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乐府诗?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 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作“歌诗”,魏晋时
始称“乐府”或“汉乐府”。
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于《诗经》,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 义的新风。 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
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人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 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
展的一个
重要阶段。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其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秦妇吟》并称
“乐府三绝”。此外,《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是千古流传的名句。
西汉乐府的扩充和发展是在武帝时期,《汉书•礼乐志》云:“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 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
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
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倶歌,昏 祠至明。 ”乐府的职能在武帝时进一步强化,它除了组织文人创作朝廷所用的歌诗外,还广泛搜
集各地歌谣。
许多民间歌谣在乐府演唱,得以流传下来。文人所创作的乐府歌诗也不再像《安 世房中歌》那样仅限于享宴所用,还在祭天时演唱,乐府诗的地位明显提高据《汉书*百官公
卿表》记载,武帝时,乐府令下设三丞。
又据《汉书•礼乐志》所言,至成帝末年,乐府人员多达 八百余人,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音乐机构。武帝到成帝期间的一百多年,是乐府的昌盛期。哀
帝登基,下诏罢乐府官,大量裁减乐府人员,所留部分划归太乐令统辖,从此以后,汉代再没有乐 府建制。
东汉管理音乐的机关也分属两个系统,一个是太予乐署,行政长官是太予令,相当于西汉的 太乐令,隶属于太常卿。 一个是黄门鼓吹署,由承华令掌管,隶属于少府。黄门鼓吹之名西汉就
已有之,它和乐府的关系非常密切。
至东汉,由承华令掌管的黄门鼓吹署为天子享宴群臣提供 歌诗,实际上发挥着西汉乐府的作用,东汉的乐府诗歌主要是由黄门鼓吹署搜集、演唱,因此得
以保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