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初学钢琴一般都练什么曲子?
usic1: 门德尔松《春之歌》,钢琴:汉斯。卡恩)
门德尔松的这个创作特点,还体现在他的一首流传最广的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它是门德尔松青年时代从诗人海涅的诗中得到灵感创作而成。目前,这首《乘着歌声的翅膀》已成为门德尔松最通俗的作品,而深入人心。 由于它曲调优美、婉转动听,给人以轻轻摇动、悠然自得的感受,不仅适合不同声部的男女歌唱家演唱,还被改编成五花八门的器乐形式演奏,甚至还有摇滚和流行歌曲的形式,但都能收到最佳的听觉效果。从国家图书馆现有的唱片中,我们就很难归纳出到底有多少个录音版本,我所知道的就有海菲兹不同时期的小提琴版本、赞姆菲尔的排箫版本、高尔维的长笛版本、邦菲利奥的口...全部
usic1: 门德尔松《春之歌》,钢琴:汉斯。卡恩)
门德尔松的这个创作特点,还体现在他的一首流传最广的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它是门德尔松青年时代从诗人海涅的诗中得到灵感创作而成。目前,这首《乘着歌声的翅膀》已成为门德尔松最通俗的作品,而深入人心。
由于它曲调优美、婉转动听,给人以轻轻摇动、悠然自得的感受,不仅适合不同声部的男女歌唱家演唱,还被改编成五花八门的器乐形式演奏,甚至还有摇滚和流行歌曲的形式,但都能收到最佳的听觉效果。从国家图书馆现有的唱片中,我们就很难归纳出到底有多少个录音版本,我所知道的就有海菲兹不同时期的小提琴版本、赞姆菲尔的排箫版本、高尔维的长笛版本、邦菲利奥的口琴版本、曼托瓦尼乐队的轻音乐版本、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版本,以及世界一些著名乐团的管弦乐版本、众多名家的钢琴、竖琴版本等等。
(Music2: 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女高音:卡纳娃)
听了门德尔松的两首小品,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春意盎然。春天是一个编织希望的季节,多少年来,人们都在用最美的语言赞美春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的大小作曲家们,绝大多数都用音乐这一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赞美过春天。
才华横溢的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过许许多多流传百世的大型音乐作品,而他对春天的赞美,却浓缩在了他的一首名为《渴望春天》的歌曲中。这首歌曲虽然只有两分多钟,但同莫扎特那些不朽的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歌剧相比,给我们惟一的感受是朴实无华。
(Music3:莫扎特《渴望春天》演唱:维也纳童声合唱团)
贝多芬是公认的伟大作曲家,在人们的印象中,他的创作手笔都是那些诸如九大交响曲那样的大手笔,但贝多芬一生也创作了一些短小精悍的音乐小品,其中包括十几首小步舞曲,而《G大调小步舞曲》是其中最通俗、流传最广的一首,成为外国通俗名曲之一。
(Music4: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 钢琴:汉斯。卡恩)
应该说,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但有些器乐小品同他的那些大手笔相比,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同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钢琴小品《致爱丽丝》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贝多芬一生没有结过婚,但他却一直在为甜蜜的爱情而不懈地追求着,《致爱丽丝》的创作就包含了这样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故事:当贝多芬年近40岁时,他曾带过一个名叫特蕾泽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此时的贝多芬心情非常荡漾,于是写下了一首钢琴小品送给了这位学生,并在乐谱上题上了"献给特蕾泽",后来,这份乐谱一直就留在了特蕾泽那里。
贝多芬逝世后,在他的作品目录中也没有这个曲目,直到40年以后,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的撰记,在整理特蕾泽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个手稿,但在发表这个乐谱时,却把"特蕾泽"笔误为"爱丽丝",待要澄清的时候,人们已接收了《致爱丽丝》这个既成事实。
但我却认为,"特蕾泽"也好,"爱丽丝"要好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可以理解为贝多芬归根结底要献给的,是崇高的"爱情",是人类所有善良的女性。在这首《致爱丽丝》中,贝多芬基于了一个淳朴而亲切的主题,把特蕾泽温柔、美丽的形象作了概括的描述,在作品的前半部分,好似贝多芬有许多亲切的话语正在向特蕾泽诉说,后半部分听起来好象二人在亲切地交谈。
(Music5:贝多芬《致爱丽丝》, 钢琴:汉斯。卡恩)
像《致爱丽丝》这样赞美青春少女的器乐小品,在古典音乐的艺术宝库中是司空见惯的,最著名的还有德彪西的《棕发少女》和克莱斯勒的《美丽的罗斯玛琳》。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是印象乐派的创始人,他于1910年创作了一首钢琴小品《棕发少女》(也有翻译成《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并收入了他的钢琴小品集《前奏曲》中。这是德彪西从法国诗人里尔的一篇同名诗中得到的创作灵感,这首短小而抒情的小品,活灵活现地描述了一位少女的形象,向听众展示了这位少女富有活力的一面,以及她沐浴着阳光、充满着光明和幻想的内心世界。
现在,这首原为钢琴创作的抒情小品,由于小提琴大师海菲茨出神入化般的小提琴演奏,而使小提琴的演奏形式更为人们认可。
(Music6: 德彪西《棕发少女》,小提琴:海菲茨)
说到小提琴小品,20世纪杰出的美籍奥地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克莱斯勒就算得上是?quot;大人物"了。
克莱斯勒在小提琴小品的发展史上起了划时代的作用,他不但自己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小提琴独奏曲,而且十分适当地把肖邦、舒曼、门德尔松等人创作的钢琴小品,变成由小提琴演奏的完整艺术作品,借用古典的形式,表现出近代音乐的风格。
克莱斯勒作曲或编曲的小提琴小品有数十首,其中大多为小提琴家们经常演奏的曲目,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爱的忧郁》、《爱的欢乐》、《维也纳随想曲》、《中国花鼓》等。《美丽的罗斯玛琳》是克莱斯勒年轻时代的作品,罗斯玛琳是克莱斯勒认识的一位年轻姑娘,这首小曲以轻快的手笔,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她活泼的性格、美丽动人的神态和婀娜的舞姿,通过音乐,我们可以体会到罗斯玛琳正拖着长裙旋转跳舞。
(Music7:克莱斯勒《美丽的罗斯玛琳》,小提琴:艾尔曼)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欧洲音乐的重头人物,一生中创作的作品之多在各大作曲家中属于名列前茅。巴赫一生写过多首小步舞曲,这些作品既没有编号,也没有注明创作时间,其中的《G大调小步舞曲》由于演奏技巧简单、曲调动听,成为了巴赫最通俗的名曲之一。
虽然这首作品被后人编入了《巴赫初级钢琴曲集》,但在巴赫生活的时代,还没有钢琴,而我们所说巴赫的钢琴作品,实际上是巴赫为当时一种被称作羽管键琴的古乐器所作的曲谱。巴赫的孩子很多,他要经常写一些羽管键琴练习曲辅导他们,这首《G大调小步舞曲》从简单的曲调来看,被普遍认为是巴赫为孩子们练琴所写的一首练习曲。
多年来,这首曲子不仅成为初学钢琴的人必要练习的曲子,而且还编入了竖琴、吉它、小号,以及电子琴等学习的教程。
(Muisc8: 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
和巴赫一样,德国作曲家舒曼也在子女的音乐教育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舒曼是一位在钢琴方面成果显著的大作曲家,他前期的作品几乎全是钢琴曲,30岁以后才开始写声乐曲、大型管弦乐曲和戏剧音乐。在舒曼创作的钢琴作品里,有一首只有几十秒钟的著名小曲《快乐的农夫》,这是舒曼送给大女儿10岁生日礼物《少年钢琴曲集》中的一首。
舒曼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每到星期天,舒曼和夫人克拉拉都要和孩子们举行一个家庭的"小小音乐会",《快乐的农夫》是他大女儿经常表演的节目。这首小曲由于是写给孩子们的钢琴练习曲,所以在演奏技巧上比较简单,它很早就被传入我国,在1949年以前曾经被填上词,起名为《庆丰年》,编入中小学音乐课本。
(Music9:舒曼《快乐的农夫》, 钢琴:汉斯。卡恩)
还有一些练习曲,经过演变成为了一种特有的曲牌。"练声曲"原指专供练习歌唱的歌曲,一般没有歌词,只用韵母、音节或唱名来演唱,音域较宽广,旋律变化较复杂,到后来形成了以相同形式写成的艺术歌曲。
20世纪初期,俄国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就以这个形式写下了一首《练声曲》,献给俄国女高音歌唱家涅日达诺娃。这首《练声曲》原来是一首独唱歌曲,后来被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该作品主题旋律委婉舒缓,犹如轻拂水面的秋风,温和而略带伤感,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歌风格。
(Music10: 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演奏:英国三大交响乐团48位首席小提琴手,指挥:格奥弗雷。西蒙)
无独有偶,著名作曲家勃拉姆斯也曾写了一首不朽的传世之作,赠送给红颜知己,这就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摇篮曲》。
早在勃拉姆斯在汉堡指挥一个女子合唱团时,结识了一位姑娘,勃拉姆斯很欣赏她的演唱才华,两人建立了友谊。十年后,当勃拉姆斯知道她的第二个孩子刚出生不久时,决定写一首《摇篮曲》送给她。勃拉姆斯根据这位母亲的喜好,以维也纳圆舞曲的情调写下了这首作品,全曲深切地表现了母亲温柔和慈爱的内心情感。
(Music11: 勃拉姆斯《摇篮曲》, 演唱:维也纳童声合唱团)
如果说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融合了纯真的母爱和真挚的旧友情感,舒伯特的《摇篮曲》却给人留下了一丝无尽的凄凉。提起舒伯特,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把他和辛酸、凄凉联系到一起,舒伯特一生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以至于长期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只活了31岁。
在他的作品中(比如《第八(未完成)交响曲》),常常流露出的苦闷和压抑的情绪,就是他一生生活的写照。舒伯特是一位高产的作曲家,一生写过600多首艺术歌曲,被后人称为"艺术歌曲之王",但在出版商那里,他的每首歌只能换来一两毛钱,因此,虽然他的不朽作品连连问世,却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
一个寒冷的冬天,舒伯特又冷又饿但身无分文,不得已走进一家小餐馆,在菜谱背面随手作了一首曲子,起初,餐馆老板以为他是要饭的,想轰他走,但看到乐谱后,才知道他是一位作曲家,于是收下乐谱,换给了他一盘土豆。
这首只值一盘土豆的作品,就是著名的舒伯特《摇篮曲》。
(Music12: 舒伯特《摇篮曲》演唱:维也纳童声合唱团)
然而,正像许多著名作曲家一样,生活的艰辛并没有摧残掉舒伯特为艺术献身的信念,在他所创作的大量艺术歌曲中,我们所领悟到的却是乐观向上的情调,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提到舒伯特的《小夜曲》。
现在只要提起"小夜曲",我想人们十有八九会首先想到舒伯特的《小夜曲》,的确,这支曲子称得上是家喻户晓了,但它的发表,是在舒伯特逝世之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后期创作的一些艺术歌曲收集整理成《天鹅之歌》后,才得以公诸于世。
舒伯特的《小夜曲》模仿了吉它伴奏的特点,向人们描绘出了这样一幅画面:一个青年正怀抱吉它在他心爱姑娘的窗下弹奏,随后唱出了真挚表达爱情的情歌。
(Music13: 舒伯特的《小夜曲》,演奏:波士顿通俗交响乐团,指挥:阿瑟。
菲德勒)
舒伯特以歌曲优美的旋律,表达了对坎坷人生的抗争情绪,而柴科夫斯基的《忧郁小夜曲》则是作曲家以他特有的"美的旋律",达到对一种压抑心情的释放。柴科夫斯基的人生道路坎坷不平,多愁善感的忧郁情绪几乎伴随了他的一生,他甚至还一度悲观厌世过。
这种情绪自然要反映到他的作品里,但在《忧郁小夜曲》里,柴科夫斯基把旋律运用得十分感人,?quot;忧郁"中蕴含了一种内在的美。
(Music14: 柴科夫斯基《忧郁小夜曲》, 小提琴:海菲茨)
一首《忧郁小夜曲》足以让我们领略到柴科夫斯基这位"旋律大师"的风采,而多年来公认的最能体现旋律魅力的作品,是一首名为《F大调旋律》的钢琴小品,它的作者恰好就是柴科夫斯基的老师安东·鲁宾斯坦,看来学生和老师真称得上是一脉相承了。
鲁宾斯坦是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钢琴家,同时又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但这些作品大多由于缺乏个性而未能广为流传,《F大调旋律》就成为他最有代表性的传世之作。这首钢琴作品是典型的旋律性器乐小品,乐曲结构极其简单,但曲调却极其优美,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们也变换花样地演奏这部作品,把它改编成小提琴、大提琴和管弦乐等形式演奏。
由于这首曲子旋律性太强,听起来更像是一首船歌,所以有人还把他称?quot;鲁宾斯坦的船歌"。
(Music15:鲁宾斯坦《F大调旋律》, 钢琴:汉斯。卡恩)
几乎是与鲁宾斯坦同一时期,匈牙利也出了一位伟大的钢琴家兼作曲家,他就是李斯特。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李斯特:即使他算不上唯一最伟大的,也是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是天才而略带江湖气,是技艺大师而有演员、经理人的气质,对同行、对青年人总是无私地相助。李斯特对音乐的最大贡献,是丰富并革新了钢琴的演奏艺术,首创了"交响诗"体裁,他在钢演奏艺术上的炉火纯青,从他的改编曲目《钟》可以一览无余。
《钟》是李斯特根据帕格尼尼《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钟》的主题改编的一首钢琴独奏曲,是李斯特艺术上的一种创造。在这首曲子中,李斯特将原作品中用小提琴和管弦乐模仿钟声,变为用钢琴模仿,产生了更为清脆、逼真的效果。
《钟》这首钢琴曲充分发挥了钢琴的演奏技巧,现已成为高水平的钢琴家们经常演奏的曲目之一,以便为演奏者的高超演技提供充分施展的机会。
(Music16:李斯特《钟》,钢琴:帕德雷夫斯基)
在李斯特之后,匈牙利又出了一位著名的作曲家雷哈尔。
也许对雷哈尔本人,有些听众还感到有点儿陌生,但要是提起他创作的轻歌剧《风流的寡妇》,就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雷哈尔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作了大量的歌剧和轻歌剧作品,是轻歌剧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代表作除至今久演不衰的《风流的寡妇》外,还有一首管弦乐曲《金银圆舞曲》,这首圆舞曲创作于1901年的维也那,当时的奥地利公主是一个讲究穿着、喜欢跳舞的人,他每年都要在维也那举办几次时装舞会,舞会的具体时间和服装色彩都要由公主亲自决定。
当公主听说雷哈尔创作了一首《金银圆舞曲》后,灵机一动地请雷哈尔担任舞会的乐队指挥,并把这首圆舞曲作为舞会的主题曲,还要求所有参加舞会的女宾都要穿金色或银色的晚礼服前来,结果取得了胜过往年的最佳效果,不仅舞会现场金银光芒闪烁,主题曲旋律更是深入人心,于是,雷哈尔的《金银圆舞曲》就此名扬天下。
(Music17:雷哈尔《金银圆舞曲》, 演奏:波士顿通俗交响乐团,指挥:阿瑟。菲德勒)
雷哈尔的《金银圆舞曲》无疑是一首雍容华贵、光芒四射的圆舞曲,而肖邦的《一分钟圆舞曲》所具有的则是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
这首钢琴小品的经典之处,在于留给我们的是生活瞬间的情趣。这首《一分钟圆舞曲》是肖邦众多钢琴作品中最短的一首,所谓"一分钟",其实只是一个笼统的时间概念,这首曲子实际演奏时间大约为1分40多秒,是肖邦在他的情人、法国著名女作家乔治·桑的庄园里即兴写成的。
当时,肖邦看到乔治·桑的小狗在咬自己的尾巴,可总也咬不到而团团转圈,情景非常有趣,乔治·桑对肖邦说:我要是有你那样的音乐天赋,准会把它写成一支曲子。而肖邦不愧是"钢琴诗人",他马上走到钢琴前,即兴创作了这首短小的圆舞曲。
由于该曲子把小狗可爱的动作和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又被称为《小狗圆舞曲》。该曲子虽然只有一分多钟,但对演奏技巧的要求却非常高。
(Music18: 肖邦《一分钟圆舞曲》,钢琴:迪努。李帕蒂)
从肖邦的这首《一分钟圆舞曲》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良好的周边环境带来的好心情,都能激发那些伟大的作曲家的创作灵感,而他们往往也会不失时机地以轻松、幽默的音乐来加以回报。
德沃夏克的《幽默曲》就是在这样的意境下完成的,1894年,德沃夏克从美国回到波希米亚度假,从繁华、喧闹、高楼林立的纽约,回到风景如画、清新幽静的故乡,久违的田园环境使他的心情异常舒畅,于是他一口气写成了八首《幽默曲》,编成一部曲集,这些甜美、轻松、愉快、幽默的音乐小品,充分反映了德沃夏克当时的愉快心情,其中就包括了我们所熟悉的这首《幽默曲》。
(Music19:德沃夏克的《幽默曲》,钢琴:汉斯。卡恩)
不失时机地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是作曲家们创作的源泉,而能够用短小精悍的音乐把这些细节描绘得淋漓尽致,也是这些作曲家们的非凡之处。
英国著名作曲家埃尔加创作的小提琴名曲《爱的祝愿》,就维妙维肖地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恋人相爱的柔美画卷。《爱的祝愿》也有人把它翻译为《情人的问候》,是埃尔加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典型的小夜曲风格,表现了恋人们的绵绵私语,在柔美的曲调中,夹杂了一丝哀怨的情调。
该作品轻松典雅,不仅小提琴家们喜欢演奏,还被后人改编成大提琴曲和管弦乐曲演奏。
(Music20: 埃尔加《爱的祝愿》,小提琴:约瑟夫。苏克)
如果说埃尔加的《爱的祝愿》所描绘的是一幅典雅的爱情画卷的话,德国作曲家韦伯的《邀舞》则向人们讲述了一个浪漫的故事。
韦伯是与贝多芬同时代的作曲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大部头作品,《邀舞》是韦伯献给他夫人的一首有标题的钢琴曲,内容描写了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在舞会上结识了一位姑娘,他很有礼貌地邀请姑娘跳舞,姑娘并没有马上答应,在青年的一再恳求下,姑娘才答应下来,经过热烈的翩翩起舞之后,青年把姑娘送回到座位上,行礼告别而去。
韦伯的这首《邀舞》实际上就是一首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22年以后,法国著名作曲家柏辽兹把它改编成一首管弦乐曲,使曲调更加明朗,作品结构更有层次,特别是在乐曲的开始和结尾,以大提琴独奏代表男青年,以单簧管和长笛代表姑娘,通过两种乐曲的相互对应,来表现二人的对话,音乐形象十分动人、逼真。
(Music21:韦伯《邀舞》,演奏:柏林爱乐乐团,指挥:卡拉扬)。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