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晚年为何自号“六一居士”?
欧阳修。有说他是六指。
也有这么说的:
六一居士传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
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圭*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此吾之所以志也。 ”客复笑曰:“子知轩裳圭*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
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
[展开]
公元1007年,欧阳修出生在四川一个官宦之家,他年满4岁时,其父就在泰州推官任上去世。赵宪立先生说,推官这个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副司令员。由于欧阳修的父亲为官清廉,死后没有留下什么遗产,欧家一贫如洗,没有钱买笔墨,欧阳修的母亲郑夫人只好以芦秆画地当笔,以沙滩作纸,在沙地上写字,字写好了,用脚在沙地上轻轻一抹,又可以重新写字了,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郑夫人画荻教子”的故事。
欧阳修小时候就是这样刻苦学习成才的。
年纪稍长,欧阳修又从邻居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明,勤奋苦学,写诗作赋逐渐老练如成人,所以,欧阳修自幼就名播乡里。
24岁时,欧阳修考中进士,从此踏上
了仕途。
虽然在官场上要日夜操劳,但欧阳修对学习却从未放弃,仍然忙里偷闲地做学问,他将博学之士尹洙、梅尧臣尊为良师,经常与他们互相切磋、唱和、探讨诗文创作理论,深入到生活中从事诗词歌赋创作,成为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有“文章名冠天下”之誉。
60岁高龄之后,欧阳修依旧将读书与琴、棋、书、画看作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一点闲暇时间也要用来读书。为此,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
何谓“六一居士”呢?王富珍说:欧阳修在63岁那年写的《六一居士传》一文中讲得很明白:“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甘当“六一居士”的精神,被传为文坛上的一段千古佳话。
[展开]
欧阳修取号“六一”的缘由,在他自己写的《六一居士传》中以答客问的方式夫子自道:“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取号“六一”的缘由,在他自己写的《六一居士传》中以答客问的方式夫子自道:“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