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智化寺的建造历史和文化?
智化寺位於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东口路北。明初司礼监太监王振于正统八年(1443年)仿唐宋“伽蓝七堂”规制而建,初为家庙,后赐名“报恩智化寺”。在“土木之变”中王振被诛族。英宗复辟后,于天顺元年(1457年)在寺内为王振立“旌忠祠”,塑像祭祀。 天顺六年颁赐藏经一部、经橱两座,供藏于如来殿。万历和清康熙年间曾重修。乾隆七年(1742年),御史沈廷芳奏请毁王振塑像。该寺主要建筑自山门内依次为钟鼓楼、智化门、智化殿及东西配殿(大智殿、藏殿)、如来殿、大悲堂等。 寺内主要建筑物的屋瓦用黑色琉漓脊兽铺砌,虽经历代多次修葺,梁架、斗拱、彩画等仍保持明代早期特徵。经橱、佛像及转轮藏上的雕刻,道...全部
智化寺位於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东口路北。明初司礼监太监王振于正统八年(1443年)仿唐宋“伽蓝七堂”规制而建,初为家庙,后赐名“报恩智化寺”。在“土木之变”中王振被诛族。英宗复辟后,于天顺元年(1457年)在寺内为王振立“旌忠祠”,塑像祭祀。
天顺六年颁赐藏经一部、经橱两座,供藏于如来殿。万历和清康熙年间曾重修。乾隆七年(1742年),御史沈廷芳奏请毁王振塑像。该寺主要建筑自山门内依次为钟鼓楼、智化门、智化殿及东西配殿(大智殿、藏殿)、如来殿、大悲堂等。
寺内主要建筑物的屋瓦用黑色琉漓脊兽铺砌,虽经历代多次修葺,梁架、斗拱、彩画等仍保持明代早期特徵。经橱、佛像及转轮藏上的雕刻,道劲古朴,艺术高超。寺庙坐北朝南,其排列布局具有明代特点,建筑风格则保存宋代向明清过渡的明显特征,并开清代建筑风格先河。
智化寺最南面是三间山门,为仿木砖石结构,拱券门,黑琉璃筒瓦单檐歇山顶,门额上有石刻横匾“敕赐智化寺”,门前有石狮一对。智化门(天王殿)正对山门。智化殿为该寺之正殿,面阔三间,黑琉璃筒瓦单檐歇山顶,井囗天花,明间层顶内原有造型生动,金碧辉煌的斗八藻井,此藻井与万佛阁内的藻井一起,於30年代初期被中国人盗卖给美国人史克门,现藏于美国纳尔逊博物馆内。
殿内正中原有白石须弥座,供木质漆金三世佛。l972年三世佛像移往大觉寺。十八罗汉也被挪走。三世佛像后有一幅壁画,高约3米,宽4。67米内绘有地藏菩萨,两侧下方各有立像大人。整个画面人物生动、线条流畅、色彩绚丽。
尤真是地藏菩萨,给人以出世超凡,和蔼可亲的魅力。
藏殿是智化殿前的西配殿,因殿中不设法座,仅置转轮藏一具,故名“藏殿”。转轮藏为八角形,高四米馀,下为须弥石座,中为经柜,上为毗卢帽顶。
石座转角处雕有“天龙八部”经柜角住上雕象、狮、四不像和菩萨、天王、韦驮与金刚,顶部则雕有大鹏金翅鸟、龙、龙女和毗卢佛。经柜本身为抽屉式,每面九层,每层五屉,上皆雕刻佛像。北京地区现存三副轮藏,除智化寺处,一副在颐和园,一副在雍和官,后两副都是清代所制,比智化寺晚几百年。
智化殿后,是一座黑琉璃筒瓦庑殿顶重楼。同一座建筑上下层异称:下层名叫“如来殿”,上层名叫“万佛阁”,该楼是智化寺内最高建筑。如来殿面阔五间,东西约19米,南北12.6米,四抹斜方格菱花隔扇。
门上悬华带匾,上书“如来殿”三字。殿正中设八角形木制须弥座,上奉释迦牟尼佛。佛前二立侍,左持拂麈者为梵王,右持宝杵者为金刚。大殿两侧有高大精美的曲尺形经橱。如来殿佛像背後有东西二梯通楼上万佛阁。
楼上面阔三间,拱券式门窗,门上悬匾,上书“万佛阁”。门外周边有廊,围有宝瓶木质护栏。楼上供有三尊佛像,中间为目比卢遮那佛,左供有卢舍那佛,右供有释迦牟尼佛。依据经书所说,此三佛分别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报身、应身。
两层山墙置有佛龛近万,内置小佛九干余尊,“万佛阁”之名即由此而来。
在中国古建筑史上,智化寺堪称中国明清古建筑的“活化石”,北京现存明代木构古建筑,多为单体建筑,然而小小一座智化寺竟聚集了八座明代木构建筑,可以说是北京地区目前已知最大的明代木构建筑群。
还因为自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将作监李诫奉敕编《营造法式》以后,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钦定颁布《工程做法则例》以前,元明两代没有留下什么建筑规范,要想研究这一时期的建筑,只能求助于实物考证。
时隔五、六百年,元明时代的建筑即使不毁也多为后世修建,而智化寺各殿虽经多次翻修,却仍基本保留着明初规制,为研究明代建筑提供了很好的实例。最令人注目的是寺中主要殿宇红墙之七皆为歇山黑琉璃筒瓦顶,这在国内现存寺院中尚不多见。
明清琉璃瓦等级是黑色排在黄色和绿色之後,但在使用中又略有区别:明皇家寺院、敕建寺院,主要使用黑琉璃瓦;清皇家寺院、敕建寺院,则使用黄或绿琉璃瓦。寺院用黑色瓦覆顶,依据佛经而来。佛经上有“四种色”之说,“息灾为白”、“增益为黄”、“敬爱为赤”、“降伏为黑”、喻“地、水、火、风”之四大元素。
黑者,象征风大之色,风为大力之义;如来成道时,亦以风降伏恶魔。此义正与“智化”相对,上以“风”降伏恶魔,下以“智”度化众生。
除了在古建筑研究方面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一样,智化寺同样以其保存完整、高深美妙的佛教音乐而闻名於世。
l986年l2月,由欧洲国家联合文化处聘请,中国北京市佛教音乐团到欧洲巡回演出。这个由十二人组成的佛教间乐团,横扫整个欧洲,所到之处,场场暴满。让外国人惊讶的是五百四十多年前的中国,竟有这样高深而优美的音乐,他们不得不摇头叹息,打心眼儿里佩服。
这个被视为世界音乐珍宝,而又有音乐“活化石”之称的北京智化寺佛教音乐,震撼了欧洲乐坛。
佛教认为,音乐有“供养”、“颂佛”作用。《法华经。方便品》云:“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几乎所有佛事活动都含有音乐内容,尤其是放焰口和水陆法会,音乐更是必不可少,因而大寺院都有专门从事演奏的乐僧。永乐二年(l404年),明成祖曾搜集唐、宋、元以来通行南北的佛教音乐曲调四百馀首,编成《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行世。
智化寺音乐的曲牌,大都与这部曲集的名称相同。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