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官文化是什么?人们对它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你好。最早是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洞庭一角》中首先提到,他说: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 古制中国,宦海沉浮,稍不留意,就要受到贬谪。在数不清的遭贬人员之中,常常有饱读诗书之人。 贬了官,失了宠,摔了跤,悲剧意识就来了。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过些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时过境迁,天子觉得此人不错,拨乱反正,恢复名誉,于是受贬官员人品文品双全,传之史册,通之后人。 又因他们在受贬期间亲热过山水亭阁,足迹所到之处,便成了遗迹,这些文化便形成了贬官文化。 1046年,范仲淹因倡导变革被贬,恰逢谪守岳阳友人腾子京重修了岳阳楼,便邀其写一篇楼记。落寞之人,情...全部
你好。最早是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洞庭一角》中首先提到,他说: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 古制中国,宦海沉浮,稍不留意,就要受到贬谪。在数不清的遭贬人员之中,常常有饱读诗书之人。
贬了官,失了宠,摔了跤,悲剧意识就来了。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过些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时过境迁,天子觉得此人不错,拨乱反正,恢复名誉,于是受贬官员人品文品双全,传之史册,通之后人。
又因他们在受贬期间亲热过山水亭阁,足迹所到之处,便成了遗迹,这些文化便形成了贬官文化。 1046年,范仲淹因倡导变革被贬,恰逢谪守岳阳友人腾子京重修了岳阳楼,便邀其写一篇楼记。落寞之人,情感百转,看浩瀚洞庭,想人生荣辱,因之胸襟大了,洞庭湖小了。
文章开头即写,巴陵洞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而后又写洞庭,北通巫峡,南极潇湘……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之大观被范仲淹写得淋漓尽致。 先是景观被写入文章,再是文章化作了景观。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感动,后人便在楼内将其文章以巨幅木刻列于岳阳楼中堂。
由此,人、楼声誉日大。 公元815年,被贬永州10年的柳宗元被一纸诏书召回长安。他按捺不住喜悦,急急赶去。从永州至长安,他经过了汨罗江,屈原的形貌在自己的心中立即交叠了起来。他随口吟道:南来不做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柳宗元有意无意地写成了“楚臣”,提到了屈原。同是汨罗江畔,当年的屈原悲悲戚戚,今年的柳宗元喜气洋洋,心态相仿,心境不同。然而,柳宗元到得长安,兜头一盆冷水,面南而坐的皇帝,御笔一划,他又被贬到了更为边远的柳州。
朝廷像在与他做游戏,让他在大一统的版图上走来走去。对朝廷而言,个人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王朝宠之贬之的臣吏,只有帝王的唯我独尊,不应有生命的实体,你不是你。 柳宗元戚楚南回,与被贬广东连州的刘禹锡同路。
分手之际,柳宗元嘴角笑容一绽,随即吟出:“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南行。”而后,他进入了当时被原始野林笼罩着,潮湿蒸郁,暗无天日,人烟稀少,瘴疫猖獗之地,并利用他的贬谪官职种树、办学、修寺庙。
由此,那荒凉之地,不再寂寞。 柳宗元晚年所做之事,都按一个正直文人的心意,并不考据各种政治规范。做了又以笔墨加以阐释,疏浚理义,因而成了一种特殊文化。 时间增益了柳宗元的魅力。他死后,重蹈他覆辙的贬官在南下途中,也会因他而重新检点自己的行止,探问自己存在的意义。
由此,柳宗元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人格进一步上升。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准确地说,贬官文化应是社会洪波中的一点波光,正是因为皇帝们的御批,才有了这些贬官和他们的文化,也正因如此,中国的文采华章就更有了张力。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