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保健养生

蛋鸡上午需要什么营养?

上午需要什么营养,晚上需要什么营养

全部回答

2014-01-03

65 0
    1、现代蛋鸡的平均形成一个蛋的时间为25~26小时,而以早期星杂288(白壳轻型)为例为25小时,罗曼褐平均25。5小时,大型黄金褐为26小时;相对照的理论产蛋率为:96%,94。
  1%,92。3%,分为轻型、中型、大型蛋鸡。   2、每羽蛋鸡在一天24小时时间的采食要求不同,以统一的点钟(北京时间)来计算,南北基本和时差相同,以北方(北京)为例:早上7:00蛋鸡开始一天的采食,夜间停饲时间约为9小时(自然光照),每天的自然采食需要为:7~9点,蛋鸡首先需要补充晚间损失的能量,随后为蛋白质;蛋鸡对能量、蛋白、钙源有良好的辨别能力;蛋鸡会根据需要采食不同的饲料,当以适合的颗粒供蛋鸡选择时,会表现出这种采食的倾向性,饲料满足这种选择条件的,称为“择食而饲”,而满足这种条件的饲料配方或加工方法称为“料型配合”。
       3、由于蛋鸡“择食“现象的存在,决定了不同物料颗粒的组合更适宜蛋鸡的需要,而制粒饲料无法满足蛋鸡的“择食”需要,也是制粒饲料并不能带来更好效果的主要原因,同时,成年蛋鸡有良好的消化能力,制粒糊化带来的消化率提高无法体现或收效甚低,更不如在粉料中添加酶制剂来得现实。
       4、钙的提供:蛋鸡对钙的最大需求以产蛋后1~3小时达到高峰,蛋鸡也会在这一时间集中采食钙源,而非均衡需要;为便于蛋鸡识别和选择,应提供颗粒的钙源。细的石粉导致蛋鸡无法选择,均衡的细石粉导致蛋鸡在不需要的时候过量采食,并通过肾泵排除体外;在产蛋后需要的时候采食不足,使形成蛋壳的时间延长或推后,同时导致产蛋率下降。
       5、蛋鸡的日采食量由能量需要决定,不会因为添加诱食剂而改善,除非配料出现了显见的问题;所以在环境条件稳定时,同一饲料的日采食量是基本稳定的;蛋鸡料的配方也根据这一原理进行配方设计。
     6、一般而言,蛋重由体重决定,大鸡产大蛋;其他的条件包括日蛋白需要,蛋氨酸的需要,容易忽视的问题是能量的不足,或者由于配料过细导致不同时段过量的营养排除体外,消耗了能量;更容易使蛋白相对过高而产生痛风问题,导致蛋鸡死淘率增加和高峰期或生产期缩短;根据这一原理,蛋鸡的配方设计是以“最节约原则”设计的,包括合适的加工过程http://www。
    danji。com。cn/ (认真为你答题,希望可以帮到你。如果真能帮到你,请给个“好评”呗。好人一生平安。O(∩_∩)O~)。

2014-01-02

65 0
    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包括:   多数情况下,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 蛋氨酸;与小鸡比可以含有一定量的粗纤维   需要的钙较高,3。5%-4%;适宜的钙磷比例范围较大;   需要一定粒度的饲料;   与其生理特点有关:   家禽以喙采食,吞咽动作快,食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极短,且无咀嚼作用,故其味觉不发达。
    口腔内虽有味蕾存在,但其感觉并不敏锐。故当家禽消化不良时,不应使用苦味健胃药,龙胆末、番木鳖酊等药物的苦味不能刺激禽的味觉感受器,也就不能引起反射性健胃作用,因而应当选用其他助消化药,如大蒜、辣椒、醋酸等;家禽对咸味无鉴别能力,饲料中添加食盐应严格掌握用量以防中毒。
    家禽有较好的嗅觉系统,拒绝带有不良气味的饲料和饮水。   家禽嗉囊(鸭和鹅为纺锤形食管扩大部)系饲料暂时停留的场所,应注意饲料和部分饲料原料对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禽胃分腺胃和肌胃两部分,腺胃分泌盐酸和胃蛋白酶,肌胃中的砂砾有利于饲料颗粒的崩解。
  鸡的消化道内容物多呈酸性,口腔pH 6。  70,嗉囊pH 4。51,腺胃pH 4。80,肌胃pH 4。74,十二指肠pH 5。7~6。0,空肠pH 5。8~5。9,回肠pH 6。
  3~6。4,结肠或直肠pH 6。3~6。4,盲肠pH 5。7,胆汁pH 5。9,酸性环境有利于某些营养成分的吸收。家禽的肠/体比值较小,蠕动紧张,内容物在肠管内通过速度鸡为2~4 h,停留时间较短,故营养成分多吸收不完全。
    空肠与回肠没有明显的界限,中部有一小突起,叫卵黄囊憩室,是胚胎期卵黄囊柄的遗迹,在育雏期,易感染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等,发生卵黄囊炎,应进行药物预防。禽的肝/体和肾/体比值较大,营养成分在体内代谢转化较快。
     产蛋是雌禽的繁殖表现。蛋在生殖系统中的形成是一个周期性的连续过程。  但是,产蛋则是一个间断的生理过程,处于产蛋高峰期的禽,也不可能天天产蛋。每产一枚蛋的间隔时间和蛋大小明显受营养影响。
  对种禽而言,产蛋就意味着生命繁衍。蛋禽的生产能力很强,一只来航鸡年产蛋量约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0倍,以干物质计约4倍于体重。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强度相当大。  产蛋的营养需要既关系到养禽生产的效益,又关系到禽种的繁衍。
     在蛋的形成过程中,蛋黄和蛋清中的卵清蛋白质分别在10 h和4 h内合成,合成所需的氨基酸可以直接从饲料中获得。卵糖蛋白质和膜蛋白质,在1 h内合成,但所需的氨基酸必需由内源蛋白质降解提供。
  而内源蛋白质蛋氨酸含量只有类卵粘蛋白质含量的一半,每形成1g类卵粘蛋白质,要分解2 g内源蛋白质。    因此供给足够的氨基酸,保证家禽正常的体重和产蛋非常重要。
     当饲粮蛋白质不足或氨基酸受到限制时,蛋中氨基酸的比例不变,但产蛋量和饲料利用率下降。补加合成氨基酸可提高产蛋量和饲粮利用率。饲粮氨基酸过量也有不利影响。保证饲粮氨基酸的平衡非常重要。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家禽有根据饲粮能量浓度调节采食量的能力,因此可以根据正常的采食量确定适宜的能量浓度。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保健养生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生活常识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育儿
保健养生
保健养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