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生活常识

怎样判断龙井品质的好坏?

全部回答

2007-03-26

0 0
    判断龙井茶品质的好坏,除其卫生指标需进行理化检验外,其他项目全依赖于感官审评。审评按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五项因子进行,其中外形审评包括色泽、形态、嫩度(等级)、新鲜度等,是审评的重点。
   一、龙井茶的级别标准 以往,西湖龙井茶分为特级和一级至十级共11个级,其中特级又分为特一、特二和特三,其余每个级再分为5个等,每个级的“级中”设置级别标准样。  随后稍作简化,改为特级和一至八级,共分43个等。
  到1995年,进一步简化了西湖龙井茶的级别,只设特级(分为特二和特三)和一级至四级。 二、龙井茶的品质特点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
    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青绿→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味;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青绿→黄褐。
   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得多。   机制龙井茶,现在有全用多功能机炒制的,也有用机器和手工辅助相结合炒制的。
  机制龙井茶外形大多呈棍棒状的扁形,欠完整,色泽暗绿,在同等条件下总体品质比手工炒制的差。此类茶叶本站不推荐。 三、龙井茶的审评内容 龙井茶的审评内容与其他名优绿茶类同,主要是干评外形,湿评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以及龙井茶产地的区分等。
     1、外形审评 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因这两种茶外形十分接近,甚至其他茶区用龙井种鲜叶(如龙井43、龙井长叶)炒制的部分扁形茶,其外形与西湖龙井也难分伯仲,这就给判别龙井茶的产地带来很大的难度,这也是目前市售龙井茶中标识混乱的原因。
   龙井茶外形的基本特征:扁平,叶包芽不分叉,体表无茸毛,较绿润。   2、茶汤色泽的审评 高档茶的汤色显嫩绿、嫩黄的占大多数,中低档茶和失风受潮茶汤色偏黄褐。从汤色不易判别龙井茶的产地,也不必硬加区分。
   3、香气和滋味的审评 产于西湖区梅家坞、狮峰一带的早春茶叶,如制茶工艺正常,不带老火和生青气味的特级西湖龙井和产于浙江省的特级浙江龙井在香气和滋味上有一定的差别。  西湖龙井嫩香中带清香,滋味较清鲜柔和;浙江龙井带嫩栗香,滋味较醇厚。
  若使用“多功能机”炒制的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由于改变了传统龙井茶的制作工艺,两者的香气无明显的区别。其他扁形茶大多呈嫩炒青茶的风味。但即使是西湖龙井,一旦炒成老火茶,呈炒黄豆香后,则不易从香气上分清其产地。
    在江南茶区,室温条件下贮存的龙井茶,过梅雨季后,汤色变黄,香气趋钝。 4、叶底的评定 叶底审评主要是评色泽、嫩度、完整程度。有时把杯中的茶渣倒入长方形的搪瓷盘中,再加入冷水,看叶底的嫩匀程度,可作为定级的参考。
   5、龙井茶的级别评定 龙井茶的级别应对照标准茶样而定,若外形与标准样有差别的(如有机茶),只能按嫩度与标准样相当的级别确定。  目前大部分散装龙井茶制后就上市,部分不标级别,只有价格。
  若是小包装龙井,则必须标明产品名称和级别,这些茶应对照标准样评定。 龙井茶的级别与色泽有一定的关系,高档春茶,色泽嫩绿为优,嫩黄色为中,暗褐色为下。夏秋季制的龙井茶,色泽青暗或灰褐,是低次品质的特征之一。
    机制龙井茶的色泽较暗绿。 6、新茶与陈茶的评定 当年产制的茶叶称为新茶,从第二年起就称为陈茶。新茶中的高档茶,干茶较有光泽,陈茶和失风受潮的茶色泽较灰暗。若在新茶中掺入陈茶,则干茶的整体色泽较花杂;但掺入经冷藏的陈茶,常由于色泽较绿,两者有时也分不清,若开汤审评,则有助于辨别。
     7、春茶与夏秋茶的评定 若这两种茶都是新茶,可从干茶的色泽上加以区分。如这两种茶色泽已“老化”,失去了新茶特色,应开汤后评叶底,可评出不同茶季的产品。春茶的叶底较绵软,夏秋茶叶底较刚硬,两者易分清。
   8、龙井茶糙米色的评定 只有“明前”的部分狮峰特级龙井茶具有天然的糙米色,即淡黄嫩绿色。  因狮峰的茶园大多在遮荫度较大、日照强度较小的山间,早春气温又低,开采早的幼嫩鲜叶,叶绿素a含量低,叶黄素含量高,呈嫩黄色,经炒制后成茶具有天然糙米色。
  这是狮峰龙井的一大特色,也是品质优良的标志,它的卖价是龙井茶中最高的。所以,部分茶农就片面地追求这种色泽,不管是高山茶还是平地茶,不具备天然糙米色的鲜叶,也要硬炒成糙米色,即在炒制的辉锅阶段,最后将电炒锅(炒茶锅)开到高温,进行高温辉锅,并延长辉锅时间,把茶叶炒成火功过高的“糙米色”,即呈淡黄色的老火茶,致使失去了龙井茶应有的馥郁鲜嫩的香气特征。
    这种弄巧成拙之举,实不可取。现在,用高温辉锅炒出的“糙米色”老火龙井茶很多,审评时怎样判断是天然糙米色,还是老火糙米色,可根据表3所列内容加以鉴别。 。

2007-03-26

122 0
一楼二楼都对!

2007-03-26

118 0
这个问题比较抽象,一般是靠品出来的,还有就是要看茶汤的色

2007-03-26

146 0
    龙井茶分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是浙江省的主要名茶,年产量1.4万t以上,其中西湖龙井茶约900t(含夏秋龙井),约占龙井茶总产量的65%。判断龙井茶品质的好坏,除其卫生指标需进行理化检验外,其他项目全依赖于感官审评。
  审评按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五项因子进行,其中外形审评包括色泽、形态、嫩度(等级)、新鲜度等,是审评的重点。   一、龙井茶的级别标准 以往,西湖龙井茶分为特级和一级至十级共11个级,其中特级又分为特一、特二和特三,其余每个级再分为5个等,每个级的“级中”设置级别标准样。
  随后稍作简化,改为特级和一至八级,共分43个等。到1995年,进一步简化了西湖龙井茶的级别,只设特级(分为特二和特三)和一级至四级;同年,浙江龙井茶分为特级和一至五级,共6个级别样。  西湖龙井的标准(DSBB33X02-95)和浙江龙井的标准(DSBB33X01-95)所规定的外形品质水平,在同级范围内,其嫩度相当(表1)。
   表一 龙井茶各级标准样的原料和外形特征 级别 西湖龙井 浙江龙井 特级 一芽一叶初展,扁平光滑,茶身 稍紧狭 长度与西湖龙井特二相当 特二 一芽一叶初展,扁平光滑 特三 一芽一叶开展,扁平光滑 一级 一芽一叶开展,含一芽二 一芽一叶开展,含一芽二叶,茶身 叶初展,较扁平光洁 稍大于西湖龙井 二级 一芽二叶开展,较扁平 一芽二叶开展,茶身稍大于西湖龙井 三级 一芽二叶开展,含少量二 一芽二叶开展,尚扁平,茶身稍大于西 叶对夹叶,尚扁平 湖龙井 四级 一芽二、三叶与对夹叶, 一芽二\三叶与对夹叶,尚扁平,较紧 尚扁平,较宽、欠光洁 长 五级 一芽三叶与对夹叶,扁平较毛糙 二、龙井茶的品质特点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
    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一青绿一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昧;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一青绿一黄褐。
   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得多。   机制龙井茶,现在有全用多功能机炒制的,也有用机器和手工辅助相结合炒制的。
  机制龙井茶外形大多呈棍棒状的扁形,欠完整,色泽暗绿,在同等条件下总体品质比手工炒制的差。 表二 龙井茶外形的基本特征 因子 西湖龙井 浙江龙井 形态 扁平,叶包芽不分叉 较宽扁或紧直尚扁,茶身较长大 茸毛 体表无茸毛 部分芽尖带茸毛 色泽 较绿润 较黄绿或暗绿,带暗斑点 三、龙井茶的审评内容 龙井茶的审评内容与其他名优绿茶类同,主要是干评外形,湿评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以及龙井茶产地的区分等。
     1.外形审评取具有代表性的茶叶100g左右,放在茶样盘内评外形,主要评定形态、色泽、茸毛等项因子。通过外形评定,可以判定其属于西湖龙井还是浙江龙井。因这两种茶外形十分接近,甚至其他茶区用龙井种鲜叶(如龙井43、龙井长叶)炒制的部分扁形茶,其外形与西湖龙井也难分伯仲,这就给判别龙井茶的产地带来很大的难度,这也是目前市售龙井茶中标识混乱的原因。
    但有经验的审评者,根据龙井茶外形的基本特征(表2),对大多数茶叶的产地是能够加以区分的。 2.茶汤色泽的审评高档茶的汤色显嫩绿、嫩黄的占大多数,中低档茶和失风受潮茶汤色偏黄褐。
  从汤色不易判别龙井茶的产地,也不必硬加区分。 3.香气和滋味的审评产于西湖区梅家坞、狮峰一带的早春茶叶,如制茶工艺正常,不带老火和生青气味的特级西湖龙井和产于浙江省的特级浙江龙井在香气和滋味上有一定的差别。
    西湖龙井嫩香中带清香,滋味较清鲜柔和;浙江龙井带嫩栗香,滋味较醇厚。若使用“多功能机”炒制的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由于改变了传统龙井茶的制作工艺,两者的香气无明显的区别。
  其他扇形茶大多呈嫩炒青茶的风味。但即使是西湖龙井,一旦炒成老火茶,呈炒黄豆香后,则不易从香气上分清其产地。  在江南茶区,室温条件下贮存的龙井茶,过梅雨季后,汤色变黄,香气趋钝。
   4.叶底的评定叶底审评主要是评色泽、嫩度、完整程度。有时把杯中的茶渣倒入长方形的搪瓷盘中,再加人冷水,看叶底的嫩匀程度,可作为定级的参考。 5.龙井茶的级别评定龙井茶的级别应对照标准茶样而定,若外形与标准样有差别的(如有机茶),只能按嫩度与标准样相当的级别确定。
    目前大部分散装龙井茶制后就上市,部分不标级别,只有价格。若是小包装龙井,则必须标明产品名称和级别,这些茶应对照标准样评定。 龙井茶的级别与色泽有一定的关系,高档春茶,色泽嫩绿为优,嫩黄色为中,暗褐色为下。
  夏秋季制的龙井茶,色泽青暗或灰褐,是低次品质的特征之一。  机制龙井茶的色泽较暗绿。 表三 龙井茶不同糙米色的鉴别方法 因子 天然糙米色 老火糙米色 干 光洁度 匀称光洁 较空松毛糙 色泽 淡黄嫩绿色, 有鹇光泽 偏黄色 评 干茶香 茶香中带清香 茶香中带炒黄豆香 湿 汤色 嫩绿晚亮 黄绿晚亮 香气 嫩香 显炒黄豆香 滋味 鲜嫩柔和 足火味 评 叶底 鲜嫩绿 黄明亮 6.新茶与陈茶的评定当年产制的茶叶称为新茶,从策二年起就称为陈茶。
    新茶中的高档茶,干茶较有光泽,陈茶和失风受潮的茶色泽较灰暗。若在新茶中掺入陈茶,则干茶的整体色泽较花杂;但掺入经冷藏的陈茶,常由于色泽较绿,两者有时也分不清,若开汤审评,则有助于辨别。
   7.春茶与夏秋茶的评定若这两种茶都是新茶,可从干茶的色泽上加以区分。  如这两种茶色泽已“老化”,失去了新茶特色,应开汤后评叶底,可评出不同茶季的产品。春茶的叶底较绵软,夏秋茶叶底较刚硬,两者易分清。
   8.龙井茶糙米色的评定只有“明前”的部分狮峰特级龙井茶具有天然的糙米色,即淡黄嫩绿色。因狮峰的茶园大多在遮荫度较大、日照强度较小的山间,早春气温又低,开采早的幼嫩鲜叶,叶绿素a含量低,叶黄素含量高,呈嫩黄色,经炒制后成茶具有天然糙米色。
    这是狮峰龙井的一大特色,也是品质优良的标志,它的卖价是龙井茶中最高的。所以,部分茶农就片面地追求这种色泽,不管是高山茶还是平地茶,不具备天然糙米色的鲜叶,也要硬炒成糙米色,即在炒制的辉锅阶段,最后将电炒锅(炒茶锅)开到高温,进行高温辉锅,并延长辉钢时间,把茶叶炒成火功过高的“糙米色”,即呈淡黄色的老火茶,致使失去了龙井茶应有的馥郁鲜嫩的香气特征。
    这种弄巧成拙之举,实不可取。 现在,用高温辉锅炒出的“糙米色”老火龙井茶很多,审评时怎样判断是天然糙米色,还是老火糙米色,可根据表3所列内容加以鉴别。 四、龙井茶的评分 龙井茶评分只适用于名茶评比,在一般商业中不使用。
  高档龙井茶评分可参照表4进行。   表四 龙井茶评分参考表 因子 等级 品质特点 给分 系数 甲 扁平光滑,匀齐,芽长于叶,嫩绿有光泽 94±4 0。
  30 外形 乙 扁平光滑,尚绿润 84±4 丙 尚扁平,墨绿或青绿 74±4 甲 嫩绿亮 94±4 0。
    10 汤色 乙 黄亮 84±4 丙 黄褐 74±4 甲 嫩香浓郁 94±4 0。
    25 香气 乙 清香 84±4 丙 纯正、老火 74±4 甲 鲜醇柔和,嫩鲜 94±4 0。
    25 滋味 乙 清爽,醇厚 84±4 丙 浓略涩,青涩 74±4 甲 嫩绿,匀齐,显芽 94±4 0。
    10 叶底 乙 黄绿 84±4 丙 黄熟 74±4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生活常识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保健养生
育儿
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