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大话西游》。我真搞不懂,周星
大话西游是一部明喜暗悲的悲剧,有三个层次:紫霞的爱情悲剧;悟空的自由灵魂破灭的悲剧;最后一个层次是唐僧一将功成万骨枯!
大话西游是周电影的顶峰!无奈开个是非口,谈谈大话西游到底说了些什么!
周的电影有个套路,就是从乞丐到王子,但出彩的是他语言的灵气和构思的魅力,只可惜在功夫里黯淡了,无法与他的巅峰之作——大话西游相比较。 大话西游的确是顶峰,人间百态都在对白中浓缩,第一次看就难以忘怀
一部起先被评为“十劣”的电影,经过5年的民间流传而最终爬上“经典”的宝座,更何况这民间的流传还肇始于清华、北大两所名校。这究竟怎么回事?
《大话西游》在大学校园和社会遭遇了...全部
大话西游是一部明喜暗悲的悲剧,有三个层次:紫霞的爱情悲剧;悟空的自由灵魂破灭的悲剧;最后一个层次是唐僧一将功成万骨枯!
大话西游是周电影的顶峰!无奈开个是非口,谈谈大话西游到底说了些什么!
周的电影有个套路,就是从乞丐到王子,但出彩的是他语言的灵气和构思的魅力,只可惜在功夫里黯淡了,无法与他的巅峰之作——大话西游相比较。
大话西游的确是顶峰,人间百态都在对白中浓缩,第一次看就难以忘怀
一部起先被评为“十劣”的电影,经过5年的民间流传而最终爬上“经典”的宝座,更何况这民间的流传还肇始于清华、北大两所名校。这究竟怎么回事?
《大话西游》在大学校园和社会遭遇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在社会放映被泼了一盆冷水的同时,在大学(最早是清华北大)却持续高热不退,成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典范。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话西游》1995年进入大陆电影市场,当时的情况似乎是,既没有多少人听说过它,也没几个人爱看。
因此《大话西游》映期不长,票房低到登上了“1995年十大引进劣片”榜。
清华大学露天放映过一次,大礼堂放映过一次。放映时间接近期末,完整看完的人不多。
1996年4月,《大话西游》盗版VCD在长江流域以南出现,这批盗版碟片发行量不算特别大,但压片质量及图像音响效果非常好。
1996年8月,盗版VCD流传到北京,数量极少。清华学生的内部推介已开始为《大话西游》带来大学内部的声誉、VCD的高出借流传率和聊天时背台词的风头。
下半年,大陆正版《大话西游》VCD面世,价格是盗版的2—3倍(80元/套),太贵,销售量不大。
1997年仍是清华、北大两校大学生之间的推介与流传。而此时许多外间大学(如复旦、交大、东南大学等)学生听到清华、北大传出的极力推荐后看完《大话西游》,评价绝大多数仍是“不过尔尔”。
从1997年起,每年暑假,《仙履奇缘》VCD都在海淀区脱销至9月份。
1998年下半年,清华、北大在吃饭时背《大话西游》台词之风已经开始盛行。
由清华、北大两校学生内部产生的极高评价经过两年的自发流传开始显示出效果。
《大话西游》开始被外间称为“优秀电影”、“周星驰代表作”。
当北京电视台周末放映此片时,清华几乎进入了“万人空巷”的状态,那时宿舍还未装电话,IC卡话机旁排队打长途的人却在开映10分钟之内都散去看电视了(其中颇多人是已看过VCD碟的)。
1999年底新旧世纪之交的时分,《大话西游》已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声誉,被称为“周星驰的巅峰之作”、“经典作品”,没几个人记得它还曾沦落为“十大引进劣片”了。
20世纪80年代以前,禁锢与单调使中国人民可能触及的任何一部电影都成为“经典”。
今天看来,诸如《李双双》、《幸福的黄手帕》、《寅次郎的故事》之类的经典电影,百分之百都属于“垃圾片”之列;而《魂断蓝桥》、《佐罗》、《虎口脱险》之类经典的电影再好,若它首次出现的时间放在80年代以后,估计也不会在人们心目中占据那么崇高的地位(大毒草《出水芙蓉》在80年代末的放映就是个好例子)。
改革开放以后拍出来的电影,几乎已经没有可能在民间得到广泛的推介与一致好评,从而荣获“经典”的头衔。
因此在世纪末尾,一部起先被评为“十劣”的电影,经过5年的民间流传而最终爬上“经典”的宝座,是一件稀奇事,更何况这民间的流传还肇始于清华、北大两所名校。
《大话西游》最初进入大陆电影市场时票房极差,但当时清华、北大的学生却几乎是看完该片后就众口一词地给了它极高的评价,这两校看过《大话西游》的人也就一天一天随着时光消逝多了起来。
然后,《大话西游》进一步伴着日涨的声誉普及到全国各大高校,乃至全社会中。可以说,是清华、北大两校的学生影响了这部电影的命运。他们是这部电影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推动者。
《大话西游》刚出场时不受欢迎的原因其实也简单。
一是文革结束以前出生的观众很多人看惯了李双双、寅次郎的弱智,对《大话西游》时空交错带来的混乱感不太舒服。毕竟理清头绪需要动动脑子,这正是社会上广大不学习、不思考的钝化大脑所缺乏的能力。
二是无厘头演法对老一辈观众的冲击。
记得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在第一次在清华上映,绝大多数电影票被模样40岁以上的老师们弄去了,学生可买的票极少。
原因只不过是他们看过一部老掉牙的《三笑》,冲着巩俐的大名和他们心目中的老故事、老演法、新面孔,他们无耻地利用了手中职权,排挤开广大学生,给了自己一个先睹为快的机会。
不幸的是,他们首先就吃不消周星驰的黄色笑话。电影结束时,他们摇头,他们叹息,他们难过,他们的头发花白了。
好不容易混进场的学生们(少于观众总数的五分之一)此时简直可以感到一丝报复的残忍快乐。
一部电影由不成功转变为成功,是必然有其特殊原因的。拿《大话西游》来说,审美的三要素中只有最后者在变化。
《大话西游》一旦公映,电影创作者(包括导演、编剧、演员等等)及电影本身就不再变动了,也就是审美的前两个要素——作者意念中的作品及实际创作出的作品——被固定下来。
会变的是第三个要素,即观众心中体会到的作品。
回顾一下《大话西游》的流传,我们就会发现,最开始对《大话西游》感兴趣的,是清华北大两校的学生。(尤其是每年暑假,去美国留学的学生中,很多人会购置一套平时不舍得买的《大话西游》VCD带走。
这也就是每年暑假海淀区《仙履奇缘》VCD脱销的原因。)
他们一路过关斩将,就读于中国最好的大学。他们是外人眼中最好的学生,有着他人羡慕而不可企及的锦绣前程。
那么为什么偏偏是他们,成为了《大话西游》审美三要素中反应最强烈的第三个要素?
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外人的错觉背后,真实的清华、北大的大学生活同《大话西游》这部电影,有许多相似、一致的地方。
我们不敢说相似性意味着必然的因果性,但至少我们可以肯定相似性必定意味着紧密的相互关联。
因此我们将在下面观察比较大学生活同电影各自相呼应对照的特点,从而试图解决前面提出的疑难。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与电影有关的清华、北大大学生的生活状态。
一、外人眼中最优秀的清华、北大学生,在小学、中学时代大都成绩出色,一直在同龄人中名列前茅。他们十多年来一直也就习惯地背负着家人、亲友心目中对他们“最优秀”的压力。
不管他们实际是不是“最优秀”的,他们往往也就习惯于追求“最优”和自视“最优”。
不幸的是,在清华、北大做老大是困难的。进大学而在“自视优秀”问题上不受挫折的人极为少有。
更不幸的是,广大学生口中不说,心里还是在不断承受家人、社会和自己对优秀与出色的追求的冀望。
另一方面,一穷二白的大学生没有工资收入,因此几乎也就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价值还得等上几年。
等着的时候,也就是人感觉自己最没用的时候。自大感与自卑感以极端的方式落在人身上,幻灭感也就来了。
二、大学的集体宿舍从来就不是一个真正适合人健康生长的环境。
人需要自由的私密空间,不幸的是,同住一屋的人在思考习惯、表达习惯、生活习惯方面却必定不同。
没有人认为一对不合的男女共同长期生活是好事,但很少有人把不合的宿舍同仁长期共同生活太当回事。
很多时候同屋之间会有极大的矛盾,但学生们却不太具备妥善解决矛盾的可能。
于是强扭的瓜不甜,但也还是强扭着。
除了私生活空间之外,学生们还得忍受学校教育、行政、后勤系统带来的凌辱,比如学校系办的刻薄、教务科的变态、广播的噪音、洗澡的困难、伙食的低劣等等,换句话说,是忍受学校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
这些事除了偶尔碰上学生运动,可以贴份大字报透透气,一般来说也就只有忍着。
对比中学时作为未独立的人,作为子女受父母全方位的疼爱,在大学里,则是人处在“独立”与“未独立”之间,而谁都对学生们不太理睬,产生的必然后果就是“人在屋檐下”的“身不由己”之感。
三、出家的和尚还要抢豆腐吃,更何况一群空有体力脑力、一穷二白的年轻人。
受了近20年的教育都是在学读书写字,很少会涉及到人的品格。偏偏大学生活也不仅仅是那么一个清水粪坑,多少还是有利可图、有鬼可做、有豆腐可抢。
于是聪明的大学生们颇能见到、遇到、甚至经历到彼此间残酷的倾轧与勾心斗角、争权夺势。
不涉及竞争的时候,自己上完厕所都懒得去冲;有利可图——甚至局外人眼中看来只是蝇头小利的时候,则吃苦耐劳、不顾一切,明枪暗箭全使出来。
说是大学生,不少人并不“知书达礼”,而是“跟捡煤核长大的孩子一般泼辣有为”。
四、做学生,为了奔个前程,总得有所放弃。追求功利性目的,比如出国,考研之类,就得放弃许多娱乐、兴趣和追求,其实就是放弃一些快乐。
广大学生在冲着功利目的奔过去时虽然往往并不去想自己到底舍弃了哪些快乐,但他们并非对自己舍弃了的快乐毫无认识。
五、大学时代也是个爱情饥渴时代。糟糕的是功利性目的有时也卷进爱情追求里来。
大学生里,男人绝大多数都不明白女人想要什么,他们也不太去想爱情是什么。大学时代能成功找到稳定的、并且让自己一直满意的女友的男人相当少,与此成对比的是大学生们索性懵懵懂懂地去谈本来就没有因由的恋爱。
人与人身体上的接触到底比思想来得实在。至于恋爱能延续多久,最后会怎样是另一码事了。
这个年龄男生需要的,大多只是打着恋爱招牌的肉体满足(虽然他们并不刻意这样做,甚至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样做),只是一个漂亮花瓶般的装饰品,同时她应该满足男生一厢情愿所要求的活泼、体贴、兰心蕙质和对男友的无限依恋。
至于女性的真实修养与内心世界,男生多少有点无所谓。在自然科学的领域,她们最好能笨一点。
女孩子们看待爱情则受白日梦与现实算计的共同影响,她们的内心感情比男人纯粹许多,当然,也就现实许多。
最为麻烦的是,男人女人都缺乏足够的知识和经历,在身体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真正的思想交流、自我调整,把那最“不永恒”的爱情转化为长久、稳定、令人快乐的相互关系。当然,这种转化是完全另外一个话题,与这部电影无关。
其次,再让我们来看看与北大、清华大学生生活有关的电影情结。
一、至尊宝越到后来,心里的冲突与不适感越强烈。
没有戴上金箍之前,他始终只是个凡人,可他背负的却是事业与爱情双方面的重责:一份命中注定的任务,无从选择与逃避;一个解不开的爱情疙瘩,想要的不来,想去的不走。
他面临着极明显的目标与能力完全不相称的矛盾,这矛盾处处与大学生们的幻灭感遥相呼应。
电影表现至尊宝的这些矛盾时,总让他用黑色幽默的形式嬉笑怒骂蒙混过去,完全是一副“打落牙齿往肚里咽”,外人无从知晓的架势。
因此看电影时,我们可以在哈哈大笑中清清楚楚地体会到他的每一分苦痛。
笑完了,大学生们往往就深有慨叹,同时又不知道使他们慨叹的是什么。其实他们只是从一个侧面接触到了自己一直努力压抑的幻灭感而已。
二、至尊宝,又是孙悟空;平凡人,又是神仙。一个弄不清自己身份的人,这个角色本身就决定了他带给观众的,除了幻灭感之外,还有不安全感。
至尊宝从来都只知道做山贼,可是有一天忽然所有人都把他当成盖世英雄。
没有本事却不得不应付有本事的人才做得了的事,这种压力和矛盾参差映照出作为社会的人,随历史潮流运动的身不由己。
虽然我们一味设想着如何追求个人实现,谋求个人发展,但实际上命运根本不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这是一个任何人都不愿承认,也无法规避的人生主题,由电影以戏谑和荒诞的形式深刻地表现出来(由《大话西游》的这一主题可以看出这部电影的思想性之深)。
对于一般不太思考这个问题的大学生们,《大话西游》是一记棒喝,使他们多少体会到这不明所以的“惘惘的威胁”和“隐隐的忧患”。
三、《大话西游》的主题之一是争夺,无谓的争夺。
山贼争夺金钱,妖怪争夺唐僧,男人争夺女人,女人争夺男人。喜剧片中的争夺显得格外热闹,又不像现实生活中那样残酷血腥。
总的来说,《大话西游》中争夺战的结果几乎都是“大快人心”一类。虽然没到“弘扬正气”的主旋律的地步,但它多少满足了大家喜欢圆满结局的偏好。
无厘头版《大话西游》中并没有多少佛教思想成份,因而它并不试图通过电影劝服观众们平息至死不尽的“意念热恼”。
这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水平非常地合拍。真要是电影在相应的佛教问题上讨论深了,电影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也就太枯燥无聊,丧失娱乐性了。
四、全片结束的时候,所有的正面角色都获得了一个完满的结局和好的交待。
孙悟空,猪八戒均分身为二,一个追求事业,一个去解决爱情问题。他们多年的积怨亦已完全消解。
追求事业的孙悟空放弃了最美的爱情,但他亲手安排了另一个自己去获得美好的的爱情结局,然后抽身而出,去咬香蕉、扛棍子、取西经。
他所有工作伙伴的恶习也完全改掉了。
因此我们与其说孙悟空舍弃了爱情,不如说看见了一个最不可能的最美满解决爱情与事业矛盾的神话。
更重要的是,孙悟空是一个完全的成功者形象。
这对广大放弃人生快乐,追求功利性目的的大学生又是一个正面的安慰和鼓励。
五、《大话西游》并不讨论什么是爱情,一如男人不明白女人到底想要什么。
它最多也就只阐述了两个爱情主题而已:其一,爱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其二,如果我爱你,我永远都不走。
它反映的爱情,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自己不明确自己到底在干什么而导致的言不由衷。
可是,作为凡人的、不知自己在干什么的至尊宝却从头到尾都受到许多美丽女性的热烈倾慕与追求——或许是因为他命中注定就是盖世英雄孙悟空,或许是无由地被一众女性死心塌地追求,意味着他将成为盖世英雄孙悟空。
女性对他的追求的无缘无故,简直让他可以追得上因为性能力超凡而蜚声海内外的西门庆。
女人与事业成功两个概念,在这部电影里如此紧密相连地出现,实际效果是悄悄地在此二者之间划上了一个近似相等的符号。
朱茵扮演的紫霞在电影中被赋予的活泼、热情、温柔、忠诚等等特点,加上朱茵的非凡美貌与聪颖气质,使得紫霞成为这部“爱情电影”的“凄美爱情代言人”、“万众瞩目的焦点”、“美的化身”。
所有这一切,几乎完全吻合了大学男生所向往的、空中楼阁般的爱情生活。这充满了幻灭感的吻合与满足,很容易为广大青年学生直接体察到,也就成为大家最容易在废话连篇的评论中击节赞赏的主题。
此外,这部电影还可以说是朱茵在大陆知名度最高的影片。换句话说,朱茵因为《大话西游》而在大陆娱乐圈打下了江山。
恰好形成对比的是,女性观众对这部电影的爱情内涵认识往往很清楚。
因而也就不奇怪,会有很多大学女生直言,“《大话西游》其实没怎么说到爱情”。
《大话西游》并不是周星驰作品中情节性最完整的,最完整的是《情圣》。《大话西游》也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爱情片。
它只是涉及了爱情这个主题,但并没有对它进行深入的讨论。
因此从情节上看,从爱情讨论上看,《大话西游》均不算上佳之作;但从思想性上看,这部电影在周星驰作品中的确具有最深的内涵,称之为“周星驰巅峰之作”是非常恰当的。
对观众们来说,看电影是一种移情与投射,用故事印证生活经历,同时用经验感受印证故事。
《大话西游》同清华、北大的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恰好对应上的彼此印证,成为这部起先票房失败的电影咸鱼翻身的原因。
看电影的过程中,清华、北大的学生再一次重温自我心灵的幻灭感、不安定感和茫然感,借以缓释一下自我的压力和痛苦;看电影后感受到的悲凉与哀伤化解了一部分他们内心的冲突。从这个角度来说,看电影,也就是自我治疗。
我们无从知晓周星驰无厘头式演法的具体起因。但很明显,他的演法具有社会叛逆的特性,具有社会弱势群体抗争的特性。
但当我们发现《大话西游》具有人生教育和社会心理治疗的功能时,多少还是有点惊奇的。
(退回来说,无论如何,一部电影到头来也只是一部电影。我们对它过分拔高评价,深挖思想,在周星驰自己眼中看来,也许会是一种瞎胡闹的寄生行为。)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刚出版时,被众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但当它经典的地位确立之后,读者们也就人云亦云地称它为经典了。
《大话西游》的传播过程,与《梦的解析》命运非常相似。
今天,《大话西游》的经典地位已经被人云亦云地承认下来。
新的观众跟随着潮流,没有什么人再对它给以低劣的评价。
毕竟《大话西游》是一部喜剧片,在台词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点,这一点可以由广大年轻人大背台词获得证明。
纵然一个人不太能感受到电影的思想性,它的可笑性、娱乐性总是可以轻松感觉到的。
在电影由大学校园向一般社会生活区扩张的过程中,台词娱乐性方面的极大优势凸显出来,思想与娱乐天平的侧倾摆向另外一端。
人们知道它的流行,感受它的可笑,却很难发现,它的流行,曾仰仗着千万大学生的真实生活状况。
在今天《大话西游》的“经典”的冠冕下,又有几个人记得,1995年时,它还是知名度极低的十“劣”呢。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