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医院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之一。1906年,原宁波府属的奉化、慈溪等地在沪商人创设的同乡会性质的“四名公所”在上海八仙桥宁寿里几间旧房子开设的一家小型医院,是至今能追溯到的医院最初原型。1922年9月迁至当时法租界爱来格路建造新屋,并正式取名四明医院, 1953年更名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1954年8月在其南侧兴建当时上海单一的中医医院―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1960年两院合并为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曙光医院,成为上海市十大综合性医院之一。作为上海中医学院第一家附属医院,在筹建过程中,沪上众多名老中医商榷医院的命名,一致同意定名为“曙光医院”,喻意中医事业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将如凌晨的曙光,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旭日东升而辉煌光大。
中医界德高望重的老专家:陆渊雷、程门雪、黄文东、张赞臣、杨永璇、张伯臾、顾伯华、王玉润、庞泮池……都为曙光主要临床学科的创立与成长奠定牢固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曙光把握机遇、开拓创新,逐步成为一所设施先进、科室齐全、中医为主、中西合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
上海曙光医院东院拥有东西二部,西部位于普安路185号(淮海公园旁),占地28亩,设床位600张 ,医疗用房总面积52000平方米。东部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张衡路528号,投资6亿元,占地160亩,设床位720张,医疗用房总面积83000平方米,院区绿化面积大于47%,院中有天然河道蜿蜒而过,是一所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园林式医院。
东部融汇于“张江药谷”,和上海中医药大学比邻,与筹建中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遥相呼应。上海曙光医院东院环境优美,标识鲜明而富有传统特色,具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的数字化医院模式,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生态化、智能化,将曙光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体现,营造出温馨、优质、便捷的服务氛围。
弦月状的综合楼高六层、气势宏伟,集门诊、急诊、住院、行政管理于一体;特需楼和VIP体检诊疗中心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环境舒适,为开展高规格、高质量的特需服务、打造高水准的VIP服务品牌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三层高的肝病楼与其他各楼分开设置,并由天然河道自然分开,避免交叉感染。新院打破了目前以西医学科的分科模式,设立中医传统医疗中心,完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中医综合诊疗手段开展临床和教学工作。
2001年,曙光开全国中医院之先河,率先通过ISO9001: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曙光的近百年历程与中华民族个性的传统文化和古代经典哲学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曙光文化,为富有中医特色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广博肥沃的土壤。全国名老中医、曙光医院顾问裘沛然、张镜人、颜德馨亲自来院传道授业、哺育后学。
2004年,上海曙光医院东院又聘请了中医界泰斗、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中国卫生界较高奖“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任继学教授担任曙光的终身教授和顾问。他们关心、指导着曙光前进,为医院整体发展贡献了宝贵的智慧财富。
曙光医院共有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重点学科和专科、7个上海市重点中医专病专科、1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15个中医医疗协作中心,设有全国中医院医疗质量检测中心和上海市中医医疗质控中心。医院拥有7名上海市名中医、24名曙光名中医、18名曙光高级中医师,在充分发挥传统医学优势方面,形成了“名中医挂帅、高级中医师当家”的曙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