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商业/理财 股票

清泉看股市,同意的请转发。

  谁在做空A股市场? 从08年2月4日的一根避空阳线开始,到2月20日浦发行再融资风声鹊起,短短8个交易日和相对萎缩的成交量,不足以给大资金的运作施展拳脚的机会,而其后浦发行为导火索,市场传闻利空扩大,中石油的不计成本抛压制造了市场的恐慌,这些恐慌杀跌的筹码交给了谁? 我们习惯把投资A股市场的投资者分为机构合规投资者、中小投资者和游资三类。
  进入530之后,游资类的投资主体或有重创说,或有投资转向说,并销声匿迹(表面上看似乎是这样的)。其后在政策的扶持下,基金类的投资者畸形发展并壮大,一手炮制了价值凹地式的蓝筹泡沫,并以几竟疯狂的方式,致使资金链断裂,市场步入大四浪的调整,从6124点见顶回落之前之中和之后的基金仓位来看,属于重仓被套一族,亏损面,并不比普通散户高明多少。
  出于战略布局和调仓换股的需要(主要是自救),在大四浪的B浪反弹后,基金投资者在减仓速率上有所加快,调仓换股的意愿趋向坚决。但由于基金管理公司依托主体有差异(银行系、券商系、保险系等等),在利益问题上,抱团取暖尚可,损失眼前利益不为,因此在做空A股市场上,不容易步调一致。
   再观合规机构投资者中的另一个分支,保险和社保类。商业保险赢利的主要渠道在于投资收益,在现阶段投资稳步获益渠道还相对狭窄的大背景下,似乎除了股票和债券市场,商业保险也并没有什么更高明的投资渠道。从主体上依附于基金实质,不可能成为超越基金之外的先知先觉者。
  社保投资虽也遵循投资的安全边际,在股票的直接投资上,会谨慎一些,但从规模和市场的准确预测上,不可能高于市场的其它机构投资者而独立存在,国家的钱,社会的钱赢利了还好办,亏损了谁承担得起责任?如果在目前点位社保资金出逃,肯定是断臂离场。这个政治风险谁敢冒? 市场的合规机构投资者中,还有QFII和券商自营两类。
  QFII的大势判断能力和个股挖掘能力自不必多言,完全可以较轻的仓位回避市场中期以上的调整,况且对于近期杀跌的板块和指标品种向来不屑一顾,较空的仓位和较小资金规模,也不可能是这次再融资门的制造者。类似QFII的,还有券商自营盘,我杀跌了指数空间,建仓的机会却给了别人,这样的傻事,券商不会做。
   剩下的就是游资一类。可由庞大的民间资本、私募、企事业资金、银行贷款转移及国际流动资本构成。这部分资金有着极强的逐利性和灵敏的嗅觉,其中某些资金的来源有着深厚的背景和灵通的渠道,代表着某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利益网(其中5。30印花税收的提前走光,与这部分资金有着一定的联系)。
  表面看,无论是私募还是炒房团、炒煤团的资本,都与中小投资者一样,都属于靠本事吃饭一族,有老鼠仓渠道的听消息,没有上述渠道的靠自己的资金(真本事)说话,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争锋于博弈手谈,媾和于无形无影之间,划地为牢、各自为战,井水不犯河水,似乎也没有合纵连横的必要和可能。
   从2006年以来,社会生活领域多了一个新词汇,人民币升值。多数市场人士,把人民币升值作为中国股市长期上升牛市的助推器和不竭的动力源泉,似乎管理层和智囊团都接受或默认了类似的观点,于是乎,我们可以为没有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而沾沾自喜;也可以为人民币升值是世界强国之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而不需枕戈待旦;防范资本流动性的重点放在了控制银行贷款和国内资本流动性上。
  殊不知在人民币快速升值,在贸易摩擦和反倾销纷争的背后,实际出口竞争性降低和庞大的外汇结算背景下意味着什么?一边利用货币和财政手段打一场漫无边际的“双防”战争,一边拼命利用相应的反向手段刺激经济的复苏,会形成一个什么高低点,并给国际流动性资本创造什么条件?这些庞大的外汇结算和储备,一旦成为国际流动性资本化整为零的渠道,通过政治和外交的打压,贸易金融的渗透,是否会有美国次级贷爆发时告诫持有美国债券的相关国不要抛售债券一样的担忧? 十七大报告中,在叙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有这样一段话: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等等。
  一轮又一轮的物价结构性上涨,实际已经进入局部或轻度的通货膨胀阶段,而教育、就业、医疗卫生保健等一系列生存的压力则会随着物价的上涨进一步抑制了国内消费的需求,不改善市场经济重生产轻分配、重投入轻管理的一系列经济的深层次矛盾,拿什么来扩大消费?局部数据过热和缺乏前瞻的分析,给货币从紧埋下了伏笔,防止重复投资和政绩工程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样会弹压投资的增长。
  剩下出口,一系列掺杂政治因素的贸易争端屡屡出现,如果只注重出口的量,不考量出口的质和利,相信这些庞大的数据背后,对GDP的实际增长贡献有限,更有可能成为一种阴暗的资金流入渠道。如果三驾马车一起出现的问题,将影响的不仅仅是能否达到目的地的问题。但愿,不计成本制造谣言,打压指标股,形成恐慌的资金背景不是这部分流动性资本,但愿我们的基金没有成为借战略重新布局之机、成为做空A股市场的买办和帮凶,但愿只是A股市场07年10月中期见顶后,三大报评论员所叙述的只是个别大户和散户投资者,哄抬指标股,造成了基金的被动建仓的国内游资。
  如果只是这样,不过是资本利润形成了在国内的重新分配和转移,取之于市场还将用之于国内,不管投资也好、消费也好,毕竟还能为GDP的增长做一定的贡献。肥水不留外人田,让国内的赚了,总比让国外的赚了强。如果都不是,这样分工明确、目的清晰,有组织有计划的资金出自何处?后果不堪设想。
   谈了这么些没用的东西,回到操作。不管这些资产出自何处,发展是硬道理,赢利靠上涨说话。既然能有把市场拉下来的能力,同样也有把市场推上去的选择。只是这些庞大资金群体的老谋深算,不要把场内参与者一网打尽就好。也许还有很多的市场人士把今天的下跌作为周边市场连续下跌的联动、A+H股的估值压力显现的结构性调整,相对于整个经济金融环境的稳定来说,是否政策干预市场,不必羞羞答答地以市场经济、股市有自身的运行规律来搪塞,拿出香港回归时狙击做空港币和港股时的勇气来,毕竟国家安全、经济稳定才是第一要务。
   近期无形之手的频频出手,意在深远,但不改打压建仓的实质。今天的下跌,可以视为底部震荡延续。既然无法速胜,不妨就静下心来,磨磨信心。正常的情况明天会收下影阳线,投资者不必草木皆兵。

全部回答

2008-03-05

0 0
已经学习完毕。老师的观点有理有据,深刻分析了当前形式和我们要注意的事项,谢谢老师分析,谢谢学长转载。

2008-03-05

13 0
大盘在筑底阶段,反复震荡是难免的,市场有望在3月份迎来一定的转机。

2008-03-05

10 0
清泉老师有胆识,有气魄,勇气过人,让人钦佩。坚决支持!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商业/理财
股票
经济研究
银行业务
外汇
创业投资
财务税务
贸易
基金
商务文书
保险
个人理财
企业管理
产业信息
经济
证券
金融
银行
黄金
期货
商业
财政
房地产
股票
股票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