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出国/留学

谁能介绍下德国的生活习俗呢?

谁能介绍下德国的生活习俗呢?

全部回答

2017-06-07

50 0
       如果是德国人请你上饭店吃饭,带一样小礼物,表示一种基本的礼貌就足够了。如果是去德国人家里做客,一般是女主人亲自下厨,那么,礼物最好送给女主人,以示对女主人的尊重。
  要知道,古今中外有些东西是共通的,比如一个家庭的气氛,或温馨热闹,或冰冷紧张,都是靠女人来调节和渲染的。     那么,什么样的礼物合适呢?如果双方不是太熟悉,不太了解主人的嗜好,那么,送花、巧克力和酒都是不错的选择。
  没有一个女人不爱花的,特别是那些从小在祖辈和父辈家花园里成长起来的西方女人。   如果双方比较熟悉,了解主人的嗜好,那么就视自己的经济状况而定,送女主人一本眼下流行的畅销书或者一瓶香水、沐浴液、按摩油都不会错;这种东西女人永远都不会嫌多的,前提是你得了解她的阅读偏好或者钟情于哪种香氛。
       给德国人送礼,有个大前提,就是不要送过于贵重的礼物。如果你就是一个学生或者靠薪水生活的普通人,量力而出就够了,关键在一个心意。   德国普通人大多很会挑选、制作和赠送礼物,这源于他们从小接受的贴近生活的务实教育。
  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在老师帮助下做手工,常常利用废物废料,制作值不了几个钱、但非常有创意的小礼品。  每逢母亲节、圣诞节、复活节,孩子们都会在老师悉心指导下,捣鼓些充满了稚气的、应景儿的小物件儿带回家来送给父母。
     所以说,如果你有一双巧手,能够化腐朽为神奇,那么,花很少一点原料费,手工制作一件礼物,比如说织条围巾、手套,一定能博得主人家的喝彩。“礼轻情意重”这句中国老话,在德国人那里也是行得通的。
       这种日常生活中的送礼,禁忌是你送的礼物抢了女主人的风头。在我自己身上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儿,N年前,我们刚搬进新居,邻居请我们一家和另外两家邻居喝下午茶和吃蛋糕。当时我们带去的礼物是杜伊斯堡市最古老最着名的咖啡店的招牌蛋糕,香甜可口,价值不菲。
  而别的两家邻居送的是植物和花草,那个时候大家的园子都空荡荡的,花花草草正适宜。     去了之后,我就意识到送的礼物不妥,因为女主人已经辛辛苦苦地准备了丰盛的蛋糕和茶点。我们带去的蛋糕往桌上一摆,实在有喧宾夺主的嫌疑。
  虽然那天我没有感受到主人家的丝毫不快,但我自己心里过意不去,一是觉得抢了女主人的风头,二是如此一来,糕点多得根本吃不完,可能造成浪费。  故我觉得这个礼物送得不出彩,礼数是尽到了,德国人都是识货的主儿,但花同样多的钱,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所以,去德国留学的同学们需要注意,如果不是聚餐,不是去特别熟悉的朋友家吃饭,主人没有特别请你带拿手菜去品尝,那么,最好不要自作主张地带餐点去赴宴,而是带上给主人的贴心小礼物,一边大快朵颐,一边不吝赞美女主人的厨艺,觥筹交错间,宾主尽欢。
       德国公司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谁过生,谁就得请客,一般员工都是带生日蛋糕之类的来,也有勤快的女员工,事先在家里做好三明治带来,并且提前通知所有人。   作为老板,出手不能小气,员工都是为你工作的,员工请吃蛋糕,老板就得请丰盛的热餐。
  要么请吃送上门的热气腾腾的比萨饼,要么请大家去餐馆搓一顿。     德国人的团队精神在给老板送礼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礼多人不怪。这句话,用在德国,说对也对,说不对就不对。
  如果送礼给私交好的朋友,这句话就中,有多喜欢就送得多欢喜;如果送给你有求于人的当权者或者与你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这句话就差矣,送不如不送,送得多可能错得多。     前面讲了,德国人喜欢联名送礼物给老板、同事和邻居,比如谁结婚、生孩子或者生日等等。
  一份共同出资的礼物表达的是一种情谊,和送礼者作为一个团队的互助精神,不计较谁出的份子多一点,少一点,既保全了经济有困难的同事和朋友的颜面,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攀比和打肿脸充胖子的逞强,体现了德国人的一种人文情怀。
    这种联合送礼我们也常常参与。   但有的礼就送不得,比如给政府官员,这不叫送礼,这在德国叫行贿,行贿受贿败坏社会风气不说,说得严重点,是会受到法律制裁的,是会丢饭碗,甚至坐牢的。
  我们在德国经营公司的这16年里,没有请政府官员吃过一顿饭,送过一次礼。大家公事公办,井水河水,各不相犯。  我们辛辛苦苦地工作,帮助政府解决就业,给政府交税,就尽到了一个企业的责任,可以问心无愧。
     看了上面的内容,相信各位想要去德国留学的同学们也对德国人的一些生活习俗有了一些了解,希望这些内容对大家以后的德国留学生活能有所帮助。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