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对于中国海军的意义?
中国海军是否要拥有航空母舰,要拥有什么样的航空母舰。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对于中国航母的问题,我的观点是:第一,未来中国海军必须拥有航空母舰;第二,眼下中国海军现状还不适宜建造航空母舰。
近代以来,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够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政治、经济大国。十九世纪的英国、二十世纪的美国给我们提供了两个很现实的例子。如果说,在前两个世纪的海洋争夺中,海洋对国家的意义还仅仅是海上交通、海上贸易或是国家防御的话。 那么,二十一世纪的海洋对人类、对国家还意味着资源、意味着生存。众所周知,目前的陆地资源已经日渐匮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将日趋拥挤。而辽阔的、蕴藏着极为丰富矿藏资源的海洋就...全部
中国海军是否要拥有航空母舰,要拥有什么样的航空母舰。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对于中国航母的问题,我的观点是:第一,未来中国海军必须拥有航空母舰;第二,眼下中国海军现状还不适宜建造航空母舰。
近代以来,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够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政治、经济大国。十九世纪的英国、二十世纪的美国给我们提供了两个很现实的例子。如果说,在前两个世纪的海洋争夺中,海洋对国家的意义还仅仅是海上交通、海上贸易或是国家防御的话。
那么,二十一世纪的海洋对人类、对国家还意味着资源、意味着生存。众所周知,目前的陆地资源已经日渐匮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将日趋拥挤。而辽阔的、蕴藏着极为丰富矿藏资源的海洋就将成为人类存在下去的希望。
中华民族要在这近在咫尺的二十一世纪实现民族复兴,维护我国合法的、应得的海洋权益,就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前不久,中国的海洋科学考察队在远离大陆的太平洋腹地发现了一片含量丰富的稀有矿物区。
根据联合国关于和平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相关法规,我国拥有对这片位于公海上矿区的专有开采权。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个挑战,未来我们能在可能发生的争端中成功维护我们的权益吗?不仅如此,开放的国与国贸易也越来越依赖海上交通线。
我们必须考虑一下,如果未来有某个敌对的国家,独自或是纠合起一撮仆从国对我国进行海上封锁、袭击我海上采矿作业、破坏我海上交通线,那时我们该如何应对。我们决不能再让类似于1993年美国海军在公海上无理跟踪、拦截我国货轮“银河”号的事件重演!
这就要求中国必须建立起一支强大的远洋海军。
而一支失去空中掩护的海军注定是走不出近海的。唯一能给走向远洋的舰队提供空中掩护的只有航空母舰。
有不少朋友认为,航空母舰也将如战列舰一样让出海战霸主的地位。他们提出我们不必再沿着特混舰队——联合舰队——航母战斗群的“老路”前进,而是应该踢开“航母战略”,发展易于隐藏的水下突击力量。
这种意见在我看来是错误的,也是极其危险的。“航母过时论”并不是刚刚出现的,五六十年代曾一度风行过。赫鲁晓夫不也认为航空母舰和大型战舰是“海军上将的玩物”,是“导弹绝好的靶子”,是“浮动的棺材”?他不也认为倾力发展核潜艇才是正事?可结果怎样呢?不错,苏联的核潜艇确实让美国人胆战心悸。
然而核潜艇武装起来的苏联海军最终在海权的争夺中负于以航母战斗群为核心的美国海军。古巴导弹危机就是一个明证:为了保证自己的货船能突破美航母战斗群对古巴的封锁,苏联派出核潜艇为货船护航。可当美军开始拦截苏联货船时,苏联的潜艇只能在水下干着急,因为它们不能贸然向美军开火(这将导致冲突升级),也不能浮出水面和美舰冲撞(一来潜艇不经撞,二来这等于自己暴露自己,与潜艇的本性相背。
)。尴尬的苏联潜艇只能 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船被挡在古巴水域之外。此后,苏联海军才开始重新检讨自己的发展战略,开始发展大型水面战舰和航母,这是后话。但从苏美两国海军在古巴危机中的表现之中,我们也能体会出两个大国即便在剑拔弩张的对峙中,任何一方都在极力避免冲突升级为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威慑力或说是有形威慑就比无形威慑来得重要。打个比方,如果护航的苏军中有航母战斗群,那么美军就会打起算盘:对方有水面战舰护航,我们是拦截冲撞呢?还是开火?拦截冲撞苏联舰艇,大家都不会占上风,苏联船队终将突破封锁;开火,自己也难占便宜,更何况水下还有不知所踪的潜艇。
这样,冲突的主动权将倒向苏联一边,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就将改写。
所以说真正有威慑力、有战斗力、能够保证在未来冲突中维护己方海上权益的只能是以海上航母战斗群和水下潜艇突击群“两条腿走路”的远洋海军。
也有不少观点认为,未来战争是导弹战。因此能够携带数百枚导弹的武库舰可以取代航空母舰的核心地位,以维护舰队制空权。对于这种观点,我的看法是:首先,人高于机械。任何再先进的导弹在主观能动性、在目标鉴别、在任务灵活性方面都不如有人驾驶作战飞机。
其二,武库舰以导弹维护制空权太被动。你无法预见对方飞机什么时候、在什么方向上、以什么样的方式对自己展开攻击。这样在防御战斗中,容易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其三,飞机航程加导弹射程绝对远大于单纯的导弹射程。
这就意味着,你的对手在你导弹攻击射程之外就可以派出搭载反舰导弹的飞机攻击你。这样,“先发制人”是别指望了,而且比比看,用导弹攻击目标大、反应慢的军舰容易呢,还是用导弹攻击目标小且机动灵活的飞机容易?因此,武库舰只能是航母或是整个水面舰队的火力补充,而绝不能取代航空母舰的核心位置。
从航母本身而言,它的发展历程尽管走了快一个世纪,却远未达“风烛残年”之时。用战列舰的衰败来比航母的未来是极度唯心的。“穷则变,变则通”是永恒的定律。曾经和战列舰一同驰骋“大舰巨炮”时代的巡洋舰,在导弹武器时代不正是以自身的武器变革赢得了自己在水面舰队中的位置?即便是战列舰,虽然风采已逝,但海湾战争中美海军两艘经过有限现代化改装的战列舰发挥出的效能却是任何一种现代水面战舰无法取代的。
完全可以这么认为:如果在导弹武器出现之后,那些海军强国也尝试着在战列舰做出些变革,那么战列舰就绝不会走向消亡。是历史命运给战列舰开的玩笑。相比于战列舰,航空母舰变通的余地更大。航母的战斗效能不是靠本身发挥的,而是依靠自己搭载的作战飞机来实现的。
因此,它只要及时换装最新的电子通讯设备、雷达预警系统、空中管制及指挥系统,及时装备最先进的舰载作战飞机,并在飞机上使用最先进的机载武器系统,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将随着科技进步不断飞跃,其核心地位也将越来越稳固。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航空母舰是不可取代,也是难以“过时”的。中国海军要走向远洋,航母是必要装备。但是,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对航母的追求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任何脱离现实的“冒进”将带来危险的负面效应。
当今世界上装备有航母的国家有10个,但除了美、俄、法、英四国真正有能力保证自己航母能在激烈战斗中安全存在,并顺利发挥效能外,其它国家(包括印度)的航母是否能在对手头几波的导弹攻击中存活下来都是问题。
对这些小国来说,舰母只能实现其空洞的威慑力。而中国海军需要的是和平时的威慑力和战争时的战斗力。但是,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到,目前中国海军在技术水平上同世界海军强国还有着不小的距离,存在的缺陷不少,最突出的就是:防空、反潜能力较差,后勤保障能力也无法保证舰队真正走向远洋。
而这三点却是保证航母发挥战斗力的先决条件。我国的航空技术暂时也无法满足制造先进舰载固定翼式飞机。而且,美、俄等海军强国的航母技术(空中管制、飞机起飞、着舰引导、地勤管理)是经过长期改进、发展,完善起来的。
在这些方面,我国单靠技术引进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可行的只能是在有限技术引进和自身技术突破的基础上,用相当时间去消化、吸收才能真正形成效能。这需要时间,也需要金钱。由此,也牵出中国航母的第二个“瓶颈”——资金问题。
航母是个“吞金兽”,建造需要钱,维护也需要钱。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海军因力“囊中羞涩”,其拥有的航母还没到设计服役期一半就因缺少维护而只能当做废铁“称斤卖了”,就是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例子。不仅如此,单造一条航母还不解决问题,至少要有2—3艘航母才能保证随时有一艘航母处在战备状态(1艘船检、维护,1艘战备)。
这对中国有限的军费就提出严峻的挑战。我国每年军费不到一百个亿,其中要拿出1/3吃饭,1/3维持日常运转,真正用来发展装备的也只有1/3,而且这还不能全贴在一条航母上。踢开经济建设,提高军费“要大炮,不要黄油”将比没有航空母舰更危险。
在这样一个资金有限、技术有限的情况下,头脑发热,匆匆上马航母建造计划是行不通的。
从中国目前所处的国家安全形势来看,总体上还算安定和平的,真正急待解决的只有台湾问题和南沙问题。贸然发展航空母舰反而会给国际反华势力的“中国威胁论”提供口实,引起我国周边军备竞赛,从而造成不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
而台湾问题和南沙问题中,台湾近在咫尺,陆基飞机就足以满足需要。南沙问题的麻烦相对大些,但并不是没有航母就不能解决。以前我军的陆基战斗机航程够不到南沙,但现在不同了。苏27和它的国产化型歼11,以及歼轰7“飞豹”(FBC—1)的战斗航程足以覆盖整个南沙水域。
一旦需要,它们可以为我水面舰队提供空中掩护和火力支援。而且现在空中加油技术对我国已不是什么难题,花点钱装备空中加油机,并将歼8、歼7MG等飞机加装空中受油系统,就能大大增 军南沙水域上空的制空力量。
这样的力量对付那些贪得无厌的东南亚小国足够了。真正目前该下大力气花钱的是提高舰队的区域防空能力、反潜能力和电子战能力。这些在技术上不仅比发展航空母舰难度小,而且实现时间短,还可以为将来建立航空母舰护航舰队打下坚实基础。
在远洋防御方面,中国海军的潜艇部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威慑力。发展更先进的潜艇技术,逐步增加先进的常规动力潜艇和核潜艇以提高潜艇部队的战斗力,也将有利于我军在航母战斗群建立之前就将防御线从近海推向近洋,进而推向远洋。
也有利于今后航母、潜艇“两条腿走路”的海军发展模式。
但这也并非说中国现在不要发展航母。我国的航母建造计划的先期准备工作现在就要上马。一些航母相关技术必须早做技术准备和科研工作。舰载机飞行员的培训和航空母舰舰长素质的培养现在也从必须开始。
也应该派人详细考察俄罗斯等友好国家的航母运用及业务操作、管理上的经验。海军各兵种、分队也必须开始同航空兵、特别是航空母舰协同作战的理论与训练准备。一旦航母建造时机成熟,所有的工作都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这将为我们赢得宝贵的时间。
在中国航空母舰的选型问题上,我们必须正视航母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造价高,而且是越大越昂贵;隐蔽性差,目标显著。因此我认为,中国的航空母舰既不能是英国“无敌”级那样的垂直起降飞机小航母,那样的航母战斗力一般;也非美国“尼米兹”级那样的大航母,那样的航母太贵。
而是应该象俄罗斯“库兹涅佐夫”级和法国“里夏尔·戴高乐”级那样的中型航空母舰。载机30——50架,排水量6万吨左右,并配备较强的防空火力,在设计上注重隐身化和模块化结构。这样的航母造价不会太高,目标小,生存力也强,万一被击中损失也小。
经济许可后,想多造,想升级也很方便。
在我看来,这是中国现阶段国情下,中国航母,中国海军最现实,也是最具发展前途的建设模式。我们必须再次深刻认识该到,当今世界上,航空母舰并不是在走下坡路,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航母。
美国人在准备开发下一代高技术航母,法国人的“戴高乐”也已下水,英国人似乎也不再热衷垂直起降飞机航母,而将注意力放到中型航母上,印度、意大利也都在为自己的新航母奔忙,韩国、日本也在积极推动本国航母的进程。
眼下正是“世界航母热”! 我们国内也该统一认识,制定清晰的发展目标,为建立一支远洋海军而努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