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间音乐屯堡山歌的来历、表演形式、特点?
摘要:将贵州屯堡山歌与布依族山歌进行比较,对屯堡山歌的发生,题材内容及特征,演唱方式及功能三个方面进行探析,认识屯堡山歌的独特风貌,促进对贵州屯堡文化的理解。
关键词:屯堡;布依族;山歌;比较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33X(2006)06003505
山歌在我国,尤其在各少数民族中,是一种极为发达的口头文艺样式。 在多民族聚居的贵州,山歌更是蕴藏丰富,流布广泛。然而鲜见的是,生活在贵州的一个独特的汉族群落屯堡人也唱山歌。目前,在对屯堡人及其文化的研究中,屯堡地戏,屯堡方言等多为学者关注,而屯堡山歌则较少论及。 本文试图将屯堡山歌与布依山歌进...全部
摘要:将贵州屯堡山歌与布依族山歌进行比较,对屯堡山歌的发生,题材内容及特征,演唱方式及功能三个方面进行探析,认识屯堡山歌的独特风貌,促进对贵州屯堡文化的理解。
关键词:屯堡;布依族;山歌;比较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33X(2006)06003505
山歌在我国,尤其在各少数民族中,是一种极为发达的口头文艺样式。
在多民族聚居的贵州,山歌更是蕴藏丰富,流布广泛。然而鲜见的是,生活在贵州的一个独特的汉族群落屯堡人也唱山歌。目前,在对屯堡人及其文化的研究中,屯堡地戏,屯堡方言等多为学者关注,而屯堡山歌则较少论及。
本文试图将屯堡山歌与布依山歌进行比较,期望能获得对屯堡山歌的深人认识,以促进对屯堡文化的进一步理解。
一、屯堡山歌发生探究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元洪武。洪武十四年,为稳定明王朝的天下大一统,平定西南边陲动乱,明太祖朱元璋启动了平定西南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即”调北征南”以及之后的”调北填南”。
为巩固征南战争胜利果实,二十万将士被留守贵州。明王朝建国不久,朱元璋在全国推行大规模屯田制。留守贵州的二十万将士就一边戍守,一边耕种,战事渐休,时日渐久,将士便安家落户。之后,又有”游宦来黔”与“谪迁”等人黔者。
600多年来,由于这一系列特殊的历史原因,这些人黔者的后裔在黔中安顺一带,形成了与周边贵州本土少数民族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区域,即今天的屯堡社区与屯堡人,学者将之称为“屯堡文化”,并在近年掀起了研究热。
屯堡文化多姿的外显事象,传承和表达着自身的丰富内涵,如它独特的服饰、语言、习俗等,屯堡山歌即是其中的一个组分。(转自布依之子的BLOG)
贵州安顺的非屯堡汉族并没有唱山歌的传统,于是,没有任何确凿记录的安顺屯堡山歌,它的源头仿佛成了一个谜。
伍安东《在旋律中交流屯堡山歌初探》对屯堡山歌的来源作了三个猜想:第一个假设是“外来说”,认为屯堡山歌可能是屯堡人的先民从原住地带到安顺来的。山歌在中国南方分布广泛,如是“携带而来”,那么屯堡山歌与其母源地的山歌是否有相似之处?从现有的材料来看,仍不能得到充分证明。
第二个猜想根据本地非屯堡汉族没有山歌而提出,屯堡山歌是屯堡人在600多年的历史中形成的。从文艺发生学来看,山歌在其他民族中经历漫长传承,如果认为屯堡人在短短6OO多年里形成了这一口头文艺样式,似乎缺乏说服力。
第三个假设认为,屯堡山歌是族际交流的产物。在屯堡人先民到来之前,安顺的原着民族有苗族、彝族、布依族和仡佬族,很可能他们早就盛行山歌,而屯堡山歌则是向他们“拿来”[1]的结果。但是,在民族矛盾冲突中,仡佬族遭到屠杀,而彝族则被迫迁离故土,彝族和仡佬族如此历史处境,似乎不足以对在文化心理上有着高度”皇家军”士自尊心理的屯堡人构成文化输出。
在彝族和仡佬族之外,与屯堡人一起生活在安顺的主要民族,便是至今人口仍然很多的布依族和苗族,而苗族和布依族则素以山歌着称。文化自身,本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本尼迪克特认为”一种文化就如一个人,是一种或多或少一贯的思想和行动的模式。
各种文化都形成了各自的特征性目的,它们并不必然为其他类型的社会所共有。各个民族的人民都遵照这些文化目的,一步步强化自己的经验,并根据这些文化内驱力的紧迫程度,各种异质的行为也相应地愈来愈取得了融贯统一的形态。
一组最混乱地结合在一起的行动,由于被吸收到一种整合完好的文化中,常常会通过不可思议的形态转变,体现该文化独特目标的特征。”[2]45许多关注和研究过贵州文化的人往往会发出一个感慨很难为贵州文化的总体特征进行概括和做定论。
张晓松提出,贵州丰富多元的文化现象表现在东西方多体系文化汇聚,多民族文化交融,多区域文化并陈等方面。[3]503-504故有“十里不同天,一山不同族”之说。600多年来,屯堡人与苗族,布依族在黔中安顺相伴,紧邻般的相处使得彼此在生活方式上有了相互的借鉴与学习。
屯堡山歌有“孝歌有本句句伤人,山歌无本句句真情”之说,而苗族则有“先生教书还有本,山歌无本句句真”;又如,屯堡山歌有“妹家门前几个坡,人家走少我走多。捏个泥牛路边站,泥牛吃草我心才落。”苗族也有“娇家门前一重坡,别人走少郎走多。
铁打草鞋穿烂了,不是为你为哪个?”无独有偶“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九溪村”课题组在典型屯堡村寨九溪村的调查中就有发现,该地有苗族山歌调子流传。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布依族都要隆重地庆祝这个传统节日,而在安顺屯堡,人们亦有像布依族那样过”六月六”的习俗,并且也像布依族一样在那天必唱山歌;屯堡山歌有“排歌”的歌唱形式,而布依族也有。
由此可见,无论是歌词内容还是山歌调子,抑或是唱歌场合与歌唱形式,屯堡山歌都与苗族山歌和布依族山歌有着诸多联系,尽管我们不能断言屯堡山歌源于苗族山歌和布依族山歌,但亦不能排除屯堡山歌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苗族山歌和布依族山歌的影响。
(转自布依之子的BLOG)
二、屯堡山歌的题材内容及特征(转自布依之子的BLOG)
屯堡山歌可谓内容丰富,历史故事、风俗习惯、伦理规范、邻里相处、婚姻家庭、衣食住行、油盐柴米、自然景观等都有人歌。
其中,吟唱历史故事的一类因其在相对较长的篇制中叙述历史,而颇引人注目。
在漫长的民族发展历史中,各民族都以各种形式记载和传承着他们的历史,以及他们的祖先对宇宙万物的想象,最典型的是堪称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史诗: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省份,除汉族外,有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壮、瑶、满、白、蒙古、羌和土家等17个世居的少数民族。“可以想见,生活在贵州山国里的先民,面对茫茫大山里的各种奇观:……是不能不感到莫名的恐惧,迷惑与好奇的,并引发出不可遏制的追究,探索的热情…于是,就产生了居住在贵州这块土地上的各民族关于宇宙起源与宇宙结构的想象”[3]355。
如,侗族有“滇光、柱谊造天,赐广、乐尉造地”的传说,彝族有关于宇宙万物的产生及历法建立的《诸神争大的故事》,水族赞颂拓开凡间的巨人的盘古歌;另外,讲述民族历史故事的被称为“叙事史诗”的有如苗族的《蚩尤与苗族迁徙歌》,彝族的《戈阿楼》等[3]141-165。
在题材内容上,屯堡山歌中的历史故事歌与布依族山歌的叙事古歌相对应。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