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爱问首页 爱问商城

怎么理解,会计恒等式“有借必有贷?

怎么理解,会计恒等式“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基本原理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在清朝末期的光绪年间从日本传人中国。在各种复式记账法中,借贷记账法是产生最早,并在当今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最科学的记账方法。目前,我国的企业、事业单位会计记账都采用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对每一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全部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在清朝末期的光绪年间从日本传人中国。在各种复式记账法中,借贷记账法是产生最早,并在当今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最科学的记账方法。目前,我国的企业、事业单位会计记账都采用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对每一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全面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它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反映的是各种经济业务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一)“借”和“贷”是抽象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而与这两个文字的字义及其在会计史上的最初含义无关,不可望文生义。
    “借”和“贷”是会计的专门术语,并已经成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 (二)“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 “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
  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  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可知,“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
   二、账户设置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设置基本上可分为资产(包括费用)类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包括收入)类两大类别。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借方余额(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下同)。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货方发生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贷方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货方余额=期初货方余额+本期货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三)双重性质账户的结构 由于“借”、“贷”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因此,可以设置既有资产性质的账户,又有负债性质的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
  比如,“收账应款”和“预收账款”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也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   双重性质账户的性质不是固定的,应根据账户余额的方向来判断。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如果余额在贷方就可确认为权益类账户。
  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只是少数,绝大多数账户的性质仍是固定的。 三、记账规则 记账规则,是指运用记账方法正确记录会计事项时必须遵守的规律。记账规则是记账的依据,也是对账的依据。   (一)记账规则的内容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二)记账规则的应用 记账规则也称为借贷平衡原理,可以检验会计分录、过账、结账等一系列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以编制会计分录为例说明记账规则的应用。 1、会计分录的格式 记账凭证中最主要的内容是会计分录。
    所谓的会计分录,就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应记人账户的名称、借贷方向和增减金额多少的记录。会计分录是记账凭证的简化形式,有时也被称为“记账公式”。 会计分录的一般格式是: 借:现金 1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2、会计分录的分类 会计分录按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可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
    简单分录为一借一贷,复合分录为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采用借贷记账法,根据记账规则登记每项经济业务时,在有关账户之间就发生了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账户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叫做账户的对应关系。
  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叫做对应账户。 简单分录只涉及两个账户,复合分录涉及两个以上的账户。  实际上,复合分录是由若干个简单分录合并组成的。 四、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就是指在某一时日(如会计期末),为了保证本期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依据会计等式或复式记账原理,对本期各账户的全部记录进行汇总、测算,以检验其正确性的一种专门方法。
  通过试算平衡,可以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并可查明出现不正确会计记录的原因,进行调整,从而为会计报表的编制提供准确的资料。   在借贷记账法下,根据借贷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埋,试算平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本期发生额平衡法和余额平衡法。
   (一)本期发生额平衡法 本期发生额平衡法,是指将全部帐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本期贷方发生额分别加总后,利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来检验本期发生额帐户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 全部帐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帐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这种试算平衡方法的原理是:在平时编制会计分录时,都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将其记入有关帐户经汇总后,也必然是“借贷必相等”。
    本期发生法平衡法主要是用来检查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进行各种帐户帐户处理时的正确性。 (二)余额平衡法 余额平衡法是指在会计期末帐户余额在借方的全部数额和在贷方的全部数额分别加总后,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来检验会计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
   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 全部帐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全部帐户的贷方期末余额 余额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帐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帐户的期末余额在贷方,由于存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所以全部帐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应当等于全部帐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
    余额平衡法主要是通过各种帐户余额来检查、推断帐户处理正确性的。 如果试算不平衡,说明帐户的记录肯定有错,如果试算平衡,说明帐户的记录基本正确,但不一定完全正确。这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如果发生某项经济业务在有关帐户中被重记、漏记或记错了帐户等错误,并不能通过试算平衡来发现。
    但试算平衡仍是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有效方法。 五 、借贷记账法的优点 (一)科学地运用了“借”和“贷”的记帐符号,充分体现出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这一对立统一关系,记帐方法体系科学严谨。
   (二)“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帐规则,应用起来十分方便。在编制每笔会计分录时,都能清晰地看出帐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及时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从而为进一步的会计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由于每笔会计分录中借贷自求平衡,为日常的会计处理自检和期末的试算平衡提供了方便。
  试算平衡方法易于理解、方便简单、便于操作。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借贷记账法的难点是,“借”和“贷”不能单一地表示账户内容的增加和减少。其实,这个难点并不难克服,只要能熟记“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再进行适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就完全可以掌握。
    我们应该明确,在借贷记账法下,将“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全都赋予了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才使得借贷记账法具有上述优点,从而成为最科学的复式记账方法。收起

2017-08-20 12:45:44
0 0
收起 提交
加载更多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记住他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以这一规则来试算平衡. 这个关系是来源于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的会计分录中借贷相等. 你所说的期末余额有余额,它是各各账户中每个月累计的,...全部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记住他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以这一规则来试算平衡. 这个关系是来源于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的会计分录中借贷相等. 你所说的期末余额有余额,它是各各账户中每个月累计的,它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金额又不相同所以才有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收起

2017-08-20 12:45:43
0 0
收起 提交
加载更多

相关推荐

怎么理解,会计恒等式“有借必有...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记住他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

怎么理解,会计恒等式“有借必有...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在清朝末期的光绪年间从...

更多相关问题

相关栏目

2、A公司对于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应收款项以及经单独测试后未简直的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可以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组合,再按这些应收款项组合在资产负债日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减值损失,该公司历年采用余额5%。有关资料如下:(1)A公司2003年首次计提坏账准备,当年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未100000元。(2)2004年10月,A公司实际发生坏账损失4000元;当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未120000元。(3)2005年6余额,A公司上年确认的坏账损失又收回;当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50000元。(4)2006年10月,A公司实际发生坏账损失3500元;当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0000元。(5)2007年6月,A公司实际发生坏账损失10000元;当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00元。要求:编制各年有关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4、兴发企业2007年有关业务如下:(1)1月6日兴发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一批债券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面值总额为100万元,利率为6%,3年期,每半年付息一次,该债券为2006年1余额1日发行。取得时公允价值为103万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2006年下半年的利息3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2万元,全部价款以银行存款支付。(2)1月16日,收到2006年下半年的利息3万元。(3)3月31日,该债券公允价值为110万元。(4)3月31日,按债券票面利率计算利息。(5)6月30日,该债券公允价值为98万元。(6)6月30日,按债券票面利率计算利息。(7)7月16日,收到2007年上半年的利息3万元。(8)8月16日,将该债券全部处置,实际收到价款120万元。要求:根据以上业务编制有关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帮忙解答会计分录题,谢谢

余额 坏账 账款 债券

加载中...

提问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 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