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常识中什么是关于脑中旋转的实验呢?
为什么你不在脑子里把这个问题先处理好,然后一出手就把它做对呢?要达成这个目标,你必须完成一种姑且称为“脑中旋转”(mentalrotation)的 动作:把卡片的方向在你的脑子里先转好才插入卡片槽里。 这个过程已经调查得十分详细了,而它很迷人的是,脑中旋转的动作可以说是栩栩如生的。在脑子里 转动一张卡片和在手里转动它没什么两样。在脑中旋转物体,测试你的空间感第一个有关脑中旋转的实验,大约是20世纪70年代早期进行的。 心理学家 谢巴德(Roger Sheppard)和他的研究所学生梅兹勒(Jacqueline Metzler),把很多 对很好玩的物体的3D图片拿给受测者看,问他们哪两张...全部
为什么你不在脑子里把这个问题先处理好,然后一出手就把它做对呢?要达成这个目标,你必须完成一种姑且称为“脑中旋转”(mentalrotation)的 动作:把卡片的方向在你的脑子里先转好才插入卡片槽里。
这个过程已经调查得十分详细了,而它很迷人的是,脑中旋转的动作可以说是栩栩如生的。在脑子里 转动一张卡片和在手里转动它没什么两样。在脑中旋转物体,测试你的空间感第一个有关脑中旋转的实验,大约是20世纪70年代早期进行的。
心理学家 谢巴德(Roger Sheppard)和他的研究所学生梅兹勒(Jacqueline Metzler),把很多 对很好玩的物体的3D图片拿给受测者看,问他们哪两张图片代表同一个物体 (只是角度不同而已),而哪两个彼此是镜像。
这个测试有点类似给你看不同角度的手套,再问它们是一双手套,还是两只同手的手套。但是谢巴德与梅兹勒实验所用的物品比手套难认多了。手套是平面 的物体,但是这个立体的东西,是10个小立方体以不规则的方式串在一起,在 三维空间里呈现,其中有的看起来很像大写的字母“L”,但还有一只臂伸出纸 面。
如果你考过智力测验,很可能就碰过这玩意儿,它们可是难得要命,会让 你绞尽脑汁。不过对于研究脑中旋转的心理学家来说这是常用的工具。直到今 天,它们还是测试空间感的主要方式,而离谢巴德和梅兹勒发明它已经超过30 年了。
这项实验的任务是先认好一个物体,然后在脑子里翻转它,直到它跟另一个物体的方向与排列方式大致相同。这时候就可以判断它们两个到底是相同的东西还是不一样的东西。我不知道大家在面对这项原创性的心理学实验时有什么想法,但基本上是这样的,物体需要在心里旋转的次数愈多,你做出决定的时间就愈长。
换句话说,在心里旋转一个物体也是需要时间的,就像在真实的世界里一样。显然,没有人能够只看一眼就立刻掌握这些测试物体的正确方向,必须像是真的握在手里那样把它旋转一番。大家要记得,我们脑子里有一大堆事情,在真实世界里不可能实际去做,但在想象世界里却可以自由发挥的。
譬如说做梦;想象自己回到以前成长的地方;或者想象自己度假时的情景等。但在转动物体的例子里,你的心思却没有办法一下子就得到结论,你必须煞费苦心的在脑子里把物体转来转去。谢巴德的受测者经常表示,他们通常想象着把一个物体的某一臂转到和另一个物体的同一臂平行,然后再检查其他的部分是否相符。
谢巴德指出,这种空间旋转的能力并不是人类独有的。他说了一个德国牧羊犬的故事:有只德国牧羊犬,嘴里衔着一根长手杖,要从篱笆上的一个小缺口通过。当它走到缺口前面先暂停下来,然后把头一偏,让手杖先通过缺口,自己再从缺口通过。
因此,狗儿显然知道如果不偏头,是没有办法咬着手杖通过的,想必它不必和自己商量应该怎么办,显然要完成这项技巧和语言能力无关。(这件事让我有点惊讶,因为我发现自己常对着自动取款机说话。)这种空间旋转测试的时间是相当一致的。
参加者通常要花1~4。5秒才能做出 判断,花的时间和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方向有关,如果方向相同,需要的时间就短些(约1秒),如果方向相差180°,花的时间自然多一点(4。5秒)。用简单的算术来计算一下,我们在脑子里旋转物体的速率大约是每秒转动50。
左右。谢巴 德指出,由这种时间上的一致性,排除了受测者采取“脑中旋转”以外方式的可能性。例如,他们不可能把物体在心里先拆解成“两个方块,向右转,四个方块, 向上转,两个方块,向左转,两个方块”之类的口诀,然后再把两个物体的口诀 拿来互相比较。
如果有人是用这种方式进行配对,那么测试时间就会有较大的差 异。结果是,不管物体的相对方向如何,这种测试所花的时间都相当一致。每当我站在自动取款机前面,总是先比较卡片和卡片槽的方向。经验告诉我,这其实是一个有两个步骤的过程。
首先,让卡面的方向和槽口的方向一致; 其次,旋转卡片,让它符合槽口边上的示意图。那些在30年前发明的实验,至少 有一部分说明了在做这些事情时,我的脑子在干什么:我在执行“脑中旋转”,使我的卡片符合需要的正确方向。
但其实事情还不只如此。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