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法律

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及救济?

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及救济?

全部回答

2018-04-09

6 0
     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及救济 一、侵害姓名权概述 姓名权是精神性人格权之一。姓名是姓氏和名的合称,姓是表明家族氏别;名则表示姓名持有者本人,姓名合起来,便是自然人用于区别于他人的语言文字符号。
  其意义在于使自然人便于参加社会活动,行使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利和承担相应义务。  一般来说,姓名包括自然人的乳名、本名(真名、实名)、别名、艺名、笔名、曾用名、字、号以及姓名缩写等,姓名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和变更自己姓名,并得排除他人干涉或非法使用的权利。
  《民法通则》第99条第1款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姓名权的内容包括命名权(有权决定自己的姓名)、用名权(有权使用姓名参加活动并可以允许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从事活动)、更名权(改变更动自己姓名)和护名权(排除他人干涉或非法使用)。
  所谓侵害姓名权,就是以姓名权为对象的人身侵权行为。 二、侵害姓名权的构成和形式 任何侵害姓名权的行为,只要具备侵权构成要件,侵害姓名权的三项权利内容之一的,都构成侵权行为。  具体分析,侵害姓名权的行为分为以下四种: 1。
  不使用他人姓名的行为。姓名乃正当的指示手段,指明某人,应使用其姓名。应当使用他人姓名而不使用,是不作为的侵权行为。例如使用他人作品而不标表姓名,应称呼姓名而不称呼,不称呼他人姓名而代以谐音,等等。
   2。干涉公民行使姓名权。  他人对自然人行使命名权、用名权、更名权予以无理干预,阻碍自然人对其姓名权的行使,都构成侵害姓名权。干涉命名权、干涉用名权、干涉更名权,都是干涉自然人行使姓名权的行为。
  夫妻离婚后,抚养子女的一方未经协商亦未经子女同意,将子女改换姓氏,即为干涉改名权。 3。非法使用他人姓名的行为。  包括盗用他人姓名和假冒他人姓名。盗用他人姓名表现为未经本人授权,擅自以该人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或从事不利于姓名权人、不利于公共利益的行为。
  假冒他人姓名是冒名顶替,使用他人姓名并冒充该人参加民事活动或其他行为。 4。姓名的故意混同行为。姓名的故意混同,并不是使用姓名权人的姓名,而是使用可能与姓名权人的姓名相混同的姓名,造成与使用姓名权人的姓名有同样效果的行为。
    例如,使用与他人姓名在外观上、称呼上和观念上相类似的姓名,利用重名即姓名的平行而故意混同,均为侵害姓名权。姓名之平行,本为法律所准许,是合法行为,不得强令姓名权人变更姓名。
  但是,如果故意利用姓名之平行,而冒充他人进行民事活动或其他社会活动,就构成姓名的故意混同行为。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法律
法律
民事
离婚
刑事
经济
遗产
工伤
公司法
诈骗
其它
拆迁
个税
股权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