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起精华,去其糟粕写一篇这个题目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思考
近年来,“国学”热逐渐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评价也日渐受到各界关注。对待传统文化,通常有三种态度:一种是完全暴露弱点和缺陷,持全面否定的历史虚无主义态度;第二种是单纯赞扬和讴歌优点,取全面肯定的文化保守主义态度;之三是综合分析优点和缺陷,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现实主义态度。 从原则上说,人们普遍认同第三种态度,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说法也提了很多年了。但问题往往出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于具体的文化“精华”和“糟粕”,究竟如何划分、如何鉴别、如何把握?怎么个“取”法,怎么个“去”法?这里不仅有操作的方法问题,还有更深刻的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问题。 ...全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思考
近年来,“国学”热逐渐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评价也日渐受到各界关注。对待传统文化,通常有三种态度:一种是完全暴露弱点和缺陷,持全面否定的历史虚无主义态度;第二种是单纯赞扬和讴歌优点,取全面肯定的文化保守主义态度;之三是综合分析优点和缺陷,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现实主义态度。
从原则上说,人们普遍认同第三种态度,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说法也提了很多年了。但问题往往出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于具体的文化“精华”和“糟粕”,究竟如何划分、如何鉴别、如何把握?怎么个“取”法,怎么个“去”法?这里不仅有操作的方法问题,还有更深刻的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问题。
我们有必要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一番认真的再思考。
所谓“精华”和“糟粕”,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两种不同的理解
我们知道,任何民族文化的传统,都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在历史与现实中发挥作用的。
所谓“精华”和“糟粕”,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实体性的,一种是价值性的。
实体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当作是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存在,是各种文化现象本身固有的性质,认为其中有一些东西本身就是好的,是“精华”;另一些东西本身就是不好的,是“糟粕”;精华就是精华,糟粕就是糟粕,只要它们存在,就是从来如此,不会改变;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它们一一找出来,“精华”好好保持,将“糟粕”剔除。
价值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看作已有文化现象在现实条件下的意义和作用,即以我们现在的生存发展为标准,去看过去留下来的东西是好是坏。这里暗含的一个前提是,不认为哪些现象的好坏意义是从来如此、固定不变的,而是承认好坏本质上都因人、因时而易。
因此,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客观地看待过去的东西,而重点是从人和社会的现实发展出发,对它们加以选择和改造。
这两种不同的含义和理解之间,表现出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深刻的差别。前一种理解比较简单直观,因此在人们的看法中比较常见,代表了一种传统的思考方式,但它存在着很大的疑点和误区。
从理论上说,后一种理解比较符合实际,比较深入和合理。
多少年来,一直有人想给全部传统文化来一个“两分”:弄清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然而却从未如愿。这是为什么
实体性理解的最大误区,是容易将“存在”和“意义”(价值)混淆或等同起来,因此导致以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历史文化现象的存在,以简单、抽象、凝固的态度对待它们的价值,从而简单机械地理解和执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比如,为了实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人们很容易产生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给全部传统文化来一个“两分”:先弄清楚它们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开列出清单来,然后照单清理,一劳永逸。
多少年来,一直有人在做这样的尝试,想开出一个客观、准确、全面的“清单”来,然而却从未如愿。这是为什么?原因当然很多,但归根到底是因为,脱离了人和社会的具体发展,想就每一个文化现象本身去判断它的绝对价值,确定它是永恒的“精华”或“糟粕”,这种思路本身是不能成立的。
比如,胡适当年曾抨击过中国传统中所独有的某些“宝贝”:骈文、八股文、小脚、太监、姨太太、贞节牌坊以及五代同堂的大家庭、地狱活现的监狱、动辄廷杖板子夹棍侍候的法庭,等等。这些残酷地限制人的自由、扼杀人性的东西,毫无疑问是应该划入“糟粕”之列,坚决予以去除的。
对此大家已经没有异议。但这只是近代以来的结论。相反,它们既然曾被当“宝贝”,就意味着曾被视作“精华”。这说明,它们是一种封建主义制度、一段历史的必然产物。离开了这段历史和历史的发展,我们就无法说明这种从“精华”到“糟粕”的转变。
不管怎么说,在社会已经发展的情况下,对于八股文、小脚、太监这一类显而易见的事情,还是比较容易做出判断的。而对于一些比较深层的东西,如纲常礼教、忠君思想、抑利扬义、无为而治、忍让顺从等,在过去就确曾是封建主义文化的“精华”,没有它们就没有封建文化,就没有那一段历史;而在今天,不同人在不同场合对它们也有不同的评价,因为它们究竟属“精华”还是“糟粕”,要看怎样理解和发挥。
这说明它们的价值具有两面或多面性。离开了现实的具体条件和对象,就无法做出判断。
历史上秦始皇统治期间修筑的万里长城,如今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令人叹服的奇迹。这一人间最浩大的工程,当年是暴政的一个体现,后来也一度显示出“两面性”:既是抵御外来侵略的坚固屏障,也是人为与外部断绝商品贸易和文化交往的心理防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像处理“烂掉一块的苹果”那么简单
文化是历史的投影。一个事物、一种文化现象的发生和存在,都是一定历史过程的产物,都有它的原因和条件,因此也有其确定的本质;但它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即价值如何,起正面或负面作用,却不是单一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常常具有两面或多面性、可变性。
在历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它的每一方面内容、每一特征,在现实中都能够表现出这种两面性。那种所谓精华部分发挥积极作用、糟粕部分产生消极作用的说法,只能是简单化的想象。实际上,在发生作用的时候,无论是精华部分还是糟粕部分,都不是只向一方面产生作用,而是如同一柄双刃剑一样,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其正的和负的两个方面和两个方向。
这要视文化主体的具体发展情况而定,视文化主体的具体需要、结构和能力而定。因此只能依据现实、对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具体地分析,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
机械理解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以对文化现象的简单“二分”为基础的,它完全忽视了文化和传统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的客观事实。
它希望如同对待一个烂掉一块的苹果一样,对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来个“二分”:“去”掉烂掉的一半,“取”其好的一半。可问题的关键是,盘根错节的文化传统,并不像、也不可能像一个已经成熟了、最终定型了、从树上摘下来的苹果,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生命系统,它有自己的机理结构,它在生长变化着。
这使“烂苹果”之类的比喻完全没有意义。因为,如果它真的烂了一部分的话,那么,这烂掉的一部分和所谓好的部分也往往是交错、渗透在一起的,无法分开;如果它真的烂了一部分的话,那么,另一部分恐怕也同样已经烂了、或者与之相适应了;如果切除烂的一部分的话,另一部分大约也很难原样保留和维持。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想像处理烂苹果一样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实际上却总也处理不清楚的原因。——不从系统整体和根本上看问题,只想就一个个具体现象分别做处理,是不可能分得清楚、处理得干净的。
事实上,所谓“精华”和“糟粕”的简单划分,总是离不开以现实主体为根据的选择和塑造。所以那种将传统文化简单化的倾向,通常也和对待传统文化的实用主义态度相联系: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旗号,对前人的文化遗产随意解释,各取所需,为己所用,却根本不管它们在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具体情况。
比如这些年来,总有人喜欢在编选“传统精华”上做文章。他们从古代文献典籍、“先贤”语录中,草草搜罗出一些自己喜欢的话语、案例,将其汇集成文成书,便大加鼓吹,名曰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精华”,等等,似乎已经开出了至少是一部分的“清单”,可供“弘扬优秀传统”之用……实际上,他们既未联系历史现实做深入的考察批判,也未对自己“选择”的思路做深刻的反思和改进,这样做的效果,只能是为了满足一时的需要“造造声势”罢了。
这样的闹剧在历史上演过多次,并未能也不可能真正解决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弘扬优秀传统”的问题。
这是对精华和糟粕作单纯实体性理解所必然面对的困境。
“精华”和“糟粕”不是指任何对象本身,而是指它们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按照价值性的理解方式,“精华”和“糟粕”不是指任何对象本身,而是指它们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用于传统文化则是:对于历史上产生形成的文化现象、传统,主要不是去看它们“是什么”,而是重点思考“我们怎样对待”:
——历史上发生形成的文化现象、传统,是已经存在的客观现实。它们都是一定历史过程的产物,都有它的原因和条件,因此也都有自己发生、发展、消亡的逻辑。
对“存在”的事物,首先要按照其逻辑,理解它们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过程性质,不要把它们看作是一成不变的。对它们的历史意义,也要放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去把握,弄清楚它们在什么情况下是必然的或偶然的,在什么情况下是有益的或有害的,在什么范围和程度上是精华或糟粕,等等,用历史本身说明它们在历史上的价值,说明它们为何产生,为何消失。
在这一点上,绝对不应该仅以我们今天的好恶为标准,用今天的想象和愿望代替过去的事实;
——然后,要把重点放在我们自己的今天、现实及其发展要求上。对于“过去已有的”东西,不论它们在过去曾起过怎样的作用,是不是精华,都要以有利于我们今天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继续进步为标准,去重新加以分析、研究、判断和选择实施;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关键与核心,是立足于当代中国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
当代中国人是全部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和主体,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离不开中国人的自我改造。只有面对当代和未来的世界,认清自己的位置和使命,同时清醒地了解自己身上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并在今后的发展中自强不息,扬长避短,扬长补短,不断前进,才是真正的(不是口头上的)“弘扬”,才能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所以,当代中国人如何搞好自我认识、自我发展,是全部问题的关键,也是最重要、最困难的环节。在这个问题上,最有害的莫过于把传统文化置于现实之外的“过去”,把它仅仅当成是一个任我们反复观赏、把玩或组合的对象。
这将导致另一种无形的“玩物丧志”——沉迷于对传统的空泛感觉,只知一味地欣赏、把玩,或者挑剔、抱怨不休,却忘记了自己的真正权力和责任。如果事情果真如处理一个“烂苹果”那样简单的话,那么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之路,也将变得非常简单而轻松了。
总之,如何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问题,实质上不是一个如何对待外部现成对象的问题,而是我们民族自身如何对待自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命运的问题。我们从历史走来,所以决不可能脱离自己的传统;我们向未来走去,所以决不应该停留于过去的传统。
以科学的方法去认识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有自尊、自强的精神,也要有清醒、科学的态度。既要对自己的历史负责,有自爱自立的意识,敢于肯定和弘扬自己传统中一切优秀、美好的东西;又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有自我批评和自我超越的精神,敢于否定和抛弃自己传统中一切落后、丑恶的东西。
对过去是如此,对现在和将来也是如此。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