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的种类很多,它们所含的营养素种类和数量互不相同。例如,玉米和面粉的赖氨酸含量少,而甘薯、马铃薯、大豆的赖氨酸含量较多;粗米和标准粉含维生素Bl、维生素B2、烟酸较多,而精米、精面中的含量却很少;玉米中缺乏色氨酸,而小米和马铃薯中色氨酸较多。因此,只以一种粮食做主食,长期下去就会造成其它营养素缺乏,影响身体健康。那么应怎样调配主食才算科学呢? (1)粗细粮搭配,粮豆混食。我国民间早就有粗细粮搭配的吃法,如二面发糕(标准面粉、玉米面)、杂合面窝头(标准面粉、玉米面、豆面、小米面)、绿豆干饭、红小豆大米粥,等等。粗细粮搭配,粮豆混食,不仅增加了品种风味,可口好吃,而且蛋白质的生物价值(营养价值)得到了提高。有人认为粗粮不好吃,不易消化,营养差,其实有些粗粮蛋白质的生物价值比细粮还高,如玉米的生物价值为60,而小米只有57,白面只有52。 (2)干稀搭配。例如,馒头、花卷、油条等,可和玉米面粥、绿豆小米粥、红小豆大米粥搭配;玉米面窝头、玉米面发糕,可和肉丝面汤、大米粥搭配。干稀搭配能扩大粗粮搭配的范围。另外,能使食物有一定的容积。
自己做的面包比馒头有营养
一日三餐合理搭配,该加的加该减的减。多煮,蒸,熬,少炒,少炸。另外品种多样,经常换着吃。
米面水
上游戏类里去问,在这里找不到回答者。
在和面时加一小块猪油
面包和自制沙拉,比较有营养. 偶尔换速冻饺子,或者蛋炒饭,炒年糕,酸辣粉丝. 再说,和别人一起就餐有什么不好,不要太孤僻嘛.你的朋友是不是太重色轻友了?
面包是用鲜酵母调制面团,经搓条、下剂、成形,最后烘烤而成。制作面包的关键在于抓好选粉、发酵、烘烤三个环节。 1.选粉: 制作面包的主要原料是面粉,选粉是制好面包的一个关键。一般选用含面筋量25%以上的面粉。用这种面粉做出的面包发性好,有弹性,质量松软。 2.发酵: 制作面包采用酵母发酵法。在调制面包面团时,除使用液体鲜酵母外,还要使用油、糖、蛋等辅助原料。投料数量因品种不同而异。下面以一般面包为例介绍其发酵方法。 (1)投料标准 面粉5公斤(以富强粉为好),白糖1.5公斤左右(热天1.5公斤、冷天1公斤),油750克左右(猪油、素油均可),鸡蛋750克左右,鲜酵母120~150克,清水2.5公斤左右(热天2公斤、冷天3公斤),其余如盐、香精、饴糖水少许。 (2)调剂方法 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发小酵。将面粉数量的三分之一,加清水500克左右,再放入鲜酵母揉匀,静置发酵2小时(有的发3~4小时),发起后即为小酵面。 3.烘烤: 掌握烘烤面包生坯的火候也是制好面包的关键。烘烤面包有煤烤炉、电烤炉、远红外线烤炉。通过烤炉对面包生坯进行高温烤制。制品不仅可由生变熟,而且会形成表面金黄,组织膨松,香甜可口,富有弹性等特色。下面以煤火烘烤炉为例,说明怎样调节烘烤面包时的炉温。烘烤面包,总的要求用旺火,但不同阶段要用不同火候。第一阶段火要低(120℃左右),底火要高(不超过250~260℃),这样既可以避免面包表面很快定形,又能使面包膨胀适度。第二阶段面火、底火都要高,面火可达270℃,底火不超过270~300℃,使面包定形。第三阶段逐步将面火降为180~200℃,底火降为140~160℃,命名面包表面焦化,形成鲜明色泽,并提高香味。全部烤制时间根据面包大小掌握,如100克小面包为8~10分钟(面火指煤堆表面的火,底火指煤堆底层的火)。这样在三个阶段中运用“先低、后高、再低”的不同火候,可以烤制出合乎质量要求的面包。其它烤炉的温度,也可根据这种变化来适当控制。
又不是一个人做出来的,再说就是一个人做出来的也会有不会啊,就像人一样,路上那么多人,为什么都长得不一样啊?门各宗问题勿郭着刚吗?
地理位置比较重要!味道当然不能太差,馒头有铁锈的味道那估计不行
花椒
是啊,我觉得这个提问的人真愚蠢。
在馒头发酵时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使其中产生许多小孔洞。
少吃一点。
利达面粉厂批发。在西青道家世界后面,大门在西青道上麦德龙对面
热量非常高,尤其是加糖的
香蕉2根、玉米粉半碗、鸡蛋1个 做法: 1、 香蕉切成条。 2、 鸡蛋打匀成蛋液。 3、 将香蕉条放入蛋液中均匀包裹。 4、 将裹好蛋液的香蕉条放入玉米粉中均匀裹上一层玉米粉。 5、 放入油锅中大火炸至金黄即成。 特点:香蕉条外脆里嫩,香甜可口。
我觉得有酱料(只有你喜欢吃这个酱料)会很好吃
“面包会有的”,这是一句前苏联电影里的台词,后来常被中国人在克服困难,树立信心的时候引用。 出自前苏联影片《列宁在1918》中瓦西里之口. 战争期间,物资短缺,列宁的警卫员瓦西里与妻子互让一只面包,并坚定地告诉妻子"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到厨具店买专门做包子的模具,有许多形状的,可以做出形态各异的漂亮包子
使用温水发面比较好,碱面的量以面粉不在有酸味,可以尝一点,有粮食特有的甜味就刚刚好。
加载中...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