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保健养生

平火罐怎么用

平火罐的用途

全部回答

2018-06-06

1 0
用火在罐内烧后就行

2018-06-06

1 0
主要是指各部肌肉疼痛的

2018-06-06

1 0
首先将火罐里面的水汽烤干,把身体需要拔火罐的地方洗净,点燃的小纸条放入火罐内,趁着没烧尽,迅速盖到身体上,一定注意别烫伤。

2018-06-06

1 0
    简介 人体的背部,亦称脊背、脊梁,常比作力量和希望的象征。其实,背部不仅宽大有力,是人体躯干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神经系统、经络系统、免疫系统等的重要区域,是人体的保健特区。
   背部拔罐的好处与坏处 脊椎是背部的主体,是中枢神经的主要通道,并在其两旁散射出许多成对的神经,散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传递着大脑和各组织器官间的兴奋抑制等信息。   背部正中的脊椎是督脉的循行线,它总督一身之阳经,有统帅、调节、联络其它阳经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要。
  而脊椎两侧的膀胱经又贯通全身上下,五脏六腑在其俞穴上都有相应的反应点,脏腑机能发生的病理性变化,都可在背部俞穴上反应出来。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背部皮下隐藏着大量“沉睡的”免疫细胞,在缺少刺激的情况下,这些对人体极为有用的免疫细胞常处于一种“休眠”状态,如用良性刺激的方法激活它,使其进入血液循环,就成为具有吞噬异物能力的网状细胞,能积极消灭有害病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此外,背部还有重要的保健穴,如著名的华佗夹脊穴以及大椎、膏肓、 “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的俗称,又称“拔管子”或“吸筒”。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
  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
  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由于拔火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刁老师还介绍,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火罐同时施行。 在家操作方法 首先要注意选材,中医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伤及皮肉,底部最好宽大呈半圆形。
   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  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
  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还可以采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
  这样就治疗了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2018-06-06

1 0
    拔火罐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相信许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都不会对它陌生,因为其操作简单、方便易行,也曾经一度被老百姓当作是重要的家庭日常救治手法。怎样在家安全有效地使用火罐,我们采访了省名中医刁本恕等专家。
   火罐一拔病体舒畅 “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的俗称,又称“拔管子”或“吸筒”。  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  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由于拔火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刁老师还介绍,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火罐同时施行。
   在家操作要讲方法 专家提醒:既然是一种专业的治疗手段,拔火罐当然并不简单,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自行在家拔火罐,容易造成危险,生活中并不乏拔火罐时出现意外的事件。  如果乱施穴道,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首先要注意选材,中医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伤及皮肉,底部最好宽大呈半圆形。 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
  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
    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还可以采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  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这样就治疗了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方法/步骤小编使用的是拔火罐套装,首先是大中小3种型号的玻璃罐子,需要根据要驱寒气的位置来选择不同型号的罐子,比如手臂等较细小的位置只能用小罐,背部等较宽阔的位置可以使用中型或大型的罐子。  另外准备酒精灯和棉球,在酒精灯中灌入酒精。
  把酒精灯点着火。用镊子捏1-2个棉球,如果是较大的棉球一个就可以了,较小的棉球则需要2个。步骤阅读用镊子夹着棉球在酒精中沾上酒精,注意不要沾太多,否则火太大不太安全。把棉球在酒精灯上点着。当棉球的火焰较大的时候,把棉球伸入罐子的底部,绕上一、二圈。
    注意罐子的角度,如果是垂直底朝上的话,棉球的火容易熄灭。必须保证棉球的火始终燃烧着。把棉球从罐子中拿出来后,迅速将罐子按到要驱寒气的位置。可以看到罐子盖住的皮肤会发红,会慢慢的鼓起来。
  这样就表示已经起到了作用,如果罐子很松动,很容易就脱落,就表示刚才并没有把罐子里的空气赶出去,需要重新拔。    按上罐子后,大约10-15分钟就可以了,需要把罐子取下来。
  取下来时可以在瓶子的边沿按外侧的皮肤,让空气进到罐子里,就可以把罐子拿起来了。END注意事项在用火烧罐子的时候一定不能烧到罐子的瓶口位置,否则会容易烫伤。拔罐的位置需要找肉比较多的位置,如果是关节处则很难下罐。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保健养生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生活常识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育儿
保健养生
保健养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