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繁星 春水>>读后感应怎样写?
风吹哪页读哪页 --读《繁星 春水》有感 时空的回音/走过,多少岁月/轻风拂过/山青、水秀;天高、地阔/搏一种,雨后的畅感/享受,文字带来的心情。
弥漫,空气中的梦想/摇曳,记忆中的文字/像纯净的水/流过无悔青春,美丽一生/像待放的花/绽放生活色彩,人生百味。 打开是梦,合上是痛/就这样/敲开心扉,打动心灵/日子,在它的伴随下/过去了/是幸福/是回味…… 不知从何时起,心中有了一份对诗歌的神往,于是,带着一份少年特有的懵懂与痴狂,随风读起了这"零碎的思想"。
勿容置疑,作为谢家第一个正式上
学读书的女孩子,冰心是幸运的。 从小舒适的家庭生活以及长期受文学熏陶的生活环境,使得《繁星 春水》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朴实的母爱,纯真的童趣以及美妙的自然都化作了点点滴滴的诗句。
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矫柔的造作,一切都从细微中透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母亲呵!/这零碎的篇儿,/你能看一看么?/这些字,/在没有我以前,/已隐藏在你的心怀里。 " "我想,天下没有一个人,不认为自己的母亲是最好的母亲。
" 《繁星 春水》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母爱的,和颜悦色,循循善诱,"无我",这些都让冰心一直以母亲为榜样。"挨坐在她身边,挽住她的衣袖,央求她诉说我幼年的事。"平凡的母爱让冰心感受到的却是"人生唯一可靠的避难所"。
于是,对母爱的颂扬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诗集的一大主旨。 如果说,对母爱的赞美是一种真情的流露,那么对童趣的歌咏,则又成为另一种心情的独白。毕竟,《繁星 春水》中的作品大都有是冰心二十岁前后的思想。
那时候,不能说已经完全脱离了儿时的梦想,一种新近萌发的对新生事物的崇仰与自信便在诗中潜滋暗长,让人读后对生命的柔弱或是顽强都有一览无余。 于是,在真切中感受了新生的活力。
"弱小的草呵!/骄傲些吧,/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 崇尚自然是诗人追求的又一目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与和谐在诗集中得到了尽情的宣泄,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也让人在拘泥的伤口之外看到了一种别样的柔情。
"秋深了!/树叶儿穿上红衣了!" "小松树!/容我伴你罢,山上白云深了!" 含蓄、清爽、不施浓墨重彩,没有多余的修饰,淡淡的、轻轻的掠过,留下的,是足以让人感叹不同寻常的自然本色。
或许,这就是诗人所要追求的吧。 除此之外,各种心情的宣泄以及对人生不尽的探索与追求也让诗集充满了与众不同的色彩。 其实,无论在读之前,或是之后,我都找不出一个合适的称谓来介绍冰心,就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我从不称《繁星 春水》是诗集,也从不说自己是诗人。
"也或许正是这一点,才使读者在尽情领略文学的乐趣的同时又不必拘谨地想让思想重新达到一个高度的原因之一吧。 不可否认,冰心对自己的要求是很高的,她常常拿《繁星 春水》与泰戈尔《飞鸟集》作比,甚至说诗集的出版也受到了《飞鸟集》的启发。
因此,当沿着《飞鸟集》的痕迹,融感性与理性,哲理与诗情为一体的时候,诗集便又重新找到了又一种玄思,不论是诗人对人生的探索,或是伤口本身所具有的魅力,都是一种对诗歌的令人难以抗拒的热情的释放。 读《繁星 春水》不必太拘谨,更不必对此抱着一种顾虑的心态。
读它,是因为想从中找到一种与自己内心相映的共鸣。当两者之间产生一股思想的涌动时,读诗的目的或许已经达到。不必刻意去追求,不必一味地去寻找。创作并不是文人的专利。闲暇时,轻轻地找出诗集,放松心情,打开扉页,听着窗外柔和的风声,看着眼前拂动的树影,细细品味,。
风吹哪页读哪页。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