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人知道麒麟是什么吗?资料上
麒 麟
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深受崇敬的灵异瑞兽,早在《诗经·周南·麟之趾》、《礼记·礼运》、《春秋·公羊传》以及《史记·司马相如传》等书中已有记载。根据《礼记·礼运》记载,“麟、凤、龟、龙”称为“四灵”,麟为“四灵”之首,因为它“含仁而戴义,吉中钟吕,步中规矩,不折生草,不食不义,不饮垮池,不入坑阶,不行罗网”(《宋书·符瑞志》)而被称为“仁兽”。 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麒麟送子”的传说便是对其为仁兽的认同。麒麟的出现往往被看成是圣贤降世的标志。《毛诗义疏》称:“圣人出,王道行则见。”《宋书·符瑞志》也称:“明王动静有仪则见。”麒麟因其罕见,又被用来比喻罕见的人才和事物,成语“凤...全部
麒 麟
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深受崇敬的灵异瑞兽,早在《诗经·周南·麟之趾》、《礼记·礼运》、《春秋·公羊传》以及《史记·司马相如传》等书中已有记载。根据《礼记·礼运》记载,“麟、凤、龟、龙”称为“四灵”,麟为“四灵”之首,因为它“含仁而戴义,吉中钟吕,步中规矩,不折生草,不食不义,不饮垮池,不入坑阶,不行罗网”(《宋书·符瑞志》)而被称为“仁兽”。
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麒麟送子”的传说便是对其为仁兽的认同。麒麟的出现往往被看成是圣贤降世的标志。《毛诗义疏》称:“圣人出,王道行则见。”《宋书·符瑞志》也称:“明王动静有仪则见。”麒麟因其罕见,又被用来比喻罕见的人才和事物,成语“凤毛麟角”便是此意;西汉丞相萧何曾造“麒麟阁,以藏秘书,处贤才也”(《三辅黄图·汉宫殿疏》)也是这层含义。
麒麟还被用来表示对幼儿聪颖的美称。晋代顾和两岁丧父,小时候便有清操,他的族叔顾荣相当器重他,曾说:“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子也。”(《晋书·顾和传》)《玉台新咏》这部南朝诗集的作者徐陵(507年-583年),幼时聪慧过人,德高望重的名僧宝志和尚曾用手抚摸其头顶,称其为“天上石麒麟也”(《陈书·徐陵传》)。
历史上麒麟多见于北方地区。在梁朝沈约《宋书·符瑞志》中,收录了自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至东晋成帝威和八年(33年)共455年之间麒麟出现的史料15条,共计75次,其中绝大多数麒麟均出现在北方,建康(今南京)仅出现五次。
由于麒麟是“仁兽”,因此捕获麒麟或伤害麒麟,往往被看成是不祥之兆,甚至被看成灾变的象征。孔子因鲁哀公伤麟而绝笔《春秋》(宋裴因《史记集解》);司马迁因汉武帝获麟而以之为《史记》述事的终结(唐司马贞《史记索引》),因而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才有“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之语。
东汉服虔指出:“麟非时常所见,故怪之,以为不祥。”一语道出了孔子、司马迁对伤麟、获麟的心理感受。麒麟作为我国古代罕见的动物,其出现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必然的。然而麒麟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它与南朝帝陵前的石刻麒麟是否相同呢?从文献资料记载来看,两者并不一致。
南朝帝陵前的石麒麟一般都是成对出现,体型高大,昂首挺胸,口张齿露,兽身双翼,长须垂胸,四肢前后交错,头顶独角或双角,足趾呈利爪状,兽身纹饰华丽,雄壮秀美。整个造型夸张适度,想象丰富,生动而富有灵性。
文献记载的麒麟形象与此迥异其趣。
据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的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记载:“麟,麇身牛尾一角。”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它解释“麟”为“大牝鹿”,即大母鹿;释“麟”:“仁兽也,麇身牛尾一角。
”后人多沿用此说,并加以想像发挥。晋代葛洪写道:“麟,兽之圣也。寿二千岁。”(《全晋文》卷117)。《毛诗义疏》称:“麟,马足,黄色,圆蹄,角端有肉”,“麟,似麟而无角”,并且说麒麟的共同特征是“背毛五彩,腹毛黄,不履生草,不食生物”。
宋朝裴因《史记集解》引后魏张揖的解释:“雄曰麒,雌曰麟。其状麇身、牛尾、狼蹄,一角。”梁沈约《宋书·符瑞志》也有记载:“(麒麟)麇身而牛尾,狼项而一角,黄色而马足。”清代大学者段玉裁在给《说文解字排注时,综合各家之说,提出自己的看法:“(麒麟)状如麋,一角,戴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所以为仁也。
”由此可见,麒麟的共同特征是麋身牛尾,黄色,一角,马足圆蹄,与现实生活中的鹿相接近。从麒麟两字的写法来看,《战国策·齐策》两字偏旁皆作“马”,原是指良马;同书中的《赵策》偏旁作“马”,指珍兽。
晋朝葛洪《西京杂记》记载西汉高官五柞宫青格观前树下,“有石骐麟二枚,刊其胁文字,是秦始皇骊山墓上物也,头高一丈三尺。”这里的石骐麟偏旁仍然从“马”。无独有偶,在河南邓县汉代彩色画像砖墓中,有一标明“骐麟”的画像砖,铭文偏旁也从“马”,所画动物马形蹄足,独角有翼,严然是一匹“天马”。
可见麒麟的形象在汉人心目中尚未定型,只是到了南朝时期,麒麟的形象才通过陵前石刻的形式正式定格并流传至今。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文献记载的麒麟皆为一角,而南朝陵前石麒麟既有一角又有双角,这当作如何解释呢了。
其实,南朝陵前双角的麒麟又称天禄。现存传说为南宋龙大渊著录的姑玉图谱》上绘有汉代的天禄书镇,其图即为双角。天禄就是天鹿,汉代天禄阁遗址曾出土天禄画瓦,足以证明(陈直《汉书新证》)。天禄是一种神庙,麒麟也是一种神鹿,两者均为神鹿的一种,属于同一种动物。
梁朝任肪称这种动物为“石麟”,他在《述异记》中记载道:“丹阳大姑陵,陵下有石胶两枚,不知年代。”梁萧子显(489年一537年)《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里把宋文帝陵前石兽也称作“麒麟’。所以按照当时人的称呼,南朝帝陵前的有角石兽应该统称为麒麟。
南朝陵墓神道石兽中,共有麒麟22只。
几条关于麒麟形象的记载:
说文:麒麟仁兽也,马身、牛尾、肉角。
尔雅:麟,麋身、牛尾、一角。
毛诗义疏:麟,马足、黄色、圆蹄,角端有肉。
《史记·司马相如传》注引《索引》:张揖曰:“雄曰麒,雌曰麟。其状麇身,牛尾,狼蹄,一角。”
《宋书·符瑞志》:“麒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不刳胎剖卵则至。?身而牛尾,狼项而一角,黄色而马足。
含仁而戴义,音中钟吕,步中规矩,不践生虫,不折生草,不食不义,不饮?闯兀蝗肟于澹恍新尥C魍醵灿幸窃蚣D得皇攀ィ蛎还楹停好环鲇祝拿谎纭!?
伏侯《古今注》(只知道崔豹《古今注》,不明是书,盼赐教)“建初二年,北海得一角兽,大如麇,有角在耳间,端有肉。
又元和二年,麒麟见陈,一角,端如葱叶,色赤黄。”
范镇《东斋记事》:“嘉佑中,交趾贡麒麟二,予尝于殿庭中与观,状如水牛,身披肉甲,鼻端一角,食生刍果瓜。”
《燕翼诒谋录》卷三:“若麟,惟先圣识之,汉武获一角兽,当时以为麟,太史公不以为然也,太平兴国九年十月癸己,岚州献兽一角,似鹿无斑,角端有肉,性驯善,诏群臣参验,徐铉、滕中正、王佑等上奏曰:‘麟也。
’宰相宋琪等贺。”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