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股为何全部破发?
新股破发不是发行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成果,而是竭泽而渔的后果,也是不公平发行机制的必然后果。
新股破发首先是因为上市公司规模与资金、市场信心不匹配。 2010年政策发生改变,似乎证券市场已经成为抑制通胀、解决改革成本的有力武器,证券市场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中的资金输送器。
2010年全年共有531家公司在A股市场融资,融资额10275。 2亿元;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的公司有347家,共融资4883亿元,超过2007年曾创下的历史纪录;A股市场实施重大资产重组47项,交易金额1338亿元。2010年证券市场的融资规模全球第一,IPO超过前三年的总和,而股指几乎列于全球最糟糕的市场行列。...全部
新股破发不是发行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成果,而是竭泽而渔的后果,也是不公平发行机制的必然后果。
新股破发首先是因为上市公司规模与资金、市场信心不匹配。
2010年政策发生改变,似乎证券市场已经成为抑制通胀、解决改革成本的有力武器,证券市场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中的资金输送器。
2010年全年共有531家公司在A股市场融资,融资额10275。
2亿元;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的公司有347家,共融资4883亿元,超过2007年曾创下的历史纪录;A股市场实施重大资产重组47项,交易金额1338亿元。2010年证券市场的融资规模全球第一,IPO超过前三年的总和,而股指几乎列于全球最糟糕的市场行列。
2011年开局延续了这一格局,虽然货币仍在紧缩,但新股的发行节奏并未因此改变。
2011年年初,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强调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第一项就是扩大三板市场。
表示要抓紧启动中关村试点范围扩大工作,加快建设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深入推进债券发行监管改革,显着增加债券融资规模。
扩大新三板市场交易,培育三板市场做市商,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国创新型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创业板无法容纳众多中小企业的融资胃口,需要三板市场分流。
但场内市场融资额丝毫没有变小,元旦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16只新股发行,募资242。6亿元,照此速度,全年IPO募资将达5760亿元,超过疯狂的2010年。
破发潮是A股市场疲态的典型标志,中小企业市盈率已经过高,大盘蓝筹是扶不起的阿斗,盈利预期超万亿的银行是吸血机器,元旦刚过,迫不及待地推出再融资方案。
按照2009年、2010年贷款情况以及坏账担忧,2011年银行再融资的规模不会低于2010年,大规模融资补充资本金潮还将持续,放宽内外资进入股市的激励机制也将源源不断地出台,政府希望将资金引导到股市,而走出楼市。
但现实刚好相反。
认为新股破发是市场正常反映、有助于一级市场恢复理性的说法是胡说八道。我国出现数次新股破发潮,哪一次让市场恢复理性了?到了2010年,不理性到了疯狂的极致。引用一段材料,1993年新股募资冲上212亿元,是以前所有年份总和的3倍,第二年A股大跌22%,并出现新股停发;2000年新股募资暴增至835亿创新高,比1999年高出7成,2001年A股大跌20%,并出现停发新股;2007年新股募资再次激增到创纪录的4470亿元,而A股创立以来到2005年的所有年份新股一共才募资4900亿元,一年抵得上十多年,2008年A股出现史上最大熊市跌65%,并出现新股停发;2011年刚开始半个月,16只新股的平均发行价更达44。
10元,发行市盈率77。88倍,发行市净率13。29倍,超出2010年30。32元、54。96倍和10。33倍的平均水平。
中国的新股发行机制正应了一句话,就是我们从市场中学会的,就是什么也没有学会。
主因在于市场激励机制扭曲,造就了鱼龙混杂、权贵与创业者一夜暴富的局面。
更搞笑的是,有关人士居然把扩大询价机构当做市场改革的成果。多几家民间的市场询价机构,结果就是让数家机构有了参与瓜分大餐的特权,而市场的新股高市盈率也证明了这一点。
增加机构固然是技术上的改进,但没有惩罚措施的约束,增加的机构都会成为利益链条上的蚂蚱。
一些机构(包括大型机构)都没有为自己的报价负责,因为在这个市场中违规成本太低,而信用不值多少钱。
曝光的浙商汇金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新华信托等公司又有哪家受到了惩罚?连胜景山河都没有说法,保荐人及其背后的证券公司甚至可以继续招摇过市,向业界嘲笑诚实者,向造假公司继续发出邀请函。
在高溢价的利益圈中,承销保荐、上市公司、会计师与法律事务所各得其所,只要高价发行、超募就能够获得超额利润,超募部分的费用大大提升。
新股或者高溢价发行,或者大面积破发,这样的事实很明确警示中国的证券市场定价机制失灵。不承认这一点就是闭目塞听,承认事实加强监管,惩罚造假公司以及对定价不负责任的机构,消除超募资金的超额费用,市场才可能恢复正常。
(每日经济新闻)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