已经产生了较大影响。  股市出现大幅调整。外贸方面,今年一到九月出口10741亿美元,增长22。3%,增幅同比回落4。8个百分点。 今年8月深圳、上海等25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出现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已经出现降温迹象,这可能会带动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进而拉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
     我们也知道,此次金融危机由美国引发并扩展到全球,各国政府都极力的通过各种方式挽救危机,纷纷出台救市措施,包括美国国会8500万亿的救市,所有政府都在堵这个漏洞,到底效果何如? 政府救市是下策 目前各国政府所采取的注资模式,首先来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属于下策,为什么说呢?我们知道美国经济基础是什么情况,美国政府也很清楚,现在所要做的第一步是要让病人喘气。
    我们知道美国将一个虚假的东西做了包装,把包装的东西把价格不断往高里推,现在如果想让经济体喘气活下来,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注资模式,可能大家知道这种模式给未来市场以及经济的发展会留下很大的隐患。
  当前管不了这么多了,给下了很大的药根,可能负作用很大,但是没有办法,得先让他喘气。  美国先通过各方面注资将价格支撑住,让它不往下塌,这点是短期救市的措施,但它不是挽救经济的长远措施和手段,只是救市的方法。
  目前注资住是为了救市,让你先活下来,至于说下一步能否挽救经济,这才是问题的根源。包括现在欧洲、美国,现在所有的注资,包括成立各类基金,问题主要还是先让市场稳定下来,在目前阶段下,评估它对经济的影响,其实已经很深了,但是首先来说,我们知道,现在要暂时评估它,你什么时候才能让病人正常呼吸,这第一步都很难。
     树立市场信心是关键 救火救市,整体在根上并没有做实质性的行为,目前第一先不管这么多了,先短期内把情况稳定下来,第二很明白,如果想使产生这次危机的根源扭转下来,大家明白很可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的事,所以目前情况下,就是一个观点,各国央行联合起来,给市场信心,先让金融系统稳定下来,让实体运营可以正常的行为模式。
     美国失业率相当高,而且这个速度不断扩张,现在已经不是简单的金融体制泡沫问题、破裂问题,现在已经关系到很多经济实体开始裁员,甚至剥离部门,甚至倒闭,信心肯定受到影响。
  换句国内话说,我已经下岗了,还让我消费吗?反而反作用于强化当前金融体系的不良局面。 那么中国,特别是中国的中小企业,该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呢?以下是笔者的建议: 中小企业对未来发展的思路要有大的改变和提高。
    今年乃至未来,靠过去单纯的密集性、低成本生产模式会逐步遇到发展瓶颈,这需要未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两个方面必须要准备,第一方面,首先中小企业技术需要进行提高和准备。第二方面,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以出口型为主的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对一些经济和金融领域熟悉的人才,做一个必要的配备。
     对于中小企业转型的问题,一方面可以依靠自身力量,第二方面需要依靠外力,外力部分政府应该承担起责任,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中小企业发展往往需要政府的相应政策,否则中小企业跟大企业竞争起来非常被动。
  中小企业一定要从自身发展着手,不能把发展希望完全寄托在国家身上,无论是中国还是国际,企业优胜劣汰是正常现象。
     目前局面下,中小企业要积极拓展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包括非洲市场、欧洲市场,甚至亚洲市场,通过危机的锻炼,来提高与国际企业的竞争能力,及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等,不断提升自我实力,前进的步伐不能停止,机会终究会到来。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商业/理财
经济
经济研究
股票
银行业务
外汇
创业投资
财务税务
贸易
基金
商务文书
保险
个人理财
企业管理
产业信息
证券
金融
银行
黄金
期货
商业
财政
房地产
经济
经济
政治经济
微观经济
通货膨胀
市场经济
物价上涨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率
国民经济
贸易经济
市场需求
资本经济
利率政策
财政分权
经济预算
世界经济
货币贬值
经济访谈
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
通货紧缩
经济体制
宏观政策
经济指标
p2p
经济合作
中外企业
中小企业
供不应求
财政赤字
供求关系
区域经济
国有经济
经济效益
资本运作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